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深海的鲸
——北瓶鼻鲸

2016-09-06 02:04撰文吴怡轩
海洋世界 2016年8期
关键词:鲸类捕鲸海面

撰文|吴怡轩

来自深海的鲸
——北瓶鼻鲸

撰文|吴怡轩

北瓶鼻鲸又称北大西洋瓶鼻鲸、平头鲸、瓶头鲸和陡头鲸。北瓶鼻鲸是一种深海鲸类,最大能长到8米,喜欢群居。这类鲸鱼能潜入3000米深处,最长能坚持1小时不换气,很少出现在浅水区。北瓶鼻鲸可说是人类研究最深入的喙鲸类,其中有一部分要归因于长期的捕鲸历史。

北瓶鼻鲸的体型长但圆胖,有显著的嘴喙与高耸的额隆。背鳍可达30厘米高,位于背部约全长三分之二的位置,外观呈镰刀形,尖端通常略微突出。胸鳍小而笔直,末端浑圆,尾鳍中央无凹刻。由头部外观可区分性别,成年雄鲸前额白而前凸至接近方形,雌鲸则较灰而呈球状(未成年雄鲸介于两者之间)。下颚尖端长有2颗牙齿,通常只有成年雄鲸的牙齿会生长至露出牙龈,略微朝前方弯曲,牙齿上有时会有鹅颈藤壶附生。少部分雄鲸可能有4颗牙齿或终生无牙。

成鲸的体色背部呈灰至褐色,腹部则较浅;幼鲸的体色较成鲸来得深,接近黑褐色。身上常有白或浅黄色的椭圆形伤痕,随着年龄增加范围会变得更大,在腹部与身体侧面尤其明显。成年雄鲸在前额额隆处有明显的白色区块,并会延伸至眼睛后方,年老雌鲸在喷气孔后方多有白色形似衣领的斑纹。

北瓶鼻鲸仅在北大西洋发现,主要分布于亚北极区域的冷温带海域。在北太平洋北部曾有几起北瓶鼻鲸的目击报告,据推测应该是贝氏喙鲸。北瓶鼻鲸偏好1000米深以上的深水域,偶尔会在有浮冰的海域出现。它们的移动情形复杂,似乎不遵循一般大型鲸类“夏季往北,冬季南移”的迁徙原则。北瓶鼻鲸似乎会季节性地在比斯开湾出现,时间约在5—8月,此时在较高纬度的巴伦支海与格陵兰海也相当容易发现它们的身影。

北瓶鼻鲸通常以1~4头鲸组成的群体出现,多于此数目的情形相当罕见,不过曾有多达20头的记录。有时可在海面上同时看许多这样的独立小群。其群体通常仅由成年雌鲸与幼鲸或未成年鲸所组成,有时会包括一至数头成年雄鲸。北瓶鼻鲸是好奇心很强的动物,它们会接近静止不动或以慢速前进的船只,并会在附近游动,观察到其满意为止。这个特点最早由捕鲸者发现并加以利用,他们将船开到北瓶鼻鲸常出没的海域后就停船在海面漂浮,静待它们主动靠近船只,北瓶鼻鲸的水面行为包括静止不动一段时间,然后突然朝不同方向游动,有时会做鲸尾击浪与跃身击浪的动作。

曾有捕鲸者声称北瓶鼻鲸在被鱼叉刺中时有时会潜水达2小时之久,不过其潜水时间一般在14~70分钟之间,常潜至800米以下的深度,最深记录为1500米。深潜后通常会在海面停留约10分钟左右,此时每30 ~40秒换气一次,多分枝状的喷气可达1~2米高。下潜时不会高举尾鳍,通常会在同一地点浮出水面。

猜你喜欢
鲸类捕鲸海面
海面床,轻轻摇
第六章 邂逅“胖胖号”
"反捕鲸"也应理性思考
暗礁
日本“退群”重启商业捕鲸
日本政府因捕鲸争议“退群”
拒做“素食主义者”——鲸类的食性进化之谜
海豚
日本:继续捕鲸继续捕鲸
月夜的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