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研究

2016-09-06 07:25宋岱岳张聪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研究

宋岱岳 张聪

摘 要:在社会形势日益复杂化的今天,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问题越见凸显,多种多样的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大学生所面临的思想问题,同时创新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而增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7-120-2

0 引言

随着社会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级领导和部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迫切。文化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形式之一,对其存在的问题、相对应对策建议的研究成为必须为之的内容,同时对文化载体建设进行研究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1 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载体存在的问题

1.1 物质类文化载体缺乏文化内涵

当前,高校物质文化载体建设日益优化,大多数高校在进行校园建设时,都会通过较为细致地调查,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计精致有序的校园布局。但大学校园建设在除了满足教师和学生最基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之外,更需要的是施教者通过精心地设计和创新性地创造,从而对其进行规划。当前,一些大学校园建设只是单单的追求高大上的建筑,而缺少了必须存在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这样就不能彰显本校所独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

1.2 精神文化载体建设不被重视、教育功能难以彰显

目前来看,部分高校精神文化载体建设不被重视,对学生所起到的作用也不显著。校园文化中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不够突出,崇尚科学、崇尚创造、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和人文关怀精神还没有形成学校的核心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路径不够畅通,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还不强。

1.3 文化活动载体作用不够突出

文化载体体现的特点是娱乐性强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足。在现在的校园里,绝大部分的学生是扮演着观众的角色,因为多数的校园文化活动都是由那些有特长的学生参与,而这些学生也只占少数,这就致使了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的降低。而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可以观看网络娱乐节目,从而使他们对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没什么特别的兴趣,进而参与率也会降低。

1.4 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造成冲击

我国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各类文化价值都容易侵入大学生的头脑,特别有些大学生通过网络逐渐对某些消极文化具有了认同感。新兴网络文化载体迅速发展,传统文化载体有被取代的趋势。

2 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高校要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加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学术文化、网络文化及传播体系建设。

2.1 精神文化建设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融入校园文化、融入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教育、融入网络新媒体建设、融入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学生培养全过程。丰富校风建设内涵,继续推进校风建设工程,强化校风在人才培养和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加强全校师生自觉参与校风建设意识,以校风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机关工作作风、教风、学风建设,树立学校良好形象。

2.2 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包含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景观建设。

2.2.1 完善文化设施建设

对现有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进行全面修缮,完善教职工活动中心、校园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场所的服务功能。加强图书馆、体育馆、档案馆、校史馆、教学楼等的建设与管理并积极开发文化教育功能,加快体育文化设施与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内涵。

2.2.2 加强文化景观建设

加强现有文化景观的维护,制定校园景观建设规划,建设若干与校园环境相融合、彰显校园文化精神与办学理念的标志性文化景观、雕塑等,建设开展特色园林、文化长廊工程,建设楼宇文化,实现审美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环境与人的和谐统一。

2.3 制度文化建设

2.3.1 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以章程建设为契机,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围绕“学术自由”和“教授治学”,全面系统地梳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制度体系,做到应建必建,科学规范,推进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

2.3.2 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确立“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规范管理制度和办学行为,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校园管理环境。坚持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政务公开载体的效能;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校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营造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氛围;保障教职员工对学校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畅通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推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2.3.3 完善学校典仪制度

完善各类学术活动、文化活动、庆典等仪式规范,规范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学位授予、军训阅兵、校级表彰、文化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等重要典仪、大型活动的流程,使之特色鲜明、富于内涵,品位高雅,彰显育人功能。

2.4 行为文化建设

广泛开展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学习讨论和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加强自律,树立正视名利、甘为人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意识。定期举办“师德论坛”,定期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加强学风建设,不断增强广大师生学术道德和学风修养的自律意识,把科学道德和学术诚信观念内化为师生的坚定信念,外化为主动学习和科学探索的自觉行动,完善学术道德惩戒和学术评价机制。同时从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和培育文化活动品牌等方面进行行为文化的建设。

2.5 学术文化建设

打造学术文化品牌,创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持续举办青年博士学术论坛,力争实现两个学术文化品牌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营造学术文化氛围,鼓励以学科点为基础,开设独具特色的系列学术讲座,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深入融合;加强校际间沟通合作,进行资源共享,建立网络学术讲座课程,发挥讲座课程的影响力,提高师生的参与度。加强学术团队文化建设, 建立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增强学术团队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学报的载体作用,引导和促进学术研究规范建设,促进学术文化发展。

2.6 网络文化建设

2.6.1 加强网络文化载体建设

推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强综合性门户网站、专题性学术网站、主题性教育网站、互动性学生社区、移动性“两微一端”等校园网络平台的开发、完善与使用。依托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网络文化,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网络阵地,把握校园网络舆论的正确导向,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2.6.2 加强网络队伍建设

探索建立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学工、科研、人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推进网络建设、网络管理和网络评论队伍建设,形成专人负责校园网站管理、编审,专兼结合开展网络评论的工作格局,研究制订思想政治工作骨干、专家学者、优秀学生参与网络评论的机制办法。探索建立网络文化骨干队伍培训体系。

兼收并蓄,融合创新。文化就如一湾静水,需要不断注入源泉才能保持其生机,不断发生交汇冲锋才能产生涟滴,只有孕育出新的生命才能展现价值。大学校园文化要成为活水之源,就需加强文化联系,促进文化交流,加速文化融合,激发文化创造,与外国优秀文化广泛交流、博采众长。

参 考 文 献

[1] 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10[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

[2] 刘绍辉.论高校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2007.

[3] 邹晓青.高校校园文化载体建设的路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8).

[4] 李贺刚.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载体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