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原发性胰腺浆细胞瘤1例

2016-09-06 07:17陈光文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胰腺

路 涛,蒲 红,陈光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 610072)

罕见原发性胰腺浆细胞瘤1例

路涛,蒲红,陈光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72)

图1 髓外浆细胞瘤MR示胰颈部外生性长T1稍长T2信号肿块,肝尾状叶受压,与腹主动脉、腹腔干紧贴,与右侧膈肌脚分界不清,增强后呈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 A.T1WI;B.T2WI;C.动脉期;D.静脉期

患者男,56岁,因“活动后胸背部疼痛不适20余天”入院。入院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胰腺水平腹腔干偏右侧低弱回声团。MR检查示胰颈后份见一5.1 cm×3.8 cm长T1稍长T2信号肿块,突出于胰腺轮廓外,肝尾状叶受压,与腹主动脉、腹腔干紧贴,与右侧膈肌脚分界不清,增强后呈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图1)。考肿瘤性病变,于全麻下行“胰体尾切除术及肠粘连松解术”,术中见胰体处直径10 cm左右包块,质硬,与腹腔干左侧、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及脾静脉紧密粘连,边界不清,无明显活动度。病理及免疫组化:CD138(+),Kappa(+),Vim(+),CD38(-),Lambda(-),符合浆细胞瘤诊断。对患者术后行骨髓穿刺,结果为正常骨髓象,血清蛋白电泳及尿本周蛋白电泳均无异常。

讨论髓外浆细胞瘤少见,且大部分为多发性骨髓瘤的一部分。原发性髓外浆细胞瘤少见,不伴骨髓的病变。髓外浆细胞瘤的诊断需在髓外发现单克隆浆细胞的浸润,依靠免疫组化检查发现单克隆Kappa或Lambda轻链、重链或浆细胞标志物。虽然髓外浆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组织或器官,但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上呼吸道黏膜下淋巴组织,其次是脾、淋巴结、肝脏和肾脏,发生于胰腺非常少见。本例患者缺乏多发性骨髓瘤的证据,为原发性胰腺浆细胞瘤。胰腺浆细胞瘤多位于胰头,引起梗阻性黄疸和腹痛,超声常表现为较正常胰腺实质不均匀低回声团块,CT表现为分叶状实性低密度肿块,伴均匀强化,MRI表现鲜见报道。本例为原发性胰腺浆细胞瘤,其MRI表现为长T1稍长T2信号肿块,增强后动脉期为轻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为进一步中度不均匀强化。

本病需与胰腺癌、淋巴瘤和转移瘤鉴别。胰腺癌较多见于胰头,CT平扫为等或低密度,MRI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正常胰腺实质明显强化,而胰腺癌为乏血供肿瘤,仅轻度强化,另可见远端胰腺萎缩、胰管、胆管扩张、侵犯血管及淋巴结、肝转移等征象。胰腺淋巴瘤非常少见,可表现为局部边界清楚的肿块,轻度均匀强化或累及整个胰腺的浸润性生长,类似胰腺炎改变,胰腺周围通常可见肿大淋巴结,并可有全身弥漫性淋巴结肿大。胰腺的转移瘤可为局灶性、多灶性或弥漫受累,影像表现与原发灶类似,并可见原发灶及其他多脏器的转移。

Primary pancreatic plasmacytoma:Case report

Pancreas;Plasmacytoma;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关键词] 胰腺;浆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10.13929/j.1672-8475.2016.08.016

R735.9;R445.2[文献标识码] B

1672-8475(2016)08-0517-01

路涛(1981—),女,四川成都人,硕士,主治医师。

E-mail:345248302@qq.com

2016-06-06

2016-06-22

猜你喜欢
磁共振成像胰腺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桑椹提取物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胰腺组织的损伤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氙同位素应用及生产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