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随想

2016-09-03 09:51
油画艺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油彩感受力布面

变化·感受

作品的变化源于不同的感受,感受的不同因于环境的改变。

这里展示的是我艺术上的经历,我的所思、所想。绘画艺术上的感受与表达一直是我关注的。感受力是创作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有什么样的感受就会有什么样的表达。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可以相同,唯有感受力是紧紧依附于个体,是非常个人化的,是完全的“差异性”。在世界日趋一体化,当代艺术日趋观念化、同质化的今天,感受力显得尤为珍贵,它是防止艺术创作概念化、空洞化的新鲜之源。

姚永 模特儿布面油彩 72 cm×61 cm 1989年

让思想蕴含在形象之中,让情感体现在细节之中,认真细致地观察、精微确切地描写,是我早期人物画的追求。

绘画最重要的就是“感受”,“深刻而独特的感受”。一切的方法、形、色都应该也只能围绕着“感受”。什么时候画完,也是以“感受”的表达到位为止。总之“感受”是绘画的灵魂。别人在你的画前看到的也只是艺术家的感受,不是看你画的是什么,而只是看你如何画。找到符合你气质的表达方式,艺术思想才能成熟。

姚永 白沙发布面油彩 180 cm×150 cm 2013年

姚永 松与海布面油彩 60 cm×80 cm 2015年

观柯罗作品,感动人、使人留恋着的原因就是他画面扑面而来的那种来自自然的感受。正是这一点才使他的作品在卢浮宫千万作品中让人难忘。也正是这种感受力量,是你无法从大师那里学到的。你只能学习他表达感受的方法,永远无法学习他的感受。因为他的方法是他独特气质的反映,所以你只能学习他画面的效果而已。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艺术是不可学的。

百闻不如一见

回到绘画,从空洞的言说中解脱出来,把观念还给语言,从不可言说处作画。当绘画开始,语言随即消失。

绘画有其特殊的魅力,永远不会被其他语言所取代,就如用文字语言去描述一个美丽的姑娘,总不如用形象语言展示得好,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描述”不如“呈现”,“见”有“在场”感,是指主、客体同时相遇,那种在心理和视觉上的感受和震撼,是观念、概念、逻辑、推理所不能取代的。“一画千言”,有百感交集又无从谈起,就是绘画永恒的魅力。

绘画是个很具体的事情,在一点一画之间有着一个宽广的世界。给你的感受找到一个确切的表达,正如音乐家调试音符一样。当它们相匹配时,音乐才会出现。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地去尝试每一笔色彩直到它符合了你的表达为止。

感受力是绘画的引领,也是绘画的尽头。提升感受的途径:读好书、看好画、多亲近自然,充分地生活,体悟人生。

画风景是一种相遇的过程。你和你的景象常常是在互相寻找。有时候你在找它,但怎样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时,你们才相遇了。

不要只是去画场景,而应是去画你对场景的情感体验。有情怀地展现你的认识和想表达的理由。因为现实场景是相同的,而绘画是不同的,这个不同只能体现在每个艺术家的心里。

大自然包含着绘画所有的意义和信息,包含着绘画的所有风格和流派。你认识到多少,它就给你展示多少,你想看到什么,它就给你显现什么。对自然的观察深度体现了你对绘画认识的深度。

绘画源自自然又不同于自然,它不应是对自然简单的模仿,好的绘画应脱离于自然独立存在。它是一个再造过程,从画面结构到色彩,所以对绘画语言的提升与锤炼,对画家来说是毕生面对的课题。

我不想让你看到我的形式(风格),只想带给你我的感受。

真正的风格应该是在漫长的绘画实践中逐渐生长成的,如果需要一生辛苦工作,我不后悔。

当我们知晓了美术史,明白了艺术是什么之后,仍然还是画不好画。好的绘画是靠着一笔一画支撑着的,思想也是在一笔一画中显现的。感受的尽头,就是绘画的尽头。你无法超越你的观察和感受去绘画,你的绘画永远被你的感受所牵引,唯有感受才能使绘画脱离空泛和装腔作势。我渴望将风和阳光引入风景画中,而不是仅仅显现形式之美。

姚永 槐花飘香满胡同布面油彩 76 cm×76 cm 2007年

姚永 中国花园No.2布面油彩 150 cm×150 cm 2006年

创作“中国花园”系列时,我刚从美国回来。那时对中国元素、东方精神、文化身份等问题思考得较多,迫切想画出一种新颖而独特的形式来重新诠释东方意象。选择园林这一传统主题,运用平面化、图形化、痕迹化、符号化、意象化、抽象化等手法,剔除掉了具体的场景情境,消解了油画语言的审美特性,突出了意象和象征性,彰显了绘画形式的现代性。

你永远无法拒绝内心的呼唤

随着绘画的继续,我对这时期作品的审视总是感到不满足,总感到这批风格明确、颇具现代意味的作品少了点什么,它距离现当代艺术潮流近了,但是距离自己的内心远了,缺少了个人感受,剔除得太干净了、太明确了,缺少个人的温度、体味,缺少了现实感,缺少了风和阳光。

我的绘画过程是一个不断寻找自我的过程,寻找内心感受的过程,尽管它不完美。

姚永 李家山布面油彩 60 cm×60 cm 2008年

姚永 暖江布面油彩 80 cm×80 cm 2014年

姚永 短信息布面油彩 90 cm×150 cm 2014年

姚永 山后 布面油彩 60 cm×60 cm 2005年

姚永 仙人掌 布面油彩 100 cm×48 cm 1991年

猜你喜欢
油彩感受力布面
本期名家 |魏鲁安作品
王秋莲
胡昌辉
收获 刘瑞森 布面丙烯油彩 190cm x 190cm 2022年
詹克兢布面油画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诗与感受力(创作谈)
曹海艇作品赏析
蓝剑作品
桑塔格的“新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