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指导护理对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效果影响

2016-09-07 02:38杨巧婷莫衬嫦郑惠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社区护理

杨巧婷 莫衬嫦 郑惠琴

[摘要]目的 探讨在社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开展上门指导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社区112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上门指导组和常规指导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上门指导组患者增加上门指导护理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功能恢复情况和对医护服务的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上门指导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NIHSS计分皆显著高于常规指导组(P<0.05)。功能康复情况优于常规指导组,对医护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指导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门指导护理可以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并提高其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社区;护理;脑卒中后遗症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2-128-03

脑卒中是一种十分危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其不仅死亡率高,且抢救成功后,患者仍会有较高的致残可能。目前,临床上将脑卒中患者病程分为三部分,即急性发作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从时间来看,此三个时期持续时间依次递增,且后遗症期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是患者终身,从治疗医疗服务层面来看,前两个时期主要在上级医院完成,而后遗症期则主要是在基层医疗单位完成。但有研究显示,相比于前两个时期,患者被动的接收治疗,患者在后遗症期,其主动参与的程度,更大的决定了治疗的效果。所以,基层社区医疗单位对于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笔者实践工作经验为基础,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在2014年10月~2015年4月间我社区内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112例中,开展了上门指导护理的病例对照研究,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2015年4月间我社区内的112例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本研究制订了如下纳入和排除标准:(1)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患有脑卒中,且因脑卒中急诊人院治疗,诊断符合相关标准;(2)患者现阶段病情基本稳定;(3)患者在入院之前,无其他严重疾病,除本次外,入选研究前三年内无抢救史;(4)其家庭有主要责任照顾者;(5)有医疗保险或合作医疗支持治疗;(6)患者家属知情同意。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上门指导组和常规指导组,上门指导组56例中有男36例,女20例,平均年龄(66.5±6.8)岁,其中脑梗死患者35例,脑出血患者21例,常规指导组56例中有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龄(67.2±7.0)岁,其中脑梗死患者36例,脑出血患者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疾病类型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指导组护理方法 常规指导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等。

1.2.2上门指导组护理方法 上门指导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上门指导护理项目内容,其主要包括:(1)以人户的形式,指导患者康复及患者主要照顾家属护理方法。解答其问题。(2)建立上门护理责任制,每一位患者由一位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进行随访式入门护理跟进,并建立随访档案,将每次护理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于档案内,并于患者家中保存,可供患者及家属查询及记录使用。(3)提供分阶段的上门护理内容,根据患者康复阶段的不同,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包括早期对于患者心理障碍的干预,稍后对于患者语言能力恢复情况的干预及对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干预,在这一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将患者主要照顾家属纳入体系,由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坚持完成对于患者的护理干预。(4)针对生活技能的专项护理,诸如大小便、淋浴、使用轮椅等,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康复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并在恰当的时间点,给与患者和家属技术支持。(5)饮食及生活习惯的干预,此项内容应贯穿整个护理过程,随时解答和纠正患者及家属在饮食等生活习惯方面的疑问和误区,降低脑卒中再发风险。上述干预周期6个月。

1.3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

1.3.1两组患者康复评分的比较 本研究使用《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Barthel指数)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计分法对患者在研究周期内的脑卒中后康复情况进行分析。此量表经标准化换算后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康复水平越佳。

1.3.2两组患者经过干预后功能康复情况的比较 本研究使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功能康复情况进行比较。包括自我照顾能力、转移能力、交流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四项。由于在干预前,无法准确测量量表中的项目,所以本研究以干预结束后的评分作为两组比较的依据。

1.3.3两组患者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本研究使用自制的《社区社区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及主要照顾家属进行调查,调查表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医护服务态度、医护服务内容及医护人员素质评分。经标准化换算后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对此项内容评价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过Epidata1.10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康复评分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NIHSS计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经过为期6个月的干预,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NIHSS计分均显著上升,与之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上门指导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NIHSS计分皆显著高于常规指导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经过干预后功能康复情况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6个月后,上门指导组患者使用FIM评分系统所得自我照顾能力、转移能力、交流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四项分值均显著高于常规指导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上门指导组患者及家属在对护理满意情况的评分中,医护服务态度、医护服务内容及医护人员素质三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指导组(P<0.05)。见表3。

3.讨论

有研究显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二,其中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因脑卒中而死亡,在抢救成功的存活者中,有接近75%的患者会致残。以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配置现状,脑卒中患者通常在病情稳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观察,功能恢复一定程度后,从医院返回社区,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社区看法属于三级康复体系中的第三级,也是与患者接触最多,时间最长的医疗服务单位。所以,社区医疗康复的能力,直接影响脑卒中后患者的康复质量。上门指导护理是一种主动护理方式,其具有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及更易引起患者及家属重视等优点,已在多种慢性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脑卒中后处于后遗症期的患者开展上门指导护理,让患者和家属可以更容易的接受到护理服务,同时使护理人员能够更直接更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及健康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后,上门指导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NIHSS计分皆显著高于常规指导组(P<0.05)。这首先说明了上门指导护理措施对于脑卒中后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这是一切卒中后护理康复措施的出发点和目标。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6个月后,上门指导组患者使用FIM评分系统所得自我照顾能力、转移能力、交流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四项分值均显著高于常规指导组(P<0.05)。根据相关研究显示,FIM量表是Barthel和NIHSS量表的一种具体体现,此结果则细化了患者各方面功能的康复效果。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上门指导组患者及家属医护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论为,上门指导护理可以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并提高其对于社区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社区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