我们+
——2016年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季

2016-09-01 07:03叶军徐文涛张炼丁晓排名不分先后YeJunXuWentaoZhangLianDingXiao
当代美术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湖北美术学院美院毕业

叶军 徐文涛 张炼 丁晓(排名不分先后) Ye Jun Xu Wentao Zhang Lian Ding Xiao

我们+
——2016年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季

叶军 徐文涛 张炼 丁晓(排名不分先后) Ye Jun Xu Wentao Zhang Lian Ding Xiao

1周思明故乡遥写意人物180×180cm2016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毕业作品

以“我们+”为主题的湖北美术学院2016毕业季,共有1923名毕业生参与,展出作品2123件,作品涵盖中国画、书法、油画、版画、壁画、综合材料、雕塑等专业,较全面集中地反映了湖美学习创作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下美术学院共同面对的诸多问题。对此,湖北美术学院的教师们以毕业展为契机,展开了讨论。

湖北美术学院,毕业季,学院艺术

2施岑茜立夏工笔人物130×220cm2016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毕业作品

叶军(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关于本届湖北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作品展

今年湖北美院中国画系毕业(研究生和本科生)作品展,同往年一样,在五月间开展,作品内容有中国画和书法两个部分,参展毕业生人数约有一百人左右。由于当今信息流通非常之快,全国各个美院作品趋同化是自然的,地域特征必定会淡化。那么,作为湖北美院,以工笔画教学为主导,还是有它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全国美院作品趋同化的现象违背了艺术精神,艺术贵在独立与创造,彰显个性。

湖北美院中国画系以往的毕业展,工笔画创作比重略大一些,今年的写意水墨作品明显增多,并且质量有所提高。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在本次毕业展中都有展现,各种画面样式比较丰富突出,可以说,今年的创作不拘一格,可以看出专业特点逐渐综合,专业特征逐渐淡化。湖北美院中国画系今年的毕业作品展(研究生和本科生),比较稳健地完成了系科的教学理念,在突出工笔画创作的同时,水墨写意画也有所突破。

关于“学生腔”式的创作

在美术学院的毕业作品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创作手法和意象,比如琥珀、火车、都市山水、玩偶摆拍等等,邱志杰老师将其概括为“十大学生腔”,总结了毕业作品思想上的不成熟与创作上的复制现象。

对于“十大学生腔”,我觉得可以用这样的说法。但是,作为这个时代的学生,他们生活经历的制约,以及学习艺术背景的局限,有“学生腔”是正常的。作为学生,我觉得大可不必刻意去避开“学生腔”,这是这个时期的艺术实践行为,是这个阶段性的创作体现。我倒觉得各个美院要加强自身艺术教学体系的真正建设,并且,对于“中国画传承”与“中国画本体”这样共性的认知,以及“艺术的地域性”,如:湖北的“楚地艺术”,广东的“岭南画派”,西安的“长安画派”,浙江的“浙派艺术”等等,必须要让学生知晓,这样全国美院才有各自的教学特征。

1杨新宇尚可识别的面孔NO.1布面油画180X150cm2016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生作品

2杨新宇尚可识别的面孔NO.2布面油画180X150cm2016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生作品

本科阶段与研究生阶段

我认为艺术本科生八成应该是基础性的实践学习,理论学习有两成就行了。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专业方向的实践应该有五成,理论研究有五成,博士研究生的理论学习与研究则是占到了六成到八成,专业实践有两成就够了,这样是比较好的学位攻读分配。所以,本科生强调全面的、基础性的基本专业方法,毕业创作就要充分体现专业的基础性,硕士研究生注重专业方向的深入和理论支撑,毕业创作就要体现作者的思想性。

关于文明观展

美术学院的毕业展越来越开放,为学院和毕业生赢来了更广阔影响力和机遇的同时,也让更多市民有了近距离接触艺术的机会。但在观展时一些不文明行为也给作品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观展者有两种人,一是专业的人,二是非专业的人,他们有些人没有这样的意识,那就是:对从艺者劳动的尊重。我多么希望观展者树立对艺术作品的尊重,对艺术作者的尊重,从而达到对艺术的“敬畏”。希望大家都能够尊重劳动,尊重艺术。

徐文涛(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

2016年5月25日,“燃——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2016 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在湖北美术学院A3教学楼开幕。97名油画系毕业生的100余件作品分别陈于A3展厅和A13“大一美术馆”,以绘画、影像、装置等不同形式的作品从专业绘画学习向艺术家的身份转变。湖北美院和其他美院一样在工作室的设置上基本相同,第一、二工作室偏重于古典和写实,第三工作室偏重于表现主义绘画,第四工作室是实验性质的抽象绘画,但随着整个艺术生态的变化和学生多元化的文化视野,他们之间的风格和差异不是很明显,同时与各美院一样有着失去地域特征的趋同化现象,这也是当今社会资讯发达导致的全球化的文化现象,也是不可能避免的,如果说有差异的话我觉得湖北美院地处中南部,又有八五时期的前卫精神,所以学生作品多呈现出开放的多元化的结构特点,特别是海归、年轻的教师带来的是着重于解析形式构架的现代绘画语言的特点。

3杨新宇尚可识别的面孔NO.3布面油画180X150cm2016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生作品

今年的作品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这一代学生成长在丰富的物质环境和多元的文化教育中,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相当广泛,所以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也清晰地展示出对应的成长背景,而另一方面,他们的创作方法更加成熟,不会局限在符号图像的建立上,他们在作品的生成方式、展出方式都做出些改变,更加注重展览的现场效果呈现和观众的观展感受。

关于叶军老师刚才在上文谈到的“学生腔”现象,我认为这与指导老师的教学有关,在作品生成过程中的出发点不是作者对社会现实、人生自我等感受认知出发,而是急功近利地追求表面效果或者建立自己的符号标签系统,这种错误方法导致作品受到流行元素的干扰,所以在创作教学中应该更多的是方法论的培养,哪怕作品的完整度不高但有自己的角度和切入点都可以。

现在毕业季成为了学院与社会对接,毕业生踏入社会的窗口,美术学院逐渐将毕业季作为推广本校毕业生的平台。湖北美术学院在毕业季之时也广泛与社会各种艺术机构合作,推动学生在学术、就业各方面的发展,比如在雅昌艺术网等网站的宣传、各类艺术奖项的推荐、引入各类艺术机构等等。

张炼(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

今年我们版画系的毕业生有121名,由三个工作室导师组指导完成毕业创作:分别为第一工作室即传统版种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综合材料研究方向和以插画为主要版画创作门类的第三工作室。我系毕业展在每年的5月中旬开始,为期20天,展览对全院师生及社会公众开放。

湖北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作品所呈现的面貌与其它学院的学生作品没有本质的区别、差异。毕竟这个年龄段所有的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接受讯息的方式、渠道是基本一致的。地域属性的逐渐缺失现象是所有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绘画学科。这是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的属性与烙印,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地面对,乐观地看待。同时,关于地域性元素在创作课程中的导入也是我们要重视的,甚至要从低年级基础课程开始就循序导入。理论课程中的地域性美术史及相关的社会史导读等课程的开设,绘画课程中相应的器物、图式介入都是配合创作课程的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教学引导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教师共同推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和老师们都在做这项工作了。

今年的毕业生作品呈现的趋势主要有几点:一是新的材料尝试越来越多,更多元化;二是新的媒介运用,让学生作品更为多样了。这两点和近些年我们一直在探讨的版画边缘化的话题有关,教师们在思考、尝试,学生们也潜移默化的受到一些影响。这也和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的便捷性有关;第三点是学生创作的图式、素材愈发自由有个性。和我们当学生的时期、和前些年的学生相比,他们对想表达的内容、主题把握得更加单纯,也更自由。

关于“学生腔”,这一现象确实存在。我的感受是这类现象在北上广等繁华城市,艺术资讯丰富的区域表现得相对明显、强烈一些。学生们看的东西多了,眼花缭乱了,这种现象不可避免。其他地方院校,经济文化发展、信息传递状态整体薄弱一些,这类现象反倒没有那么严重。

另外学生时代出现“学生腔”其实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老夫聊发少年狂才是可笑的。琥珀、火车、都市山水之类的元素出现在这一代人的作品中也合乎情理。这些大多数独生的孩子们物质生活上相对丰富,这些东西是他们所想所见,或是他们精神孤独的某种外放,谁能说他们不是“真诚”的呢?

毕业创作,特别是版画专业的毕业创作,目的是让学生大学四年所学、所想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呈现。过程的通透,呈现得完整就有意义的了。刻意的回避会不会有新的无痛呻吟的情况出现?

1汪怡losing丝网版画2016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生作品

现在毕业季成为了学院与社会对接,毕业生踏入社会的窗口。毕业展每年一开展,我们都会邀请一些在武汉市有影响的机构如美莲社、艺元空间、仟僖雅等画廊负责人莅临指导,并提供机构藏家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机构或个人会收藏一部分毕业生作品,帮学生分担一些经济压力;同时我们也对优秀的毕业生持续跟踪,并为同学们创造与版画艺术有关的工作机会。

美术学院的毕业展越来越开放,为学院和毕业生赢来了更广阔影响力和机遇的同时,也让更多市民有了近距离接触艺术的机会。但在观展时一些不文明行为也给作品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对展品损坏的不文明参观行为应该分两面性来看:从艺术品传播和价值认可角度来看这个现象,它能说明学生的展览受众越来越多了,较之无人问津,展厅门可罗雀是好的。人们纠结完吃穿用度的温饱,涌来展厅看画是很好的事情。

当下,对应受众的人数增长,配套的展览安保问题确实有待加强,甚至以后要尽可能的做更大化的人流量预期准备。专人的驻场,监控手段、力度以及对受众的行为教育等等都是要改进的。今年这类问题出现和大家对参观人流量预判不足有关,有了现在的经验和教训会好起来的。学校展览馆对作品受到损害的学生可以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对优秀的损件资助学生修复并收藏也是合适的。

丁晓(湖北美术学院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

今年湖美毕业季以“我们+”为题,致敬艺术,绽放青春。本届壁画系毕业展于5 月24日开幕,展期持续至6月8日,共有69名创作者参与,其作品种类多样,涉及平面绘画、综合材料、金属工艺、漆艺、空间艺术及装置作品等形式,较为集中的反映了我系本科毕业生近四年的学习创作成果。

2张雨蘅行板空间装置2016湖北美术学院壁画与综合材料绘画系毕业生作品

湖北美院毕业生的创作总体上比较轻松、活泼,形式上较为自由和开放,擅于将传统的技艺从不同角度实现自我转化。目前各大美院地域特征的逐渐消解是个自然的过程,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下,专业领域内的交流互动变得极为便利,“特征”这一棱角逐渐不那么明显,但在特征消失的背后,我们进一步要关注的是潜藏在特征之下的个体性和自我表达,简单地说,即是我们都处在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语境之下,但个体是存在差异的,那么如何认识自我,如何塑造自身?艺术学习的本质是学会逐渐自我认识的过程,是将自己的认知、体悟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再通过一定的媒介或手段发声。所以美院在目前的环境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学生腔”的现象,我基本上同意这种说法与总结。学生腔本身就是代表不成熟的表现,这种不成熟体现在“千人一面”、“刻意模仿”等特征,虽然有一个群体的面貌,但难以听到个人的声音。尤其作为青年艺术家更应该保持一种时刻敏感的心态,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作为个性化的表达,其作品一方面能与社会公众引起共鸣,另一方面还需与个体的内心世界架设一座桥梁。失去了这座桥梁,作品的表象之外也就没有了创作者的“在场”,可能会造成与艺术本身的内涵渐行渐远的危险。

从整体上来看,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作品在面貌上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本科生作品侧重于展现大学四年在专业学习上的积累,利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呈现预期的视觉效果,体现专业特色,追求一定的完整度;研究生的作品更倾向于个人化的语言表达,一方面,在作品的尺幅大小、展示方式、系列性表达上都更为考究;另一方面,作品更为注重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及情感,更多体现个体与自然、社会之间的某种联系,并且有一部分学生在艺术语言的表达上较为成熟,形成了一定的个人面貌。

近年以来,湖北美院越来越重视对毕业生作品的展示及宣传,除了在毕业季的作品展,毕业创作(设计)教学研讨会、优秀毕业作品展等学术活动之外,同期与社会艺术机构对接,如举行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湖北美院专场发布会等,同时也鼓励支持毕业生与社会相关艺术机构比如美术馆、画廊、线上艺术媒体合作,举办展览及交流活动,实现作品与社会的对接和流通。

We Plus— 2016 HIFA Graduation Season

The theme of graduation season of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HIFA) is “We Plus” , with 1923 graduates participating, and 2123 works on display, which includ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calligraphy, oil painting, printmaking, mural painting, composite materials, sculpture, etc. It comprehensively refects the achievements made by HIFA, however, it reveals problems confronting all the art academies. Accordingly, in this graduation season, faculty of HIFA has a heated discussion on this.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Graduation season,Academic art

猜你喜欢
湖北美术学院美院毕业
我们今天毕业了
美院张老师评画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作品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鲁艺精神”与鲁迅美院油画系
奇葩美院(完结版)
世界四大美院之一的列宾美院失火
梦的N次方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