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中职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卷编制及调查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为例

2016-09-07 03:21高恒宇高永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00内蒙古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牙克石050
黑龙江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交维度问卷

高恒宇,高永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00;.内蒙古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牙克石050)

研究与开发ResearchandDevelopment

西部地区中职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卷编制及调查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为例

高恒宇1,高永红2
(1.四川师范大学,成都610101;2.内蒙古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牙克石022150)

近些年我国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在国家的大力推广下,初中毕业后进入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就读的学生逐年增加,与此同时,中职教育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中,中职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依赖就是目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移动社交网络依赖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影响也更为广泛。结合中职学生特点,运用科学统计方法,设计合理有效的调查问卷,建立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题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此问卷在一所学校中实施调查,了解目前西部地区中职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题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卷编制;调查分析

1 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政策的大力支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在升学与就业方面压力的不断增加,社会舆论引导等因素使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看法逐渐改变。2014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98.3万人,同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相当,毕业生达577万人,就业率高达96.68%,中职在校学生已达1 960.2万人。

与如此巨大规模相比,目前我国关于中职教育的相关研究还存在关注程度不高、深入程度不够的问题。中职学校自身对于存在的问题缺乏重视,在解决问题上重表面效果轻根源分析,也是造成目前状况的原因之一。中职学生在经历、认知、心理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同龄高中生的特点[1]。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初中阶段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同时由于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心理方面多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目标不明确、自我意识不健全、表现欲望较强、容易形成小团体等[2]。这决定了中职学生有必要作为一个独立群体进行研究。

伴随现状而产生的问题就是移动社交网络依赖,事实上,有关网络依赖并非是一个新话题,相比成年人,青少年的心理成熟度、自控力等各方面还不健全,而且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网络依赖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更大。现阶段,网络依赖的主要对象已经由网络游戏转变为移动社交网络,在访谈中能够发现,中职学生因心理上不够健全、来自社会和家庭压力大、中职学校管理相对宽松等原因,表现出比同龄学生更加严重的问题。相比传统的网络应用,移动社交网络与日常生活结合更加紧密,对现实生活影响更大,虽然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普遍存在着依赖问题,但由于中职学生更强烈的认同感,更加渴望表现自己等心理特征,对移动社交网络的依赖也更加强烈。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有关于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题,国内外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供参考。有关青年人手机依赖倾向问题,有研究者提出过耐受性、强迫性、戒断性、联结性、冲突性五个维度[4];也有人在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中提出过戒断性、社会功能、生理反应三个维度[5];在研究手机依赖与孤独感的相关性中,选用了失控性、戒断性、逃避性、低效性四个维度的观点[6]。而国外Brenner对于互联网使用时间和依赖程度的关联性分析[7]和Davis提出的病态互联网使用的认知——行动模型[8]等早期研究也有一定参考价值。近年来Rosen在他的著作《iDisorder》一书中详细对因网络依赖产生的交流障碍、强迫症、注意力缺陷等症状进行了描述与研究,对于这一问题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新思路[9]。不过以上的研究第一是部分研究缺乏足够的数据分析和统计,也没有足够完善的模型,参考性有限;第二是没有针对中职学生进行的研究,忽视了这个庞大的群体;第三是没有针对移动社交网络进行的研究,移动社交网络依赖是近些年才产生发展的,它同网络上其他内容(例如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的依赖有着不同的心理根源,自然应该分开研究。因此,本研究将针对性的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补充与完善。

3 评价指标设计

本研究评价指标主要基于过去有关网络依赖、手机依赖等调查的内容,结合对中职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进行问卷设计,进行一轮预测试,对测试的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找出表述中职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依赖程度的主要影响要素,再据此整理设计出信度效度可靠的评价模型。利用此模型对更大范围的中职学生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一方面验证模型的可靠程度,另一方面统计数据可以用于评价中职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题现状。

本次测试选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进行,该校建于1965年,前身为内蒙古根河林业学校,1987年更名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位于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所在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牙克石市,属于呼伦贝尔市直属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共开设电气运行与控制、机电技术应用等10多个专业,每年计划招生约300人,学生主要来自于大兴安岭林区各林业局所在乡镇的初中毕业生和社会青年,是较为典型的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3.1前期调研

本研究综合前人研究的问卷内容,结合访谈结果,共设计76道问题,综合各种分类模型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使用社交网络时获得的喜悦感、认同感、满足感;失去社交网络的影响;使用时间与场合;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对现实世界的认同障碍;等等,至于这些方面是否能够较好描述移动社交网络依赖,维度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可以删除或合并,可以通过参考预测试结果进行调整。

3.2预测试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各专业共35名(男21名,女14名),发放问卷35份,回收35份,回收率100%。

平均年龄:17.2岁(标准差=1.33)。

调查方法:在教师的配合下,于上课时间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

调查时间:2015年4月。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所在学年);有关移动社交网络依赖的问题43个(李克特五点量表按1-5计分)。

3.3预测试结果与数据处理

测试信度:利用SPSS可靠性分析,得到Cronbach's Alpha为0.973(公式为á=(n/n-1)(1-∑Si/St),á为信度系数,n为测验题目数,Si为每题各被试得分的方差,St为所有被试所得总分的方差),可知因题目数量较多使得n值较大,因此问卷信度很好。且未有删除后信度系数可以明显提升的题目,可知在信度检验部分,各题目均信度良好。

预测性因子分析方法:抽取方法为主成分法,分析方式为相关性矩阵,抽取特征值大于1因子,旋转方法为Promax(Kappa=4,最大收敛迭代次数=25)。

结果分析:在计算结果中,首先观察描述统计量表格,除去天花板效应的题目2道(均值>3.5且标准差<1),具体题目为“我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络和他人交流”“我觉得社交网络不能够完全替代面对面的交谈”;除去地板效应的题目2道(均值<2.5且标准差<1),具体题目为“失去了社交网络,我将无法正常生活”“为了维护我在社交网络上的形象,我不惜通过欺骗手段来实现目的”。去除题目后对剩余39道题的数据再次进行分析,观察模式矩阵,本次处理去除因子负荷较低的题目(各成分因子负荷量均<0.4,与单一指标相关性不够显著)和因子负荷不单一的题目(有两项因子负荷量过大,说明观测指标的单一性不够),经过以上处理后,Cronbach's Alpha保持在0.971上,即使用剩下的题目仍能够保证一定的测试信度。最终剩余题目32道,在模式矩阵分为5个成分。具体模式矩阵如表1所示(因子负荷量已按由大到小排列,每个成分主要负荷的相关题目已经标出)。

因子间相关性矩阵如表2所示。

表1 中职生移动社交网络依赖调查问卷因子分析的模式矩阵Tab.1 Vocationalschoolstudents'mobile social Interne t dependence questionnaire factor analysismodelma trix

表2 五个主成分间相关性矩阵Tab.2 Correlation matrix among five main components

可以看出,因子间相关性维持在0.3~0.6的范围,因子间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虽然因子间有一定相关,但最大相关系数仅为0.587,仍在可以接受范围内。

4 评价维度选择

基于预测试结果,综合考量模型复杂度、拟合程度与可解释性。对于预测试结果中体现的五个成分解释如下。

成分1题目内容主要与精神上的依赖和失去社交网络的影响等方面构成,可以命名为“精神依赖”维度。具体题目包括:如果离开了社交网络会觉得失落与不安。无法想象没有社交网络的生活。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会首先想到在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上寻求帮助。因为在意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做其他事都无法集中精神。如果出门发现忘记带手机了,我会回家去取。总是频繁查看社交应用,确认是否有新的信息。共计9个问题。

成分2题目内容主要反映网络上的交流对于使用者心理的影响,可以命名为“社交焦虑”维度。具体包括:等不到对方的回信,会觉得不安。如果给对方发了信息,因为很在意对方有没有回信而频繁查看社交应用。一直都没人给自己发信会感到不安。查看社交应用时,如果一条新信息也没有,会有寂寞的感觉。共8个问题。

成分3题目内容主要反映使用社交网络时长方面的内容,可以命名为“使用时长”维度。具体包括:半夜12点后,仍然会使用1小时以上的社交应用。因为长时间使用社交网络,睡眠时间变短了。一旦开始浏览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就很难停下来。连续使用社交网络应用的时间会超过1小时。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会比自己最初预想的长。共7个问题。

成分4题目内容主要反映不同场合下使用社交网络方面的内容,可以命名为“使用场合”维度。具体包括:吃饭的时候也会浏览社交网络上的内容。上课的时候如果收到来自社交网络信息,会立刻打开查看。上厕所的时候也会带着手机浏览社交网络上的内容。上了公交车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机拿出来。和他人对话的时候,会一边说话一边浏览社交网络上的内容。共5个问题。

成分5题目内容主要反映因使用社交网络对于现实生活中面对面交流及人际关系的影响,可以命名为“对面对面交流的影响”。具体包括:觉得面对面交流要比在社交网络上交流困难。相比在社交网络上交流,觉得面对面对话很麻烦。朋友和家人之间的交流,在社交网络上比面对面更多。共3个问题。

可以看出,以上五个评价维度同其他相关研究中选择的维度有相似之处(见本文综述部分),但并不完全相同。基于预测试得出的五个评价维度,在AMOS中设计出结构方程模型,如图1所示。在之后的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可以在AMOS中使用这个模型来检测模型的拟合程度。

图1 中职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题的结构方程模型Fig.1 Vocationalschoolstudents'mobile social Internet dependence structuralequationmodel

5 调查实施

利用上面得出的模型进行更大规模的测试,在检验模型的同时,测量中职学生的移动社交网络依赖情况。同时在测量中增加使用时长和移动社交网络依赖自觉性两个问题,用以结合统计数据结果来评价目前中职学生群体的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题。

5.1正式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共142名(男79名,女63名),发放问卷142份,回收142份,回收率100%。

平均年龄:17.0岁(标准差=1.29)。

调查方法:在教师配合下,于上课时间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

调查时间:2015年5月。

调查内容:个人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学年,专业);有关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题的评价模型中五个维度共32道题;学生自己填写平均每日使用的时长(以小时为单位);有关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依赖自觉性的问题(分为没有依赖、自己也不清楚,有一定依赖三个选项)。

5.2测试信度与模型拟合

测试信度:利用SPSS可靠性分析,得到Cronbach's Alpha为0.972,且未有删去可显著增加信度系数的题目,可知测试整体信度良好。

高阶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将数据导入AMOS进行高阶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卡方为628.753,自由度为459,相对卡方CMIN/DF=1.254,按照通常标准(大于2或3时,保守使用就要拒绝该模型),该模型可以被接受。残差均方根RMR=0.061(数值越小拟合越好),RMSEA=0.029(一般认为RMSEA<0.05即表示模型拟合良好)。剩余指标中,CFI=0.0985,TLI=0.984,IFI=0.985,虽然NFI、RFI、GFI未达0.9,但一般认为样本量大于1 000时,NFI、RFI等Baseline Comparisons指标才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样本量小于500时,SRMR指标为最合适的指标,其他拟合指标表现较不稳定。对SRMR进行计算得到SRMR=0.0421(一般认为SRMR<0.05则模型肯定正确)。综上所述,本次调查因样本量较小,因此在主要参照指标SRMR,RMR,RMSEA均指示模型拟合良好的情况下,认为假设的模型正确。

5.3测试结果的分析

全体学生平均总分达到97.4789,平均使用时间达到1.75h,以使用时长和人数绘制柱状图,如图2所示。

图2 中职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时长Fig.2 Vocationalschoolstudents'usage duration ofmobile socialnetwork

以自觉性为分组变量对整张问卷总分和时长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图2及表3可以看出,认为自己没有产生依赖的学生总分和使用时长均低于全体样本的平均值,这部分学生在全部学生中所占比例最大,可以认为他们仍处在正常使用社交网络的阶段。不清楚的学生比例占到约1/3,这部分学生总分均值已经接近整体平均水平,但使用时长已经超出平均水平,推测有部分学生感觉自己每天花费很多时间在社交网络上,但并没有认为达到依赖的程度,自己并没有比其他同学更多的使用社交网络,即认为自己处于一种大众化的状态中。剩余大约1/4的学生已经感觉到自己对于社交网络有一定的依赖,他们平均使用时长和问卷得分均明显超过整体均值,且通过图表可以看出有少部分学生每天使用社交网络达到3h、甚至4h,已经对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影响,超过了在社交网络上获取和分享信息的必要限度,必须采取一些办法帮助他们摆脱对于移动社交网络的严重依赖。

表3 根据自觉性分组的总分及时长T检验结果Tab.3 Totalpoints anDduration of T-test results groupeDin accordance With consciousness

综上所述,在目前中职学生群体中,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题明确存在并且到达一个不可忽视的程度,学校和教师应当积极关注此问题,在学校生活中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移动社交网络。

5.4男女间差异

表4 以性别进行分组的总分及各维度T检验结果Tab.4 Totalpo ints anDdimension of T-test results groupeDin accordance With gender

在SPSS中以性别为分组变量对整张问卷总分和五个维度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置信区间百分比=95%),结果见表4。

可以看出在总分上,男女总分均值相差大约10分,且差异显著。证明中职学校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对社交网络产生依赖。维度1、3、4均体现出女生比男生在精神依赖、使用时长和适用场合方面依赖性更强。维度2与维度5的sig均大于0.05,表明在社交焦虑维度和对面对面交流的影响这两个维度上,男女并不能体现出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也支持了青年人群中,女生比男生具有更多的学业压力和负面情绪观点,具体原因可以解释为女生会因为体验到较多的压力、孤独等负面情绪便会倾向于利用手机去构建自己的社交圈,同外界保持联系,在社交网络中释放压力,同时寻求帮助。因此,女生会更多更频繁的使用社交网络并且在精神上产生更多依赖[10]。

5.5年级间差异

在SPSS中以年级为分组变量对整张问卷总分和五个维度的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sig均>0.05,可知中职学生对于移动社交网络的依赖程度与年级无明显相关性。关于原因分析,可能是由于学生接触移动社交网络较早,在中职学校就读期间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使用习惯。此外,年级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认知能力和知识建构水平等方面,同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关联不大。

5.6各专业间差异

由于调查群体中,各专业的男女比例差异太过悬殊,同时考虑到上面的统计结果中,男女学生之间依赖程度差异显著,在此种情况下,无法得到有效可信的统计结果,因此这部分未进行计算分析。

6 结论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目前在中职学生这个群体中,确实存在一定的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题,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不可忽视的程度,而原因既包括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大环境,还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对这类问题缺乏相应观察和引导这类客观原因,同时也与目前中职学生群体自身特点和社会对于这一群体的认知等主观因素有关。改善这一问题应当立足于客观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为平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同努力。

同时,本研究发现,女生相比男生对移动社交网络依赖程度更深,而年级则与依赖程度相关性不强,中职学校可以以此结论为参考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通过提供心理咨询、更多组织集体活动等途径,让学生有更多的方式释放压力,降低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学校在注重教学水平的同时,应当更加积极的肩负起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

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构建了中职学生移动社交网络依赖的相关评价模型,并对中职学生目前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题的现状做出了分析,本研究得出的评价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相关问题,在日后进行深入研究时可以直接使用,例如本研究后续计划研究学生的家庭背景同移动社交网络依赖之间的关系以及移动社交网络依赖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这些研究中可以直接应用本研究的模型,简化过程,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本研究对于其他用户群体的移动社交网络依赖问题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黄莉.中等职业教育现存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赖晓红.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3]夏虎.移动社交网络结构和行为研究及其应用[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4][10]刘雪.青年人社交焦虑、应对方式和手机依赖倾向的相关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5]徐华,吴玄娜,兰彦婷,等.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01):26-27.

[6]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01):66-69.

[7]V.Brenner.Parameters of Internet use,abuse,anDaddiction: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survey[J].PsychologicalReports,1997,(80).

[8]R.A.Davis.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1,(17).

[9]Larry D.Rosen.iDisorder:Understanding Our Obsession with Technology anDOvercoming Its HolDon Us[M].Palgrave Macmillan Trade;Reprint edition. 2013.

Questionnaire establishment anDinvestigation on mobile social Internet dependenc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 l students in western regions --a case study of the Greater Khingan Forestry School

GAOHeng-yu1,GAOYong-hong2
(1.Sichuan NormalUniversity,Chengdu 610101,China; 2.InnerMongolia Hulun BuirRadio&TVUniversity,Yakeshi022150,China)

In recent years,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a lot,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country,the number of students enter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safter graduating fromjunior high school increases by years,at the same time,vocational education also hasmany probl ems,among which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mobile social Internet dependence is a prominent problem,psychological status anDeveryday life of students are linkeDclosely with broader impacts.CombineD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 s to design reasonable anDeffective questionnaire with scientific statisticalmethods,establish structural equationmodel ofmobile social Internet dependence issue,anDtake advantage of this questionnaire to survey in the school,so as to understandcurrent issues ofmobile social Internetdependenceofvocationalschoolstudents in thewestern regions.

Secondary vocationaleducation;Mobile socialnetwork;Internetdependence;Questionnaire;Investigation anDanalysis

B844.2

A

1674-8646(2016)03-0004-06

2016-01-16

课题项目: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教学重大改革和发展项目“基于TQM的开放大学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研究”(IMRTVU-IESR1204)

高恒宇(1991-),男,内蒙古牙克石人,硕士,从事网络教育方向研究;高永红(1967-),男,内蒙古牙克石人,硕士,教授,主要从事远程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相关研究。

移动社交网络来源于社交网络,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最早起源于e-mail,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国内主要是以微信、微博、百度贴吧等网站和应用为基础,包括新兴的豆瓣、知乎等新型社交平台在内,共同构成了以相互分享信息为主要目的的社交群体的一种新形态。国内社交网络的规模近年来一直保持迅猛增长势头,目前用户规模已经超过5亿。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爆炸式增长。更加自由的互联网使用形式、新的位置服务、语音和影像服务、个人信息跟踪统计等独特功能使得移动设备在社交网络方面表现非凡,甚至出现了微信这种基本上完全基于移动设备的社交网络应用。在短时间内,我国社交网络便大规模的转移到移动设备上。而移动设备自身的特征也使得人们的生活与社交网络联系的紧密程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3]。

猜你喜欢
社交维度问卷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问卷网
光的维度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