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囊肿硬化治疗中CT引导下穿刺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09-03 11:10时适王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泌尿外一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中外医疗 2016年11期
关键词:肾囊肿囊肿经皮

时适,王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泌尿外一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肾囊肿硬化治疗中CT引导下穿刺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时适,王颖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泌尿外一科,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研究分析肾囊肿硬化治疗中CT引导下穿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3年8月—2015年9月到院治疗的肾囊肿硬化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和其家属知情同意以随机等分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病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直接穿刺法治疗,研究组于CT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囊肿硬化治疗中应用CT引导下穿刺技术,安全有效,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CT引导;肾囊肿;硬化;穿刺技术

[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T guided puncture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 renal cyst sclerosis.Methods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nal cyst sclerosi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September 2015 were extra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with the informed consent of patients and their relativ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direct puncture method,the resear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T guided percutaneous renopuncture,and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95.0%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77.5%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in the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obvious(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T guided puncture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 renal cyst sclerosis is safe and effective,which is recommended to be applied in clinic.

[Key words]CT guided;Renal cyst;Sclerosis;Puncture technique

肾囊肿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其直径通常在2 cm左右,多发生于男性[1]。单纯肾囊肿通常无症状表现,只有当囊肿压迫造成血管闭塞或者尿路梗阻时才会出现症状表现。近年来,随着MRI、US以及CT等技术水平的提高,肾囊肿检出率也相应的提高,同时各项穿刺技术也不断完善,在这种形势下,传统外科手术也逐渐被穿刺技术所代替而广泛应用于肾囊肿治疗中[2-3]。该试验随机选择了2013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40例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了CT引导下穿刺技术治疗,所获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该研究活动的病例人员均是肾囊肿患者,到院就诊治疗时间为2013年8月—2015年9月,均于知情同意下愿意配合该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存在手术禁忌症患者、伴有严重器官组织系统疾病患者、存在交流障碍和不可用语言表达者;资料不全者。多数患者均存在肾区胀痛症状。应用随机等分法把80例患者等分成为病例人数均一样的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4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为27~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21±2.17)岁;囊肿位置:左21例,右19例;囊肿直径为3~11 cm,平均直径大小为(7.45±1.24)cm;研究组40例患者中有26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区间范围为29~71岁,平均年龄为(56.18±2.21)岁,囊肿位置分布情况:左22例,右18例;囊肿直径范围为3~10 cm,平均直径大小为(7.42±1.27)cm。对两组患者囊肿平均直径大小、性别比例构成、囊肿分布情况以及平均年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经比较检验可知,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很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直接穿刺法治疗,于B超下进行定位,嘱咐病人屏住呼吸,接着快速进针到达囊腔,穿刺深度为囊肿大小一半或者三分之一,抽吸注入无水乙醇,留置大约5 min后将其抽出。研究组于CT引导下实施穿刺手术治疗,结合患者囊肿位置指导其取侧卧位、仰卧位或者俯卧位,实施CT扫描,明确穿刺最佳层面以及穿刺点,做好标记。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用利多卡因对穿刺点位置皮肤进行局部浸润麻醉,采取直接穿刺法。在穿刺期间嘱咐病人屏气,利用CT扫描明确针尖在囊内后固定住。把针芯拔出,和针筒相连接,抽出囊液,同时记录好囊液量。待囊液抽尽以后,注入无水酒精,注完后马上实施CT扫描,保留20 min后将乙醇抽尽,而后再注入无水乙醇,注入量为3~10 mL,保留,完成注入后即刻拔针。完成手术后嘱咐病人左侧卧和右侧卧分别5 mL。

1.3 疗效评判标准

将疗效评判标准划分为四级,主要如下:①囊肿大小没有发生变化表示0级;②和治疗前比较,囊肿缩小低于1/3表示I级;③囊肿缩小范围为1/3~2/3表示Ⅱ级;④囊肿完全消失或者基本消失表示Ⅲ级[4]。治疗总有效率=I级率+Ⅱ级率+Ⅲ级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用n(%)来表示,经χ2检验;若结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经统计学软件的处理分析可知,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肾囊肿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在临床中大部分为单侧单发,单侧多发比较少见,且双侧发生也比较少,该病多发生于老年人。目前关于肾囊肿发病机理尚无明确标准,有学者将其发病原因分成了两大类,即原发性淋巴水肿和继发性淋巴水肿,其中原发性淋巴水肿为淋巴管发育异常造成,大部分为淋巴管发育不良,淋巴管异常增生扩大比较少;继发性淋巴水肿为某些疾病原因导致淋巴管阻塞,比如丝虫感染或者链球菌感染,其中丝虫感染是造成淋巴水肿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该原因所致肾囊肿已逐渐减少。

目前在肾囊肿硬化的临床治疗中,多采取穿刺手术治疗,常用穿刺治疗有两种,直接穿刺方式与导管方式,其中直接穿刺方式操作比较简单,且针尖应于囊肿稍下方或者在肾囊肿接近于肾实质次中心处,由于随着囊液的不断减少,此时囊壁多向肾实质方向回缩以及塌陷,可确保囊肿塌陷以后针尖依旧在囊内,有利于抽尽囊液,确保治疗效果。导管法为借助于18G穿刺针对囊肿进行穿刺,通过导丝交换并引入导管,该方法最大的优势在于便于抽尽囊液,其操作相对而言比较复杂。近年来,随着CT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关于CT引导下肾囊肿硬化治疗所获良好效果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CT定位准确,且空间分辨率和穿刺安全性均比较高,相对于B超而言,CT不受气体、肠管影响,在观察肾周结构和硬化剂有无渗漏现象方面所具优势更为明显[5-6]。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单纯穿刺引流囊液而未注入无水乙醇,疾病复发率较高,可达64.0%[7]。陈春光[8]学者曾就肾囊肿应用CT引导定位穿刺硬化治疗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例患者经CT引导下实施定位穿刺术将囊液抽出,同时选择无水乙醇当作硬化剂,可使囊肿收敛直至消失,效果好。该研究笔者就肾囊肿硬化治疗中CT引导下穿刺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分析,选择了40例肾囊肿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了CT引导下穿刺技术,同时在手术期间注入了无水酒精;基于此选择了同时期收治的40例肾囊肿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了传统直接穿刺法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5.0%,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要高(P<0.05)。

综上所述,应用CT引导下穿刺技术治疗肾囊肿硬化,安全有效,推荐在临床中应用。

[1]李永利,赵庆书,刘孟奇,等.一次CT导引下置双针穿刺硬化治疗双肾多发肾囊肿的应用体会[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6):474-475.

[2]周娜,李秀梅,马翔,等.超声、CT监测下穿刺硬化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硬化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0):3859-3860.

[3]李平,程少会,张庆怀,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盂旁肾囊肿192例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3):261-263.

[4]任明清,杨滋沪,吴昌英,等.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疗效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5):355-356.

[5]徐国民,王俊.CT引导下无水酒精穿刺硬化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比较[J].海峡药学,2011,23 (5):193-195.

[6]李平,程少会,张庆怀,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盂旁肾囊肿192例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3):261-263.

[7]李学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及注入硬化剂治疗肾囊肿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4(3):99-101.

[8]陈春光.肾囊肿应用CT引导定位穿刺硬化治疗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3(15):331-332.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Value of CT Guided Puncture Technique in Treatment of Renal Cyst sclerosis

SHI Shi,WANG Ying
First Department of Urinary Surgery,Qiqiha'er First Hospital,Qigihar,Heilongjiang Province,161000 China

R699.2

A

1674-0742(2016)04(b)-0192-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1.192

时适(1978-),男,黑龙江宝清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腺性膀胱炎,膀胱癌。

[通迅作者]王颖(1987-),女,黑龙江人,本科,护师,主要从事泌尿外科护理管理工作,E-mail:2884001@qq.com。

2016-01-05)

猜你喜欢
肾囊肿囊肿经皮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肾囊肿悄悄损害肾健康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肾囊肿怎样调治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经腹与后腹腔途径腹腔镜治疗肾囊肿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