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玉米叶斑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2016-09-05 07:41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徐永伟毛奇王江蓉柴春莉
河南农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黄褐色褐斑病叶斑病

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 徐永伟 毛奇 王江蓉 柴春莉

河南省玉米叶斑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河南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徐永伟毛奇王江蓉柴春莉

玉米是河南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几年种植面积在333.33万hm2左右。玉米叶斑病是河南省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主要有玉米南方锈病、玉米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小斑病等。玉米叶斑病主要侵染玉米叶片,发病重时在叶片上生成大量病斑,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甚至导致叶片干枯死亡,影响籽粒灌浆,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

一、发生现状

玉米叶斑病在河南省常年发生面积在266.67万hm2次以上,部分年份偏重发生,造成损失较大。玉米南方锈病在2004年和2015年发生较重,其中2004年河南省玉米南方锈病偏重发生,共发生73.33万hm2,主要发生在豫东、豫南地区;2015年玉米锈病在全省范围内重发生,发生面积达186.67万hm2,发病重的地块造成叶片大量干枯,部分田块甚至提前收获。2006年褐斑病在河南省暴发为害,发生面积达93.34万hm2,以豫东、豫北、豫南地区病情最重。2010年弯孢叶斑病在平顶山、许昌等地偏重发生,全省发生面积60万hm2。

二、症状与发生规律

(一)南方锈病

南方锈病侵染初期先在叶片上出现淡黄色小点,后隆起形成黄褐色或红褐色疱疹状凸起,表皮破裂后露出圆形夏孢子堆,直径在1~1.5mm,可散发出橘黄色的夏孢子,叶片两面均可生成夏孢子堆。玉米南方锈病是气流传播病害,病害发生与外来菌源密切相关,河南省一般在8月中旬后病情迅速发展,降雨和高湿有利于病害侵入发展,该病扩展蔓延迅速,在大发生时,一般7d左右病斑可布满整个叶面,导致叶片很快干枯死亡,产量损失严重。

(二)玉米褐斑病

褐斑病发病初期在叶片形成水浸状斑点,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变成浅黄色、黄褐色,在叶片上形成几个与叶片主脉垂直的病斑带;在叶片中脉上形成的病斑较大、颜色较深,呈黑褐色;发病严重时,病斑覆盖整个叶片,导致叶片干枯。玉米褐斑病发病后期成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玉米褐斑病以休眠孢子囊在田间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翌年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玉米出苗后,阴雨天气多、降水量大,有利于该病侵入为害。玉米褐斑病侵染发病时期较早,大喇叭口期即可严重发病。

(三)弯孢叶斑病

弯孢叶斑病发生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褪绿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呈椭圆形或圆形,中央黄白色,边缘褐色或有褪绿晕圈,似“眼”状;感病品种病斑大,发病重时病斑可连成片,引起叶片枯死。玉米弯孢叶斑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可随风雨传播,玉米喇叭口期易感染该病,抽雄后逐渐进入发病高峰期,7—8月高温高湿、阴雨寡照有利于弯孢叶斑病的发生流行,偏施氮肥、管理粗放也是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

(四)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病斑主要有4种:

1.不规则椭圆形病斑或近长方形病斑:病斑初期为水浸状斑点,沿叶脉间扩展,病斑发展受到叶脉限制,形成椭圆形或近长方形病斑,呈黄褐色,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

2.条状病斑:病斑呈细长条带状,一般长度20~40mm。

3.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病斑较大,多为椭圆形或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

4.抗性病斑:病斑呈黄褐色坏死小斑点,病斑周围有褪绿晕圈。玉米小斑病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天气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玉米小斑病在玉米全生育期均可发生,玉米抽雄后进入病害发生高峰,7—8月阴雨天气多、雨量大,容易造成玉米小斑病的流行。

三、防治技术

(一)农业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是防治叶斑病的有效手段。根据当地玉米叶斑病发生情况,选择综合抗性好的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害危害。

2.深翻土地。秋收后实施土地深耕,可将病残体翻入深层土壤,减少田间菌源量,减轻来年叶斑病发生程度,秸秆还田时将玉米秸秆充分粉碎后深翻,提高防病效果。同时土地深翻能提高土壤保墒保肥能力,增强玉米长势,提高抗病性。

3.排涝降湿。雨水多田间积水,容易导致玉米叶斑病发展流行,雨后及时排涝,可以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二)化学防治

1.重视预防。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病害侵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喷药预防,可选用嘧菌酯、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代森锰锌、烯唑醇或多菌灵等杀菌剂对水喷雾预防。同时,可加入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抗病力。

2.及时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可选用嘧菌酯、丙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代森锰锌等杀菌剂对水喷雾防治,根据病情连喷2~3次。

猜你喜欢
黄褐色褐斑病叶斑病
番茄糖转运蛋白SlSTP2在防御细菌性叶斑病中的功能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二月兰叶斑病菌甘蓝链格孢生物学特性观察实验”的教学设计
高温多雨 注意防治苹果褐斑病
楚雄州桑树褐斑病发生规律研究
长颈鹿
苹果褐斑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瑟瑟的梦
板栗树的栽培方法
中西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