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县石柱洋村文化旅游发展试析

2016-09-02 08:32沈哲南吴南曦谢益超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石柱民居特色

沈哲南?吴南曦?谢益超

石柱洋村环境优美,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属平桥镇11个贫困村之一。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号召,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该村村委计划开发当地文化资源以助力发展旅游业,从而促进全村经济发展。本文旨在分析石柱洋村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优劣势情况,考虑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可行性因素,并提供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区位概况

石柱洋村属浙东丘陵山区,位于浙江省中东部的天台县平桥镇。它坐落于翠岱溪畔、青山卓下,因四面环山,村中多嶙峋石柱而得其名。从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来看,村庄历史底蕴浓厚,早在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活动。

二、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优势分析主要从饮食、建筑、民间艺术三方面着手。

1、特色饮食文化是地区文化风情的重要核心之一。石柱洋村的传统风味食品种类很多,如饺饼筒、肉丸糊麦饼、扁食、四角粽、糊拉汰等等,多数都蕴含着有趣的传说故事,如饺饼筒相传是济公所创,并使他被提拔为衣钵僧;又如吃肉丸糊麦饼要用三支筷子,据说三筷分别代表魏、蜀、吴三国,以谴责分裂割据……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层面的享受,在品味异地美食时也更希望了解其中的深层文化内涵,因此包含文化元素的特色小吃往往更受游客喜爱。

2、建筑是比文字、绘画等书面形式更为直观的文化传承实体。目前,石柱洋村的民居主要有三种风格迥异的形态:以现代砖混技术为主的小楼房、以木结构为主的传统民居、依山而建的石房。这三种不同风格的民居建筑错落分布,成为村子的一大特点。而在传统建筑中,更可以看到精湛的木雕技术。心灵手巧的工匠们将传说故事与木雕和筑房结合在一起,建造了大片造型秀丽、工艺精细的南方民居——穿斗式木架。这些典型建筑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间故事相融合,成为了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实体,较好地诠释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3、从民间艺术来看,当地主要有雕刻、打鼓等。雕刻有木雕、石雕、玻璃雕等,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佛像雕刻、佛具制造、棕制品、木珠制品等初具规模的工艺美术产业。三种雕刻技艺都是村落文化元素的重要表现,是建筑、手工艺品等领域的重要应用资源。打鼓又分为“打花鼓”和其他打鼓表演,“打花鼓”通常出现于歌舞会上,在歌手唱完六句或十二句歌词后模拟敲击。

(二)劣势分析

除了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外,石柱洋村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本土文化资源的品牌化。村子的文化元素虽然丰富多样,但总体分散随意,缺乏有效的整合,地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品牌打造也只是初具雏形,尚未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2、宣传力度不足。石柱洋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并不为人熟知。又因为相关的旅游信息非常少,宣传措施没到位,消息的闭塞十分不利于当地的旅游开发。

3、经济发展慢,缺乏发展资金。在交流采访中,当地村干部也表示,石柱洋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资金方面,并由此衍生了诸如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闭塞等系列问题。而这些因素都是阻碍村子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发展策略

(一)建立湿地生态馆和手工艺术馆

湿地生态馆兼具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娱乐于一体的功能。馆内通过多媒体互动和图文展示等方式,将石柱洋村的如画风景以立体可感的形式直接呈现在游客面前,既可实现宣传的目的,又能突出生态发展的内涵。同时馆内可开放民俗欣赏和活动的窗口,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而手工艺术馆主要借鉴周边地区的家庭“DIY”活动的形式。这类以树叶、瓦片等材料为主的亲子实践活动不仅趣味性强,同时也是很有意义的家庭体验活动。此外,由于当地的民间工艺种类繁多,极具特色,所以在手工艺术馆中,也可以邀请一些怀有才艺的老者们进行传授。

(二)打造多样式的特色民宿

目前,村中主要有三种不同形态的民居建筑:以现代砖混技术为主的小楼房、以木结构为主的传统民居、依山而建的石房。考虑到传统和现代的综合发展,我们保留建筑形态中新旧对立的元素。将三种不同形态的民居建筑进行改建和统一规划,使之集聚并合理分布在相应的区域,形成三种不同风格的民宿,可供游客自行选择。

(三)建立特色美食街和文化茶馆

推广“食+文化”的发展模式,丰富游客的体验。可以在村内打造“美食一条街”,在里面只提供当地的传统美食和风味小吃,如饺饼筒、肉丸糊麦饼、扁食、五味粥等等。也可推出一些有当地特色的农家菜馆。这些美食也绝非裹腹之物那么简单,在其背后往往又含有丰富的传说故事,食和文化紧密相连。而特色文化茶馆主要建立在沿山的空旷地或者半山处,主要为野外露营或爬山的游客提供休闲之所。特色文化茶馆一律采用传统木结构设计,茶馆内除了一些大众的茶种外,还可提供一些当地所产的山茶。此外,还可邀请村中的老者来此说书,内容可以为当地的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等。

(四)建立“村民大舞台”

石柱洋村有许多身怀技艺的村民们,他们十分擅长传统的武术、打鼓等表演。近些年来,广场舞在城市和农村非常热,而“村民大舞台”也是为当地村民提供一个类似的休闲娱乐的文化平台。之所以将其品牌化,是因为它所展示的绝非普通的广场舞那么简单,武术、打鼓等民间艺术中蕴含着当地的传统文化,体现着淳朴的民风民俗。它的建立不仅可以实现村子发展的利民初衷,也为前来的游客们提供了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

猜你喜欢
石柱民居特色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特色种植促增收
民居智库
中医的特色
蘑菇石柱
完美的特色党建
奇趣民居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蜀人南迁留遗踪 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