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蚕桑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2016-09-05 06:10浙江省淳安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311700
新农村(浙江) 2016年5期
关键词:淳安蚕农淳安县

浙江省淳安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311700)

余文海 占一熙 王新明



淳安蚕桑产业的问题与对策

浙江省淳安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 (311700)

余文海占一熙王新明

浙江省淳安县蚕桑产业发展已有30多年,但由于受产业自身不足和其他产业竞争的影响,产业下滑难以避免。就当下全县而言,蚕桑产业仍然是纯农户的重要收入来源,也是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重视推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把蚕桑产业作为淳安“秀水富民”的主要产业培育。

1.存在问题

(1)蚕桑比较效益低蚕桑产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商品率高、当年种桑当年收益的优势。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多元发展,蚕桑生产的“短板”现象日渐凸显,主要是蚕桑比较效益低和规模效益难以形成,进而导致边际效益下降。2013年,据全县100个蚕桑样本户调查,除去物化成本,张种纯收入1 759元,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桑纯收入4 363元。再如杭州市2014年全市蚕桑亩产值3 119元,比茶叶低2 671元,比水果低2 041元,分别是茶叶、水果亩产值的53.8%和60.4%;与种粮相比,虽然亩产值比粮食作物高,但粮食生产有政策性补贴,可以实行规模化生产,所以蚕桑并无优势;与二三产业相比差距更大。

(2)养蚕劳动力转移流失多当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可供农民发展经济的路径比以前多,经济活力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劳动力,也削弱了蚕桑作为主导产业的影响力。就农业产业比较而言,蚕桑属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用工量较多,用工又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间歇性、年度用工不稳定等特点,致使蚕桑产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产业。蚕桑从业人员素质下降难以避免,蚕桑产业成兼业化副业型,直接影响到养蚕规模、养蚕技术提高和蚕桑产业发展的后劲。

(3)产业链分割,蚕农利益难以确保蚕桑产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茧丝绸加工贸易,产业链长,利益环节多,整个茧丝绸产业链中每个环节都影响着蚕茧价格,确保蚕农利益难度叠加。虽然建立了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经营管理体制,但蚕茧没有终端定价权,茧丝价格利益返还机制不完善,与蚕农直接利益粘合不确定因素多,影响到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及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

(4)科技难有突破,风险仍然存在蚕桑产业科技研发力量薄弱,直接造成科技应用成果少,转化率低,新品种少。如“菁松×皓月”“秋丰×白玉”家蚕品种在生产中应用已达30余年,仍处于主导品种的地位;蚕桑机械设施设备少,机械化应用率低,均落后于茶叶、水稻、蔬菜等产业。除此之外,病虫害暴发时有发生,加上抗风险能力较差,养蚕下滑在所难免。

(5)规模化程度低制约蚕桑发展与其它农业产业相比,蚕桑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大多以农户家庭小规模经营为主,缺少养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主体,又因县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存在制约农民自发组建专业合作社的不利因素。2014年全县户均养蚕劳力1.8人、户均桑园4.7亩、户均养蚕收入1.72万元,显然是规模偏小,收入较低。

2.对策建议

(1)围绕经济社会效益重新定位蚕桑产业一是蚕桑产业除了自身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千岛湖青山绿水的养护起到了其他农业产业无法替代的作用。据报道,每公顷桑树可年吸收二氧化碳约49.29吨。同时,桑叶对大气中的氯气、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很强的吸收净化能力。二是淳安县蚕桑产业对纯农的增收作用目前仍无法替代,淳安县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优质茧生产基地,今后仍有发展潜力可挖掘。三是全县的优质茧基地对高端丝绸加工企业具有很强吸引力,可以开展强强联合,发展高端丝绸加工企业推动蚕桑产业稳定与发展。四是从技术、管理层面正视现实,着力提高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努力降低生产风险和劳动强度,发挥丝绸后序加工业引领作用,提高蚕桑产业市场竞争力。

(2)增强蚕桑产业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一是蚕桑产业须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加强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在继续提高蚕茧单产质量的基础上,依托千岛湖美誉大力发展果桑采摘游、果桑饮品、桑枝条循环利用生产食(药)用菌和食品药品、丝绸工业旅游、桑蚕文化产业园及桑蚕生态特色农家乐。二是为蚕农特别是大户提供必要的养蚕场所。在统一规划下,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造临时养蚕场所租赁给养蚕农户,这样既解决了养蚕农户缺少养蚕场所的问题,又符合政府对“无违建县”的要求,更有利于探索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达到多赢目的。三是加大对规模饲养场及养蚕大户的扶持力度,使其成为产业支撑点。四是重点产区要建立蚕茧价格保护基金,对重点户实行最低价格保护,进一步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蚕农利益保障机制。五是重点产区多搭建平台载体,淳安县要积极响应对接省政府倡导的特色小镇建设,大胆谋划蚕桑蚕丝小镇建设,做足淳安蚕桑蚕丝文化内涵文章,促进蚕桑产业提升发展。

(3)强化社会服务功能,为蚕农提供多样性服务一是要大力推广能缫制高品位生丝, 符合丝绸制品向高档化发展要求的“雄蚕”新品种;推广具有高产、抗性强、秋叶硬化迟等优点的“强桑1号”;大力推广蚕沙无害化处理、六连片方格蔟营茧等符合淳安实际的适用技术。二要继续完善农民信箱平台,在原先覆盖6 000户蚕农的基础上提高覆盖面至50%以上,利用免费短信将蚕桑产业信息、技术要点等服务快捷送到蚕农手中。三要做好蚕用物资供应,在蚕桑重点产区设立蚕药放心店,继续给蚕农预借桑树专用肥,在桑树病虫防治三个节点上实施连片桑园免费统防统治服务,积极推广淳安县威坪镇引进无人机对连片桑园进行桑螟与斑病等统防统治实践。四要加快重点蚕种场改造,强化蚕种场管理,严格蚕种疫病防控;强化蚕桑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新技术应用,提高蚕桑产业的科技含量;积极引导和帮助重点蚕区建立收烘、加工一条龙的全产业链,从根本上改变栽桑养蚕低、小、散的传统方式,保护蚕农利益。五要开展标准化蚕种基地建设,引导茧丝绸企业直接参与蚕桑基地建设,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丝绸企业与蚕农结成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六要大胆探索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有效提高蚕农的社会化组织程度、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

(4)推行省力化养蚕技术,提高劳动效率从生产管理模式看,蚕桑生产可以实行培桑与养蚕分开,小蚕饲养与大蚕饲养分开生产模式。目前全县推行的“十天养蚕法”星级管理办法,将有效促进小蚕专业化饲养,极大地便利中老年人从事蚕桑产业。从技术层面看,大蚕可以实行全年条桑育、新型蚕台育、棚房专室育、上蔟自动化,从而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5)引进高端丝绸企业,促进优质茧基地发展浙江省是典型的丝绸强省,丝绸出口贸易占全国的40%以上,反观淳安县虽有8家丝厂,却无一家真正的高档丝绸终端产品生产厂家,在茧丝绸产业链上丝绸加工业,特别是后序终端产品开发无疑是块短板。嘉湖两地实力雄厚的丝绸优势企业十分看好淳安的优质茧,均与淳安有合作意愿,甚至有到淳安办厂的愿望,如能强强联合,有助于做大做强淳安优质茧基地。

(6)一如既往地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把蚕桑产业列入生态补偿范围支持产业,享受生态补偿优惠政策,以推动全县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加大扶持蚕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连片桑园防旱防涝的水利设施、连片桑园桑树病虫统防统治药品设施及“十天养蚕法”所需的小蚕专用蚕室建设。三是建立蚕茧收购风险资金,建好“蓄水池”,防止蚕茧收购价格大起大落,降低蚕茧市场风险,稳定蚕农收入。四是积极推动县茧丝绸总公司转型升级,探索实践蚕桑产业在文化、休闲和增值等方面突破。

猜你喜欢
淳安蚕农淳安县
浙江淳安县一带土壤碳储量分布特征研究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淳杨线】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躲雨
浙江淳安县石林镇:运动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渔舟唱晚
淳安:举办首届淳商大会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浙江省暨杭州市纪念第46个“世界地球日”活动在淳安举行
科学引领 生态第一 淳安县持之以恒保护青山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