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型复合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6-09-05 07:41尉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宋志平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张学林
河南农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底施分蘖期生根

尉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宋志平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张学林

“控释型复合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尉氏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宋志平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张学林

本试验通过对缓控释肥与农民常规施肥的肥料效果比较,研究了缓控释肥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及其残留后效的作用,探讨了一次性施肥的可行性,为缓控释肥在小麦生产上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8年10月在尉氏县大桥乡进行。土类为潮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该田块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1.3g/kg,碱解氮88.7mg/ kg,速效磷(P2O5)14.1mg/kg,速效钾(K2O)97.3mg/kg。前茬作物玉米,产量为500kg/667m2。供试作物为小麦,品种为矮抗58。供试的“控释型复合肥”由安徽帝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提供。

(二)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6个处理,处理1 (T1)为对照不施肥;处理2(T2)为基施50kg/667m2等养分普通肥料(N:P2O5:K2O为22-12-8);处理3(T3)为基施50kg/667m2控释型复合肥42%(22-12-8);处理4(T4)为基施45kg/667m2控释型复合肥42%(22-12-8);处理5(T5)为分蘖期追施40kg/667m2控释型复合肥42%(22-12-8);处理6(T6)为分蘖期追施40kg/667m2等养分普通肥料(N-P2O5-K2O为22-12-8)。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30m2。

试验地普通肥料区肥料品种为尿素、一铵、氯化钾。2008年10 月4日按方案要求划分小区,施入肥料。2008年10月6日播种,每667m2播种量12kg,2009年2月2日追肥,小麦生长期间浇水2次,中耕除草1次,防病治虫2次。2008年10月13日(苗期)调查基本苗,每个小区定1m双行调查样点3个,2008年12月3日(越冬期)、2009年2月28日(返青期)对定位点进行了田间调查。2009年6月2日收获,收获时进行田间调查并同时各小区取3个1m2测产,晒干后室内考种。

种植前取试验地0~20cm 耕层15个样点的混合土样,收获后取各小区0~20cm耕层15个样点的混合土样,凉干后用常规法测试土壤养分,进行保肥能力分析。试验除按方案要求施肥外,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生产。

不同处理之间小麦产量比较图

表1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田间调查结果

表2 小麦生育期田间调查与考种

表3 小麦种植前、收获后土壤养分之间的比较

二、 试验结果与分析

(一)施用“控释型复合肥”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影响

施用“控释型复合肥”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有一定的影响。由表1可以看出:在越冬期,施底肥的各处理对小麦的越冬群体、次生根、叶片数没有明显影响,不施底肥的处理小麦的越冬群体、次生根、叶片数均最差,但叶色上并没有明显差异。在返青期,各处理间开始表现明显差异,T3处理的群体、分蘖、次生根、叶片数均最好,其次为T2处理,其他依次为T4>T6>T5>T1。

(二)施用“控释型复合肥”对小麦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施用“控释型复合肥”改善了小麦生物学性状。从表2可以看出:每667m2有效穗数各处理均高于空白区的有效穗数,各施肥处理间也有一定的差异,T3处理最高,其次为T2和T4处理;穗粒数以T3处理最好,T5处理第2,T2处理第3,空白T1处理的最差;千粒重,T1空白最高,其他各处理间差异不大。理论产量以T3处理最高,T2处理其次,T5处理第3。说明在小麦上底施、追施控释型复合肥均能改善小麦生物学性状,协调提高理论产量。

(三)施用“控释型复合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施用“控释型复合肥”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由图可知:T3处理产量最高(每667m2产量580.4kg);其次为T2处理(每667m2产量552.9kg);而T1处理最差(每667m2产量436.4kg)。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每667m2增长26.7%;T3处理增长33%;T4处理增长25.1%;T5处理增长25.7%;T6处理增长22.2%。而与T2处理相比,T3处理增长5%,T4、T5、T6分别减少1.3%、 0.8% 和3.6%。与T3处理 相比,T4、T5、T6分别减少6%、5.5%和8.1%。

(四)施用“控释型复合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由表3可看出:与基础土样相比,收获小麦后的各处理土壤养分除空白较低外,其他各处理间养分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施用“控释型复合肥”对土壤养分基本没有影响。

三、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越冬期,施底肥的各处理对小麦的越冬群体、次生根、叶片数和叶色影响不明显。在返青期,各处理间差异明显,底施 “控释型复合肥”50kg/667m2的处理,小麦群体数、分蘖、次生根、叶片数均最多,底施 “控释型复合肥”45kg/667m2的处理,小麦群体数、分蘖、次生根、叶片数第2,追施该“控释型复合肥”40kg/667m2的群体、分蘖、次生根、叶片数第3。这些变化为每667m2有效穗数的多少奠定了基础。

本试验研究发现,以每667m2底施“控释型复合肥”50kg的处理产量最高,比每667m2底施等养分普通肥料50kg的处理增长5%,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尽管每667m2底施“控释型复合肥”45kg处理的产量比每667m2底施等养分普通肥料50kg处理的减少率为1.3%,但差异不显著;分蘖期每667m2追施“控释型复合肥”40kg处理比每667m2底施等养分习惯底肥50kg的处理减产4.5kg,减少率为0.8%,但差异不显著;而分蘖期追施“控释型复合肥” 40kg处理比同期追施等养分的普通肥料40kg的处理增产15.1kg,增长率为2.8%。这些说明底施等量的“控释型复合肥”比施普通肥料的增产效果好;同样,分蘖期追施等量的“控释型复合肥”比普通肥料增产效果好,而且在小麦上底施和追施“控释型复合肥”对土壤养分均没有明显影响。

猜你喜欢
底施分蘖期生根
香稻分蘖期减氮侧深施液体肥对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高油酸花生应用土壤调理剂增产效果研究
国外的微水洗车模式如何在本地“生根”
早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
浅谈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温暖在严寒深处生根
底施不同控释肥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水稻分蘖期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