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初探

2016-09-07 18:01戴伯秋刘晓寒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改革

戴伯秋 刘晓寒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为切入点。专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为内涵,能否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是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者及教育管理者的一次深刻变革。

【关键词】 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01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同时具有超越性、主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创业教育则更有实践性,要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关键在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而这一关键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互为依托,相互支撑,因而这是高教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需要认真研究探讨。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必要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随科技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类型,现代应用型本科教育一般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价值取向趋向行业性;二是培养目标体现应用性;三是课程设置体现复合性;四是培养过程体现实践性;五是人才培养评价体现多元化。这些特征无一不指向应用型本科教育必须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因而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必须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来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一系列改革。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的原则。

(二)以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前提的原则。

(三)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根本的原则。

(四)坚持政校企合作的原则。

(五)坚持提高学生能力的原则。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目标

(一)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二)形成创新创业管理机制。

(三)形成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

(四)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任务与具体措施

(一)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全面贯彻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发挥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核心,以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为载体,以新创业能力提高为关键的创新创业教育新理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鼓励大学生开展各类创业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学校特色的创业教育理念。

(二)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机制,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创新创业孵化中心、改革研究中心等组织机构,并制定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度,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提供保障:《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学生校内创业奖励办法》、《学生休学创业暂行规定》、《专利发明奖励办法》、《课题申报奖励办法》、《弹性学分制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创新创业课学分计算办法》、《课外创新学分确认与计算办法》等。

(三)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元素。依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人才评价标准,细化创新创业素质能力要求,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对接创新创业教育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一是对接各专业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使专业设置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三是在专业教育中融会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讲座或课程形式,启发学生将创新创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专业内涵,并在专业基础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四是进行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在目前互连网+各行各业的形势下,学校的公共通识课,选修课实可实现慕课在线学习,特别是一些优质课通过信息化处理后实现网上共享,网上在线学习。五是探索以创业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调整新机制。探索建立政校、校校、校企、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六是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推进教学与科研创新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如:可在电子信类专业,将学生科研创新发明等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可在财经商贸类专业中,着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构想、计划书撰写、项目实践推广等创新创业能力。

(五)改革学籍管理制度试行弹性学分制为创新创业开辟空间。一是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根据各专业情况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在我校现有的以课外学分机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二是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三是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四是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五是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

(六)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成立创新创业教研室,同时选聘一批富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管理人员、成功企业家、成功人士和政府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二是各二级学院院长要用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作为全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要有一名专职副院长负责创新创业管理工作,每一名辅导员及专业教师要把创业教育工作作为本职工作内容之一。

(七)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1、创建学生参与科研创新训练的机制。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强化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在有条件的专业,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专业培养计划,设立相应学分,提供实验室开放环境,指导学生参与创新科研训练,吸引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2、创建各类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成立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学校提供场地和主要设备,配备创业与就业指导专职人员,建立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基地和校内创业基地,为全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各专业主要依靠实验实训中心,为相关专业学生进行各类科研开发、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提供支持。3、依托社会开展各级各类创业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广泛开展各种创业实践类活动,如:大学生创业调研、创业校友访问、创业团队孵化等。可适当将学生创业实习时间融入到课程实习和专业实习中,推动大学生的创业实践。4、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教育的作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科技节活动、挑战杯竞赛、学科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社团活动,通过第二课堂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实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自由交流,在全校形成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史秋衡,王爱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21)

[2]钱贵晴.创新教育概论[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3]潘懋元.分类、定位、特点、质量[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2).

[4]王前新,刘欣,喻永庆.国际视野下的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模式[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改革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