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近郊乡村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发展建议

2016-09-02 09:58滕玥鹏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旅游发展

滕玥鹏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回归自然、休闲游、返璞归真成为了都市人共同的愿望。我国城郊旅游或乡村旅游也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如何根据各地人口、资源、环境差异塑造城郊旅游的良性经营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城郊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开展城郊旅游可能形成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及其原因,期望对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回归自然、休闲游、返璞归真成为了都市人共同的愿望。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与农产品特色化的政策引导,为乡村旅游开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我国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农民就业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近200万家农家乐,10万个以上特色村镇。从201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占全部旅客数量的30%。2016年1月,新华社发布了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份文件题为《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持续聚焦“三农”,彰显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按照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若干意见,要求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开拓旅游消费空间,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到2020年,全国建成6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模范村,形成10万个以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300万家农家乐,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20亿人次,受益农民5000万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乡村旅游的研究遵循了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对突出乡村旅游主要功能特色和旅游乡村性的研究欠缺。乡村旅游与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熊晓红认为乡村旅游时间的相对集中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超载经营最易引发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乡村旅游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必然会伴随各种生产生活污水、废气和固体垃圾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自然生态环境既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引力源,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无从谈起,而不发展乡村旅游,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功能就无法实现。发展乡村旅游,理论上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应着力提升和加强乡村旅游发展的正效应,有效化解和消除乡村旅游发展的负效应,确保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正确响应,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下面详细分析其正负面影响及管理上的建议。

一、正面影响

我国城郊乡村旅游得以开展主要是基于政策引导及资金推动性项目的延伸。目前农村现状问题较多(空心村、环境差、留守人员占比大、资源枯竭等问题),发展城郊乡村旅游也是为了逐步解决我国的农村问题及农业问题,其发展模式势必符合当前国情,而如何使其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则需要多方努力。一般认为,乡村旅游主要带动人口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增加、教育投入增加)、资源汇集及农村环境问题改善等(如图1)。

(一)人口增加、收入增加

资料表明城郊人口增加现象明显,虽然人口增加原因较多,但随着美丽乡村及城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岗位增加、收入增加等效应,均促使部分流动务工人员以及返乡村民稳定下来。随着人口增加,环境改善,及前期引导性政策效果显现以后,主导性政策倾斜加大了资源汇集能力,比如知名企业进驻、村办企业经理人全国招聘、特色文化传播、品牌树立等,均促进了乡村旅游良性发展。

以北京为例,资料显示,2007年底, 北京全市实际经营的农业观光园达到1302个,观光园总收入13.1亿元;而至2012年底,北京全市实际经营的农业观光园达到1500余个,观光园总收入超20亿元[6],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在各类乡村旅游商品的销售规模及其发展趋势方面,以特色农产品类为规模最大,并占有绝大部分的乡村旅游商品销售市场,其年均增长速度为79.0%;销售规模排在第二位的为民间工艺品类,大致占总体销售的1.5%左右,然而其年均增长为170.0%,增速最大;农村生产生活用品类在乡村旅游商品的销售中所占比重较少,其年均增长速度与前两类比较较少,但也在41%左右。

(二)资源汇集

2013年,财政部采取一事一议奖补方式在全国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进一步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进程。7个重点推进省份积极启动试点前期准备工作,统筹美丽乡村建设与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认真谋划试点方案,各级财政预计投入30亿元,确定在130个县(市、区)、295个乡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占7省县、乡数的比重分别为25.7%、3.7%,1146个美丽乡村正在有序建设之中。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汇集,推进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向乡村集聚,从而提高试点建设村对农村及城市人口的吸引力、公共服务的辐射力、经济发展的带动力。

(三)环境改善

农村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乡村旅游发展重要问题,按照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求“着力改善休闲旅游重点村进村道路、宽带、停车场、厕所、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服务设施”,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对沿路、沿河、沿线的综合整治,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农村环境问题将因此得到较为彻底的改善。植树造林,园林景观建设,营造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通过主题宣传,墙画,小品,雕塑等打造符合乡村特色的文化环境。

二、负面影响

乡村旅游主要存在环评论证不充分、主题定位模糊、短期长期目标冲突等问题(如图2)。环评论证不充分可能会造成游客数量超载、生态环境超载后被破环、垃圾处理负荷等影响;主题定位模糊造成娱乐项目、设施同质化严重、品牌影响程度降低、导致各类管理杂乱;目标定位不准确导致管理者无所适从,就会导致商户追求短期高利润意愿高涨,产生不良影响后村民可能存在抵制情绪,进而不利于项目执行与管理,最终导致乡村旅游竞争力减弱,甚至失去发展动力。

研究表明,不同年龄、职业、月收入的消费者在重游意愿上也存在显著差异;消费者对景点特色的偏好对其总体满意度存在显著影响;消费者对近郊旅游景点资源、旅游成本、景点环境的满意度对其重游意愿存在显著影响[9]。可见,景点特色及环境卫生是乡村旅游意愿、消费者重游意愿的“生命”,这里“特色”二者最为关键。因此,乡村旅游对自然环境的破环及其环境压力应是环境评价的重中之重;主题定位不应模糊不定,如何结合民俗民风或自然风光使其具备特色也需要重点规划;另外针对不同消费人群(年龄、职业、月收入),应建立相关主题游览项目及其所关注的服务上。

三、讨论

城郊旅游(乡村旅游)的实质是城里人到乡村游玩的娱乐性活动,城里人在紧张、高压的工作之余,希望得到心情和精神上的舒缓,因此需要与城里不一样的感觉冲击和精神慰藉。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或奇异的民俗民风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力之一。然而,城里与乡村现实上的文化差异和生活品位、环境卫生要求都存在较大差距,消费者不会因为地域差异而大幅降低这些习惯中潜在的品质需求,这些也是影响旅游体验、获得好评及是否决定重游的关键因素。因此,增加高品质艺术类“自组织”空间,比如政府搭台(提供免费画室、免费音乐会等)吸引画家、作家、民间艺人等入驻作为或是吸引消费者重游和提高体验效果的较佳模式。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猜你喜欢
旅游发展
我们一起“云旅游”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