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小工厂”

2016-09-05 08:31王敏莹
乐活老年 2016年6期
关键词:线绳玻璃管课余

文/王敏莹



课余“小工厂”

文/王敏莹

我读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国家进入困难时期,许多东西都买不到,特别是当时总停电,蜡烛就成了十分紧俏的商品。一位懂化学的老师和我们班主任商定,让我们班利用课余时间制作蜡烛,首先满足对老师的供应,有剩余了还可以卖给学生。经学校批准,给我们找了一间小屋做“生产车间”,从我们班挑了几名学生负责做蜡烛。课余“小工厂”(是我们自己这么叫的)就开工了。

蜡烛这东西真是太好做了。老师为我们采购了一些玻璃管和做蜡烛芯的细线绳,又从化工商店买来一些石蜡,再让学生收集一些用过的注射针剂的小瓶,把上面的橡胶瓶塞儿拆下来,材料就齐备了。我们剪一段线绳穿过橡胶瓶塞儿,把橡胶瓶塞儿堵在玻璃管的一端,让线绳穿过玻璃管,拉直,再把熔化好的石蜡灌满玻璃管,把它放进盛着凉水的大桶里,等到凉透了,从橡胶瓶塞儿这边一拔,一支蜡烛就做成了。一个下午可以做出几十支蜡烛。

这种蜡烛比较细,由于蜡烛的头部是由凹陷的瓶盖成的型,看上去不大美观,而且燃烧时常常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但是这并不妨碍蜡烛的销路,每天都卖得精光。

由于制作蜡烛的时候还要等待冷却,闲着也是白闲着,于是那位老师又教我们做钢笔水和雪花膏。这就更好做了:买点“酸性墨水蓝”,兑水熬开,冷却后再滴入几滴硫酸就成了钢笔水;把“硬脂酸”原料熬化了,加点甘油和香精就成了雪花膏。大家自带容器来买,因为比街上卖得便宜,销路也不错。有一次搅拌棒找不到了,我在熬“硬脂酸”时就用了一把木制的红格尺来搅和,没想到格尺掉了色,使做出的雪花膏变成了粉色,我们很担心,怕没人愿意买这带色的雪花膏,谁知道它比平时那种白色的更受欢迎。

我们这些“小工人”没有报酬,干得还挺来劲。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小心眼:只要我们当中有谁要买雪花膏,这天做的雪花膏保证油性大,而且特别香——多加了甘油和香精呀!

那时候我负责管账,每天收钱记账,隔几天就向老师报一次账,把赚的钱交给老师。我小时候是个“小马虎”,丢钢笔是常事,常为此事挨妈妈说。这天在卖蜡烛时把新买不久的钢笔又弄丢了,我不敢再向妈妈张口,就偷偷地从卖产品的钱中拿出9角多钱,买了一支同样的钢笔。我在账上少报了这点收入,谁也没发现。这辈子我就管过这一回账,还有了这样的一次小“贪污”,心里愧疚了一辈子。

猜你喜欢
线绳玻璃管课余
丰富的课余生活
遛“懒懒”
由托里拆利实验想到测量液体密度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玻璃管搬运机械手设计
左右对称
芳纶线绳三元乙丙橡胶多楔带性能研究
阳光下的生命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玻璃管的妙用
猪年赛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