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数据描绘未来蓝图

2016-09-06 11:44陈昕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6年24期
关键词:公共资源

文|本刊记者 陈昕

回首2016,继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后,大数据带来信息技术领域又一次创新浪潮。过去的一年里,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并带来了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2016年,大数据也在建筑行业有了更深入的融合应用。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移动上网、移动办公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件事。而在这一过程中,无形中产生了很多数据,包括日常通讯中的通话、微信、短信等数据信息;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内存储的健康数据信息,以及GPS定位仪内存储的地理方位、活动轨迹等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如“空气”般无处不在。可以说,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可以改变人们观念,推动产业、科研、教育、家庭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变革,并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大数据支撑大未来

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将达到约400亿TB,将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成为新的重要驱动力。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数据中心。未来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将超过50%,到2020年中国的数据总量将占全球数据总量比例的20%,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有望达2万亿元。

纵观全球,很多国家在若干年前已经陆续发布了大数据战略和国家计划。美国在2012年出台《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将大数据上升为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国家战略。英国在2013年出台了《英国数据能力发展战略规划》,投资1.89亿英镑,提高大数据的采集、分析能力。2013年,澳大利亚发布了《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推进大数据的分析应用,与其他政策和技术协同以及为公共服务领域变革。日本和韩国也分别制定、颁布了《创建最尖端IT国家宣言》和《第五次国家信息化基本计划》。可见,发达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意义,并将开发运用大数据作为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和大数据安全。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纲要》明确,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在未来5至10年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纲要》部署三方面主要任务。一要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宏观调控科学化,推动政府治理精准化,推进商事服务便捷化,促进安全保障高效化,加快民生服务普惠化。二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发展大数据在工业、新兴产业、农业农村等行业领域应用,推动大数据发展与科研创新有机结合,推进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形成大数据产品体系,完善大数据产业链。三要强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支撑。

2015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不久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大数据领域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的通知》下发。《通知》明确了相关专项建设的目标、内容和重点,将围绕大数据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两个维度,组建13个国家级大数据实验室。《通知》明确专项目标,未来2-3年,将建成一批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为大数据领域相关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通过建立和完善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平台,集聚整合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动力支撑。

与此同时,我国也积极推进大数据创新能力建设,通过成立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相关机构,围绕大数据的信息安全、相关计算分析等多个方面,促进大数据战略的创新发展。

2015年9月18日贵州省启动我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设工作,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将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成为全国数据汇聚应用新高地、综合治理示范区、产业发展聚集区、创业创新首选地、政策创新先行区。

大数据引领建筑行业变革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大数据在行业中的应用也遍布“各个角落”。以一个建筑物为例,目前一栋楼在建筑阶段大概能够产生10T的数据,如果到了运维阶段,这个数据量还会更大。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概有50万个甚至60万个项目产生,因此建筑行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具有海量数据的行业,而这些数据散落在各个不同的政府部门、施工现场等。如果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归纳吸收,可以发现数据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行为数据,一类是内容数据。

在项目的各个参与方中存在着项目内容数据,这些数据是项目建造过程中经常会利用到的,比如成本估算、项目结算、审核数据等;一些针对数据的增值应用,比如项目过程数据会被很多分包商作为商机进行利用。除了这些内容数据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数据以前由于技术手段很难捕捉到,即行为数据。在项目建造过程中,项目相关参与人员行为的数据、企业参与项目的企业数据、资金在项目中的流动数据,包括项目建造材料、模型等一系列数据等在以前都很难捕捉到,更不用说各个部门之间的联通,所以对于企业、人员、资金的数据以前很难进行处理。现在由于整个行业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数据得以在政府的各个部门中流动起来,为追寻行业的行为轨迹创造了条件。

与此同时,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在为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新思路。大数据的应用将推动传统的纸质招投标向全过程电子化、信息化转变,实现绿色招投标。大数据可以帮助招标人查找到类似项目的招标方案、评标方法、合同条件等内容;还可以提供相关标的以往的合同条件及当前的各种报价和造价信息,方便了解市场状况。大数据还能够推动招投标由流程服务延伸至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及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从而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为了进一步深化大数据在招投标领域、工程建设领域的创新应用,离不开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应用大数据首先要有丰富可用的数据源,否则就是无米之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3号提出,2017年6月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则统一、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监督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基本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电子化。目前已经有很多交易中心应用了电子化交易平台,但在标书文件的数据化、评标过程的数据化,专家行为的数据化等方面还非常薄弱。造价站电子备案系统只记录了项目备案的基本信息,但备案信息的完整度,结算文件的数据化还非常薄弱。因此要想数有可用,需要将一切交易都在线化、一切业务数据化。

以贵州省为例,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统一规则体系,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创新监管机制,贵州省紧密围绕《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及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试点相关要求,采取“汇聚平台、消除体制羁绊,联通资源、打破时空限制,用活数据、融通信息孤岛”方式,逐步形成了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一张网络覆盖、一套流程交易、一个规则主导、一库专家共享”的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

广东省也于2016年初出台《广东省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施方案》,明确要求2016年6月底前,完成广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依托有形场所向以电子化平台为主转变,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一门式、一网式”办理。

除此之外,大数据还可以帮助建设方便捷地了解市场并合理确定自身需求。对于结构复杂、专业交叉施工多、施工难度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方可以通过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以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工程模型,并通过大数据技术了解人员、设备、材料等要素的市场行情,优化设计方案,在设计之初就在成本、质量、工期、安全和环保等目标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减少合同履约阶段人、材、物的浪费和延误工期的损失。

利用大数据还能够构建诚信体系。通过大数据降低招标成本,增大违法行为被查处的机会;通过大数据扩大监督主体,从政府监督到社会监督、媒体监督;通过大数据增大失信成本,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罚的机制。

猜你喜欢
公共资源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及体制机制创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公共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盆景乎?风景哉?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论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的网络安全与防范对策
全省公共资源首季交易总额2351.5亿元
云南省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标准化工作
广东:基本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系统项目
不能简单将高校资源变为公共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