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6-09-07 17:32陈蕾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质疑自主合作

陈蕾

【摘 要】 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会使人受益一生。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是打开小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本文就此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 兴趣;自主;合作;探究;质疑;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阅读是小学生了解自然与社会、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方式,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打开小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教育家们发现,儿童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让学生变聪明,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语言知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只有当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本面前,细细地品读,深入地思考。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将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我将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论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因。只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营造学习氛围。《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应采取多种手段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必要时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新旧联系,以便他们借助已知去预测未知,形成自主的学习意识,积极、能动地进入阅读。让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真正的实现由“要我读”为“我要读”,为以后高年级的阅读铺平道路。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创设情境开展竞赛、电教手段等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下面我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1》为例,作进一步的阐述。

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燥无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识字1》是以春天为主题编排的识字课,共由8个描写春天的四字词语组成。因为刚过完寒假,学生对于课堂的集体学习还需要适应的时间,如果学生仅仅凭借不算多的生活经验,是很难理解文中的四字词语的,如果光凭书中静止的图画和文字,也很难吸引孩子的眼球。我了解到孩子的这些认知情况后,每一个词语用一张图片或一个小动画的课件形式向学生呈现,并创设情境:“同学们,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但我们北方的春天来得很晚,今天这节课,老师领着同学们早早地去找春天,好不好?”当课件出示图片时,我高兴地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说出了自己从图片中看到的各种景物,我相机用优美的语言点拨、描述并板书“柳绿花红、百花齐放”。接着欣赏动画,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我相机板书“莺歌燕舞、泉水叮咚、百鸟争鸣”。紧接着继续把学生带入情境:“孩子们,找到春天吗?为什么大自然会这么美?”紧接着引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就这样,《识字一》的内容就在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可见欣赏中出示了,学生也对词语的意思有了感性的认识,这些画面的出现将是学生理解和积累这些词语的基础。

二、自主阅读,渗透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鼓励质疑,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出适合学生质疑的轻松和谐的环境,激发质疑兴趣,让学生敢思、敢问,乐探究。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摒弃疑虑,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能提出问题,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

2、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学生要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创设情境,唤起质疑欲望。

(二)合作探究,提高自主阅读质量

开展合作探究性阅读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更多地关注阅读过程,从而提高阅读质量。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呢?

首先,可以以主题引导,这个主题可以是关于文章内容,可以是对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考证,也可以是就某个思想观点进行争论,还可以小到对于某个字、某个词、某个句的研究。

其次,可以以问题引起学生探究。这个问题可以是课本中提出来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来的导向性问题。如《童区寄传》一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提出探究性的学习课题:区寄只是一个小孩,他是凭借什么战胜凶恶的强盗的?区寄表现了哪些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品质?文章是如何体现的?这样就激发学生去主动阅读课文,教学效果相当好。

总之,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大纲的要求,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问题,多求异,少求同,敢于标新立异,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还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插上探究的翅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质疑自主合作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