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赤心为乡亲

2016-09-09 06:03张佳蕊
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乡亲乡亲们文明

◎张佳蕊

一颗赤心为乡亲

◎张佳蕊

满村的老旧房屋破烂不堪,遇到刮风下雨村道就成了“水泥”路,背着几辈子也还不清的外债,邻里间总有吵不完的架……曾几何时,这就是辽宁省昌图县傅家镇五丰村的真实写照。这个全县出了名的“乱套村”,一度压得村民眉头紧皱、喘不过气、难直起腰。然而,这一切都随着王占国的上任一去不复返。如今的五丰村,红瓦白墙的新村舍鳞次栉比,宽敞平坦的正宗水泥路四通八达,家家传出富足安康的欢乐笑声,户户都过上了富裕文明的新生活……从以往的“乱套村”到如今的“先进村”,新旧两幅画卷的鲜明对照,既照亮了王占国的奉献之路,也照红了一名优秀党员干部的爱民赤子心。

他一心带民富。为了甩掉五丰村的穷帽子,他不辞辛苦,自费坐硬板到外地,买回来花生、红薯良种,要让乡亲们告别“种大田”的单一经济模式,走上特色种植的现代化农业道路。村民们不敢种“新鲜玩意”,他就带着头第一个“吃螃蟹”,种成了再推广普及;村民们担心销路,他就搞产业合作社,让集体为群众做靠山。五丰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他奔波的足迹;五丰的每一点变化,都凝结着他奋斗的汗水。如今,村民年均增收数千元,不少人盖起了新房、开上了新车,穷根拔掉了,“全省先进村”的新帽子戴上了。

他一心体民情。为了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五丰村,他打响了改善村容村貌的头一炮,跑上跑下筹资金,旧路难走修新路,老房难住建新居;路灯有了,图书室有了,文化广场有了,落后的五丰村一去不复返了。如今,27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文艺演出、健身娱乐经年不断;功能齐全的便民服务大厅里,政策宣讲、文明宣传天天都有;“市级文明村”“省级绿色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都宣告着一个崭新的、文明的、现代的五丰村正崛起在昌图大地上……

他一心解民忧。为了让乡亲们能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真挚关怀,他总是与办公室绝缘,而是匆匆地穿梭于各家各户。每当听到他洪亮的叫门声,村民们都开心地说:“王书记又来俺家串门了。”无论到谁家,他都嘘寒问暖,细问需求;无论谁有啥难事急事,他都想方设法帮忙解决。村民张权一直住窝棚,是他出钱雇车垫地拉电,让张权平生第一次住进了新房,感动得张权拉住他的手泪水涟涟。范志奎家维修破土房,又是他跑来了水泥、砖瓦、门窗,还送上了一千块钱。老范家全家四口一个劲儿地鞠躬感谢,可他却说:“我没做啥。”……类似的事,他不知做了多少,收获了乡亲们和他的鱼水情,也收获了“铁岭时代好人楷模”沉甸甸的勋章……

“为何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为了让家乡、让乡亲们能够过上比蜜还甜的日子,王占国用自己的心血浇灌出了五丰村美好富足的今天。展望未来,带领群众奔向全面小康的路还很长,但他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因为他的根,已深深扎在了五丰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

王占国为辽宁省昌图县委组织部摄制的专题片《浓浓爱洒乡村情 一片赤诚为乡亲》主人公

封面摄影/张佳蕊

猜你喜欢
乡亲乡亲们文明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请文明演绎
紧握乡亲的手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漫说文明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天下乡亲
他们是我的乡亲(外一首)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