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优化途径初探

2016-09-02 12:46夏夏徐晨艳李豆豆毛鸣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林旅游教学模式

夏夏?徐晨艳?李豆豆?毛鸣

本文尝试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与师资情况几方面分析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又分别从旅游管理学科的特点与实践教学的特性两个方面阐述优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最后尝试从专项调研等八个方面提出教学模式优化的途径。

何谓教学模式?国内关于教学模式,主要有“理论说”、“结构说”与“方法说”,其中“结构说”的影响较大,接受范围较广。“结构说”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和完成预定教学任务而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一、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相对落后

大多数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依然是重体系轻应用,对于应用性强是该专业的生存之本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并未在育人目标中获得应有地位,仍片面强调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学科体系完整性。

(二)师资总体薄弱

旅游行业的综合性要求从事相关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理论与实践双过硬,然而国内农林高校相关专业教师总体缺乏实战经验是不争的事实。从事旅游行业,特别是从事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工作,远非研读几本教材就可以达到,因此招聘实践教学工作教师时对于实战经验应尤为重视。即使入职上岗后,一段时间后仍应回到企业去顶岗锻炼,回来后保证传授给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落伍。

(三)内容存在脱节

与国外同类高校同类专业相比,国内相关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所欠缺。

1、开设课程前的市场调查不足,直接影响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与旅游行业相关工作岗位要求的匹配度较低。

2、国内相关专业学生在低年级时无法接触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大部分专业必修课程集中出现在三年级,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不够。

(四)实践教学滞后

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普遍缺乏独立体系,往往作为理论教学的一部分,受重视程度不高,甚至可有可无。旅游管理实践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带来效果欠佳。目前,普遍存在着将实践教学等同于实践技能操作的培训,将综合性实习等同于学生的顶岗实习,学生几乎接触不到中高级岗位的管理实习等等。

国内农林高校相关专业模拟实验室缺乏先进技术的支持、硬件不足、质量较低,常常以封闭模拟训练代替“真题真做”的旅游管理实验室。在校外基地建设方面,一方面校企间多为更换频繁,另一方面校企之间在时间上的协调有一定难度。

二、优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实践环节的学习应始终与社会、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实践教学的仿真性、互动性与直观性都将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创造出接近于真实或完全真实的行业环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实践中。

教学过程中应形成应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以对应旅游管理学科本身的特点。传统理论教学相对成熟,但实践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还是评价标准等尚未形成如理论教学那样成熟的体系。当下,旅游管理教学模式必须不断适应市场化运作规律,构建适应行业需求的模式。

三、教学模式优化途径建议

(一)开展专题调研,以行业需求为前提

行业发展、市场需求既是检验国内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的唯一场所,也是提供高校人才培养输出途径的唯一阵地。因此,在优化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时,首先要开展专题市场调研,静下心来了解旅游行业未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未来旅游行业发展趋势等。

(二)促进过程管理,以质量监控为生命

农林高校只有将质量保证体系与全过程管理有机结合,才能有效保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效监控包括专业教学计划制定、专业教学活动开展及专业教学效果评估等所有环节,保证每一环节的质量。同时,兼顾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良性运作,农林高校应建立包括培养目标、教学方案、师资队伍及考核评估等几方面的质量监控体系。

(三)注重基地建设,以内外兼修为依托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强,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高,因此,农林高校应注重校内外专业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为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做好硬件准备。校方应积极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基地,一方面最大限度拓宽校外基地人才培养的空间,一方面不断完善校内专业实验室,便于相关专业学生去往校外基地前做好操作技能与管理实务的准备。

(四)强调实践锻炼,以教学计划为纲要

无论怎样优化教学模式,农林高校的教学计划应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纲领。为应对旅游行业对人才综合能力与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为使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能尽快适应日益复杂的行业环境,农林高校应在教学计划修订时,同时关注行业对人才实践经历与能力的要求、知识与技能并重的现实需求、终身学习而成为行业适应性强的能力型与复合型人才的行业导向、重视初步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

(五)突出主体地位,以学生强能为核心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变以学科为中心为从学生出发,重视教学过程而非片面追求教学效果,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潜能发展为中心。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堂中,应努力为提高和增强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主体地位、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未来的职场竞争力,引入探讨式、互动式、辩论式以及实地教学方式,注重灵活与多样,同时可提升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六)提升教学水平,以教师素质为保障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于教师群体的教学科研水平,这是因为作为教育教学重要资源之一的教师群体在本科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从农林高校的角度,应着力在提升教师群体整体素质与教学水平上提供引领与支持,如师德建设、标兵塑造等,只有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提升了,教学水平提高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建设才能大幅度提速。

(七)狠抓教学质量,以方式多元为保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归属感与专业技能。教学质量是由不断更新的匹配度较高的教学手段来保证的。专业课程理论性强,则多使用多媒体案例、动画展示等方式;专业课程实践性要求较高,则可以多采用视频学习与现场操作结合的方式等等。

(八)践行三位一体,以相互促进为宗旨

所谓三位一体是针对教师群体而言的,农林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群体应将专业教学、旅管科研与教材建设三者相结合,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和科研的同时,农林高校应该积极鼓励相关专业教师群体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使教材里的案例与理论分析的主要来源成为第一手的科研成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开拓视野。

最后,笔者将本文主要观点小结如下:农林旅管多挑战,眼高手低心不甘。实践应用检真知,八位一体化艰难。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猜你喜欢
农林旅游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旅游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