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2016-09-07 17:36张书喜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钱学森语文课程习惯

张书喜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敢于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使学生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需求。如,我在教学《鞋匠的儿子》时,让学生找出文中参议员态度的变化的词语,让学生说,参议员的态度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变化。然后,让学生模仿林肯的语气到台前表演。表演结束后,让学生对同学的表演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价,并且现场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学生对林肯现场采访,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情绪高昂,纷纷质疑,在实际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质疑的热情。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和现在的一般语文课堂中,学生常常都是在教师的牵引下,完成对文本的学习,学生根本没有自由的空间,更谈不上自己的见解和质疑。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没有得到落实。我在教学中将质疑贯穿整个阅读教学之中。如教《姥姥的剪纸》时,学生读完课题后,我就让学生根据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质疑、探究,在学习结束后再一次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逐步培养学生质疑习惯。

学生明白质疑的重要性,也基本养成了质疑的习惯,但如何提高学生质疑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合理、高效的质疑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根据学习过程,落实质疑时间。当学生刚接触一篇课文时,头脑当中会出现许多问题,这时,我们就应找准机会,让学生适时提出问题,比如,学习《钱学森》这课时,让学生说出读了课题,你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你对钱学森有哪些了解?从而学激发学生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让学生在精读时再次质疑,提出相应的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去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如教学《钱学森》,当学生学到钱学森的语言时,学生提出他为什么这样说?让学生将学的情况在小组交流,从而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在理解过程中质疑,能引导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进行主动的探究,克服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人人都可以提问,人人都可当老师,互问互答,形成良好的质疑解疑的氛围。

2.寻找合适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及时质疑,那对产生的问题我们应如何解决?在实际教学中,最好的途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问题得到解决。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如果小组内不能解决,可以通过搜集资料的方法,通过采访、访问等途径解决。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寻找适合自己和需要解决问题的实际的合适途径加以解决。

3.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学会倾听,既是一种礼貌,更应是一种习惯。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可以提高我们每一个人的质疑水平,因为每一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也不一样。“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反思自己的所得所缺,你必将受益无穷。

4.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产生了问题,思考产生了答案,如何把自己的见解准确的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平常加强训练,让学生尽量能把心中的内容较为准确的表达出来,长此以往,一举两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钱学森语文课程习惯
钱学森
钱学森:四菜一汤就挺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钱学森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