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义务教育一体化之路越走越宽

2016-09-05 07:43王振亚
湖南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城乡子女意见

本刊记者 王振亚

让义务教育一体化之路越走越宽

本刊记者王振亚

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政策设计上对破解义务教育“城乡二元”矛盾做出了安排。“城里挤,乡里弱,村里空”的教育现状有望得到彻底改变。

政策:十项措施给力城乡教育

义务教育是一项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人民群众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但目前的现状是,城镇办学条件好,乡下办学条件差,城市学校班额大、师资好,乡村学校“空心化”、优秀教师少……城乡义务教育未能一体化统筹发展,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城乡差异、校际差异现象明显。对于此,《意见》明确提出了十项具体措施。

新型城镇化呼唤教育发展新思路。针对城区教育用地紧张的突出问题,《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按照城镇化规划和常住人口规模编制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根据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中小学建设标准,预留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用地。《意见》为化解城区大班额明确了时间表,指出,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并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消除大班额工作台账。

针对随迁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意见》明确提出“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切实简化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推动‘两免一补’资金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意见》特别指出,公办和民办学校都不得向随迁子女收取有别于本地户籍学生的任何费用。

《意见》提出努力办好农村教育、改革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改革控辍保学机制和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4项措施,向乡村教育的薄弱环节发力。

《意见》重申各地要实行乡村教师工资倾斜政策,吸引优秀教师扎根乡村长期从教,并在强调教师与公务员工资可比性,继续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结合政策,确保乡村学校教师职称即评即聘”。这是对乡村教师遇到的普遍焦点问题的政策回应。

《意见》摒弃“城市偏向”,着眼于城乡一体、统筹推进,提出了科学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改革教育治理体系等重要措施。《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基本消除。为随迁子女的“入学证”,是城乡教育迈向均衡和公平的实质性一步。

“在办好乡村教育工作中,提出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认为,《意见》特别注重管理创新,强调务实管用。

建言:确保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热议:政策设计直击热点难点

当前,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人口生育政策的变化,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面临巨大挑战。作为关系到城乡义务教育今后如何发展的重要文件,《意见》出台之后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烈议论。

专家表示,《意见》将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改革的重点,找准了突破口,体现了教育改革敢“啃硬骨头”的豪情与魄力。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意见》针对城镇教育资源紧缺、大班额问题严重和乡村教育质量亟待提高等突出问题,提出了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意见,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华中师范大学马敏教授认为,《意见》着眼全局、统筹推进,在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务实管用的办法。

在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看来,《意见》的政策发力点主要集中在城镇教育、乡村教育和城乡关系三个层面。他特别指出,《意见》明确提出的“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算”将有助于破解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任务繁重、收入可怜的窘境。

当前,一些城市对随迁子女实行“积分入学”政策,除了要求具备居住证外,还设置了就业、社保、房产、学历等门槛,而外来务工人员在这些方面均处于劣势。资深评论员汪昌莲认为,《意见》将居住证确定

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是深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面完成教育脱贫任务的现实需要。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提法并非第一次出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以“一体化”促进“均等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意见》立足于事关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明确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目标,在强调各级政府责任的同时,也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博士后刘丽群认为,《意见》是对以往教育政策的延续、深化和补充。刘丽群说:“改革的关键在于落实。当下,相关部门只有站在县域教育一盘棋的高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改革措施细化、分解,结合本地情况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国家既定改革目标的顺利完成。”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阶段,让我们以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真抓实干、开拓创新,让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之路越走越宽。

猜你喜欢
城乡子女意见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城乡涌动创业潮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