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技术平台和实现路径

2016-09-10 07:22周文彰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公民主体文明

周文彰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进入重大的转型期,国家治理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国家治理的开放性、多样性、复杂性程度越来越高,必然要求权衡更多更有效的治理工具。大数据、互联网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和实现路径。因此,数据治理和数据文明就是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的重中之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事实上,信息技术革命推动政府再造和治理变革,早已成为全球性的大趋势。继上个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引发的第一次政府再造以后,这些年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数据开放共享运动的影响冲击正在引发全球范围的第二次政府再造。

在数字文明时代,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企业,关键是树立数字文明意识并使之转化为基础数字体系和政府的治理模式。

第一,做好全社会的数据文明基础建设,要尽快构建国家治理的技术数据体系和法律标准体系,如公民信用不动产、家庭人口、收入和税收等大数据,以通信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四大网为支撑,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决策,从全面治理转向数字治理,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将大数据治理更广泛应用于污染防治、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医疗、教育、军事国防等重要领域,创造更大的国民活力,推动国家治理的科学化和精准化。

第二,积极促进政府自身改革。大数据可用于改进政府管理,评估政府绩效、监督政府行为,借助大数据实现政府负面清单、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的透明化管理,完善大数据监督体系,促进政府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信息技术,给政府绩效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

第三,构建大数据时代多元的国家治理新体系。数据治理文明的最大变化就是治理主体和治理结构的改变,数据的流动、开放和共享,弥合了不同主体的信息差、知识差和智能差,也打破了信息资源的空间界限,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企业、公民、技术、社群、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治理主体充当重要的角色,应当着力加强政府与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大數据开放共享,以数据的流动、交互与共享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流动、交互与共享。

猜你喜欢
公民主体文明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何谓“主体间性”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