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杯”实验创新与拓展设计方案

2016-09-05 03:33王来喜
物理通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橡皮塞托里杯口

王来喜

(宣城市水阳中心初中 安徽 宣城 242044)



“覆杯”实验创新与拓展设计方案

王来喜

(宣城市水阳中心初中安徽 宣城242044)

通过对“覆杯”实验的创新与拓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覆杯实验创新拓展

1 实验课题

对“覆杯”实验进行创新与拓展.

2 教材内容

适用于初中物理各种版本教材的“大气压强”教学,该节内容主要围绕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大小(托里拆利实验)和大气压强的应用.

3 实验或实验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每上到这一节,绝大多数教师都要给学生演示“覆杯实验”. 通过“覆杯实验”的演示,能说明大气压存在和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该实验简单易做,现象直观,又与学生的认知产生矛盾,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覆杯实验”包含着朴素的物理基本原理,花费的时间很少,学生经观察、思考、推理后,既能解决疑问,又能开拓学生学习的思路,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所以“覆杯实验”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

笔者所设计的“覆杯”实验不仅具备原实验的功效,而且成功率更高,还能形象解释大气压把液体压进口腔或抽水机的原理.由于“托里拆利实验”要用到有毒物质水银,很少有教师动手演示该实验,而这一实验对于大气压强的教学又很重要,所以一般采用多媒体视频或仿真实验的形式替代,让学生理解有点牵强.笔者所设计的“覆杯”实验,不仅可以自然过渡迁移到“托里拆利实验”,还能为“托里拆利实验”积累感性认识,做好铺垫,让学生更易于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和设计.

4 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4.1实验原型

覆杯实验,实际上是一项演示实验,实验装置见图1.

图1 覆杯实验

如图1所示,将一个杯子灌满水,取一纸片(或玻璃片、薄铁片)盖于杯口.然后用手扶着纸片将杯子缓慢倒置后,再放开扶纸片的手.水竟不落下来! 如此说明空气对纸片有压力,即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4.2不足之处[1]

(1)有学生认为,纸片弄湿以后,就可以粘在杯口了(图2),不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图2 纸片弄湿后可粘在杯口

(2)采用较薄的纸片,浸湿后较软,不耐久易破裂,当杯口稍移动时,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会使软纸片发生比较大的形变,此时在杯口部分产生大量褶皱从而水会从缝隙中流出,导致实验失败.

(3)用硬纸片做覆杯实验时,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即把容器倒过来时硬纸片并不是紧贴在容器口上, 而是离开容器口有大约毫米数量级的距离,正是这微小移动的距离,会导致容器内气压减小,内外有压强差,才将硬纸片和水托住,为验证大气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需要将杯口向前后左右旋转,演示水仍然不会落下,而这时可能由于硬纸片过重而滑落下来,导致实验失败.

(4)无色透明的水不能引起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不直观,特别是教室后排的学生.

(5)实验的拓展性不足,导致课堂教学环节转换到“托里拆利实验”不够流畅,学生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和设计及大气压大小的计算有困难.

5 实验创新原理与拓展[2]

(1)将橡皮塞塞进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玻璃管就变成了一个“杯子”.玻璃管中灌满水后,另一端蒙上保鲜膜,倒置后,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水不落下;拔掉塞子后水上下受压,等于大气压相互抵消,水就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来了.排除了保鲜膜弄湿以后粘在杯口,将水托住的可能.

(2)用保鲜膜蒙在玻璃管的管口,因为保鲜膜弹性很好,即使管口不平整,也能保证密封性,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管口向前后左右旋转,保鲜膜很轻且包裹了管口,演示时可以确保水不会落下.

(3)实验采用淡淡的红墨水能引起学生感官上的刺激,特别是教室后排的学生,也能直观地看见实验现象.

(4)为饮料吸进口中和抽水机的原理做解释.

倒出水后,一端塞好橡皮塞,玻璃管开口端插入水槽,当没入水面后,再用大针筒经橡皮塞从玻璃管中抽气,发现有水进入玻璃管.

(5)打开上面的塞子,液面下降,再次证明液体的上升是由于大气压的原因(有助于学生理解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顶部破裂,液面将下降,提供了感性认识).

(6)引导学生思考下面问题

问1:前面的覆杯实验中,为什么水没有落下?(学生答:大气压托住了)

问2:大气压强可以托起多高的水柱呢?(学生很疑惑,不知道答案,但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演示:取一根更长的玻璃管重复覆杯实验,发现还是可以托住.

问3:大气压强最大可以托起多高的水柱呢?怎么办?(生:再取更长一点的玻璃管重复实验)

教师明确:大气压最大可以托起约10m高的水柱,如果要验证该结论,操作上会很麻烦,我们不妨转换思考问题的方向,来探究大气压强可以托起密度比水大得多的水银柱的高度.

(这样就很自然过渡到了“托里拆利实验”,学生对它的原理和设计也容易接受、理解)

6 实验器材

两端开口的玻璃管长、短各1根,橡皮塞2个,保鲜膜1张,注射器(含针)1支,红墨水,水槽1个,烧杯1个.(见图3)

图3 创新实验的实验器材

7 实验步骤与现象预见

7.1证明大气存在压强

步骤1:用橡皮塞塞进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端,玻璃管就变成了一个“杯子”.玻璃管中灌满水后,另一端蒙上保鲜膜,倒置后,放手,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水不落下.

步骤2:拔掉塞子后水上下受压,等于大气压相互抵消,水在重力作用下落下来了.

7.2解释大气压把液体压进口腔或抽水机的原理

步骤3:倒出水后,将玻璃管一端塞好橡皮塞,开口端插入水槽,当开口端没入水面后,再用大针筒经橡皮塞从大玻璃管中抽气,发现有水进入玻璃管.

7.3为托里拆利实验作铺垫 积累感性认识

步骤4:拔掉塞子,液体下降至与水槽内水面齐平.

步骤5:取一根更长的玻璃管重复“覆杯”实验,发现还是可以托住.

8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密封性.保鲜膜与玻璃管口,橡皮塞与玻璃管口.

(2)保鲜膜的大小以包裹管口3~5cm为宜,过小密封性不够,过大易给学生造成水没有落下是因为保鲜膜粘在玻璃管所致的错觉.

9 实验成功与反思

该实验的改进弥补了原实验的不足,能形象解释抽水机和吸饮料的原理,并且能更好地为后面的托里拆利实验做铺垫,实验结论直接、原理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大气压的知识.该实验仪器来源于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生活用品,起到提高学生探究热情,发散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陶本友.覆杯实验的新设计和新发现.物理通报,2011(3):66~67

2宏福主.21世纪中学物理创新教学实验设计与探索全书.呼和浩特: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241

2016-01-20)

猜你喜欢
橡皮塞托里杯口
杯子翻转中的数学道理
水,不从杯口倒
人间自有真情在
——浅析美国短篇小说《宰恩的召唤》中的爱情观
笔画游戏:汉字橡皮泥
笔画游戏:汉字橡皮泥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用数学思想解决“翻转茶杯”问题
论内消托里法在外科的运用
氢气的制取及其爆鸣实验的改进
鱼沉浮与水面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