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易安华

2016-09-10 07:22虞越
党史文苑 2016年11期
关键词:守军阵地日军

虞越

易安华(1900—1937),字福如,号济臣,江西省宜春泽溪人。79年前,经历了悠久岁月洗礼的南京城见证了一段中华民族最为惨痛的历史,尤其是记录了一个英勇的中国军人的光辉事迹。是他,忧国忧民,在国难当头之际,投笔从戎,为国效民。是他,身先士卒,在面对强敌之时,英勇作战,屡立战功。是他,坚守火线,在南京保卫战中,浴血奋战,杀身成仁。他,就是国民党陆军少将、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旅长易安华。

少时爱国 投身戎马

易安华小时候就学于宜春县高等宜阳小学,后考入江西省立第八中学,学习成绩为全校之冠。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宜春时,他带头响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爱国运动,遭到校方的阻挠。为此,他愤然喊出“打倒刘汉(第八中学校长)”的口号,因而被勒令退学。返回乡里后,他躬耕力行,修身养德,并改名为安华,以表达自己的人生抱负。

青年易安华见国事日非,深知非革命手段无以救国。1925年,他南下广州,投身革命,于同年7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宪兵科。1926年毕业后,在军校宪兵教练所任见习少尉队长,后调任宪兵团排长。这一年夏,他随军北伐。在战斗中,由于英勇善战,他受到了嘉奖。1927年,易安华升任浙江警备司令部第三补充团上尉连长。1928年奉派前往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军官团继续深造,不久又调入中央教导队。毕业后,他被派任教导第一师第一团上尉连长。

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联合反蒋,展开中原大会战。易安华随部参加了对反蒋军的作战,转战于豫、魯之间,克开封,攻山东,因战功升为少校营长。1931年,教导师改编为陆军第八十七师,易安华任第二六一旅第五二二团中校团副。

身为军人 誓死杀敌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蒋光鼐、蔡廷锴率十九路军奋起还击。国民政府令张治中将军率其部第五军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及教导总队等,开赴上海前线,支援第十九路军抗战。2月15日,时任第五军第八十七师第二六一旅第五二二团副团长的易安华随部到达上海南翔车站(当时十九路军总指挥部所在地),并于当天驻防上海虹桥机场,后奉命担任吴淞、张华浜、蕴藻浜等一带的防御任务。

2月20日清晨,日军沿闸北与吴淞之间的江湾至庙行一线发起总攻。为了增援守军第八十八师,易安华率部在庙行一带阵地阻击敌人。双方战斗异常激烈,双方进行了肉搏战,喊杀声、枪炮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彻云霄。易安华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锋,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一直与敌人血战到22日。中国军队经过三昼夜奋战,打退了日军进攻,并从两翼迂回至日军侧后,对进攻之敌形成包围态势。日军为避免被包围全歼,狼狈逃窜。

庙行一战是日军自“一·二八”战事以来第一次大失败,日军第九师团及久留米混成旅团的精锐伤亡惨重,庙行、江湾间到处是横七竖八的敌尸。此役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军队的国际声誉。

日军遭此失败,自然不甘心。日军统帅部遂派陆军大将白川义则担任最高指挥官,并加派第十四师团及第十一师团大部增援,使在沪日军达10万之众。

3月1日拂晓,日军在江湾、庙行一线全面展开新的进攻。其时,易安华率部正驻守庙行镇左后方的唐乔田湾附近,构筑二线阵地。上午11时,张治中命令易安华部增援浏河。易安华率所部徒步赶往浏河,由于路途较远,加上日军一路骚扰,直到晚上10时也未能到达目的地,中途又奉命赶赴太仓。3月3日午后,易安华率部随旅主力在白茆、新市一线占守阵地,掩护后续部队并监视敌军。在太仓一线阵地上,第五二二团和友邻部队协同作战,与日军相持多日。5月5日,中日双方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上海战事结束,易安华等奉命撤退。

1932年冬,易安华因在上海抗战中表现英勇,遂被提升为第五二二团上校团长。此后,他因患足疾,回江西休养。1933年冬,易安华病愈重返部队。由于他作战勇敢,指挥有方,深得师长王敬久的赏识和信任。

1934年8月,易安华奉命率部入闽,与红三军团、红五军团作战。但是,他极不愿意同室操戈、自相残杀。1935年冬,易安华回乡省亲。他与父老乡亲推心置腹,多次谈心,议论国内和国际形势。面对日本侵华日渐扩大的形势,易安华表示愿意为国家、为民族洒尽自己的一腔热血。临别时,他对乡亲们说:

吾思日寇自“九一八”事变后,强占我东北,把侵略的矛头逐向南移,欲吞食吾整个中国,吾思战争必将爆发,吾辈军人当负救国之责。此后与诸公父老会晤良艰,今吾归营,留下“自述小史”,作为从戎十余载之小结。

寥寥数语,慷慨激昂,闻者莫不感动。

1935年至1936年,易安华率部进驻江苏江阴、常熟一线,按照参谋本部的计划,在江阴、无锡一线和苏州、常熟、福山一线构筑防御阵地,准备尔后对日作战做好准备。

国将不保 何以家为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日军不断增兵上海,上海形势渐趋紧张。为保卫上海,中国政府调集重兵开赴上海前线。当时,易安华已升任第八十七师第二五九旅少将旅长,率部驻防常熟。在接到开赴上海的命令后,易安华在部队开拔前夕,特地把妻子儿女从南京送回老家,以示投身抗战、效命疆场的决心。临别时,他对妻子施德群说:“吾等报国之期已至。身为军人,誓死杀敌,不报国仇,绝不生还。你回家后,要好好孝敬父母,做好领抚恤金过日子的准备。”他还专门为妻子留下几句话:“不灭倭寇,誓不生还。国将不保,何以家为?”他的妻子听后,泪如雨下。

易安华返回军营后,立即召开誓师动员大会。面对全旅官兵,他心情激动,慷慨陈词:“日寇占领了我国东北,又侵入我国华北,现在国难当头,正是我们军人报效国家的时候,愿效仿东汉马伏波将军,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然后,他当众宣读了开赴上海前线准备抗战的命令。全旅将士群情激奋,同声高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宁碎头颅,还我河山!”

1937年8月12日,易安华率部到达上海。13日,日军向江湾八字桥中国守军第八十七师阵地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奋起还击,历时三个月的淞沪战役拉开序幕。

8月14日下午3时,中国守军总部下达了总攻击命令,出动炮兵和步兵向日军阵地实施攻击。我军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并列向虹口、杨树浦之敌进攻。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易安华亲临前沿阵地,指挥部属向日军展开猛攻,连战皆捷,推进顺利。战至日暮,中国军队夺回八字桥、持志大学等地。此后两日,中国军队继续猛攻,接连克复五洲公墓、爱国女校、粤东中学。17日,易安華部在友军协同下,攻克日本海军操场和海军俱乐部。19日,易安华部迅速突入杨树浦租界至岳州路附近,于8月22日一举占领康泰厂与精版印刷厂两个日本工厂。之后,由于日军凭借坦克、装甲车以及坚固工事固守阵地,中国军队进攻遇阻,战局呈胶着状态,易安华遂率部在江湾一带继续作战。

11月初,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对上海实行翼侧迂回,中国守军被迫向吴(苏州)福(福山)线和锡(无锡)澄(江阴)线既设阵地转移。易安华万万没料到,自己苦心经营的防御工事,还未来得及使用,就被日军摧毁。由于战略错误,中国守军被迫撤出上海,易安华率部向南京方向撤退,到达镇江后担任镇江戒严部队司令。

与城共存亡 与士卒同生死

日军占领镇江之后,分三路向南京进犯,南京告急,蒋介石委派唐生智为卫戍司令,决计固守。易安华奉命率部担任光华门、通济门外一带的守卫。1937年12月5日,南京保卫战首先在句容打响。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之后,因师劳兵疲,无法有效阻击日军的猛烈炮火,经过三昼夜的浴血奋战,阵地被日军突破。

12月9日,日军占领淳化镇,沿大道直抵光华门及通济门外营房。日本华东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为瓦解中国守军的战斗意志,派飞机向南京城撒下劝降书。中国守军对日军劝降书毫不理睬,继续以高昂的斗志坚持抗战。10日,日军见劝降不成,调整部署,向南京发起总攻击。进攻从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同时开始,而对光华门的进攻尤为猛烈。在光华门阵地上,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在没有炮火支援、伤员也无法撤退的情况下,易安华沉着指挥,命令部队隐蔽,待日军靠近我方阵地时展开近战,令日军炮火优势无从发挥。易安华率部顽强抵抗,连连打退日军的疯狂进攻。战至当日午后,日军集中炮火猛轰光华门,城墙被炸开两处缺口,日军步兵蜂拥而入,情况万分危急。为堵住缺口,易安华率部与陈颐鼎的第二六一旅协同作战,第二五九旅从正面攻击突入城内的日军,第二六一旅则包抄日军后路。经过一昼夜的鏖战,终于堵住了城墙缺口,全歼突入城内的日军。在战斗中,易安华头部负伤,但他仍和陈颐鼎将军在电话中互相鼓励:“打得好!我们要坚持下去,守住南京!”

12月12日,日军再次进攻中华门和雨花台,中国守军伤亡惨重。战至当日中午,雨花台阵地中国守军伤亡殆尽,被日军突破。之后,日军从雨花台、通济门一带包抄中华门,使担任右翼阵地防御的易安华部三面受敌。易安华带伤沉着指挥战斗,鼓励将士们坚守阵地。此时,易安华身上头部、腰部、臂部等5处受伤,都缠上了纱布。部下见他伤势严重,几次要把他抬下阵地,都被他拒绝,他大义凛然地回答:“我是堂堂的中国军人,决不忍辱偷生而负国负民,我誓与将士们同生死,与阵地共存亡。”

日军炮火猛烈,易安华所部伤亡惨重,已无力继续坚守阵地。为挽救危局,他决定出其不意,主动出击,牵制日军,配合友军坚守阵地。易安华在认真分析敌情后,决定向莫愁湖方向出击。他冒着枪林弹雨,身先士卒,带伤率部冲锋。在进攻途中,易安华的头部、右臂又多处负伤,当腰部再次中弹后,他昏倒在阵地上,陷入日军重围。

我军第八十七师师部得知易安华陷入日军重围后,立即组织增援易安华旅,设法营救他突围,并悬赏:“凡能救出易旅长者,赏法币二千元。”由于敌众我寡,日军炮火猛烈,营救失败。易安华与第二六一旅参谋主任倪国鼎等30余官兵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遗体都无法寻找。易安华牺牲时年仅37岁。

易安华阵亡之后,家乡宜春各界人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张治中将军送来了挽联。由于没有遗体,宜春人民以灯草束身作衣冠,在宜春镇北郊秀江河畔(即今宜春市袁州区化成岩下)修建了一座衣冠冢,以供后人瞻仰。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这是易安华烈士生前留给他子女的一首诗,而这也正是他自己人生最真实的写照。

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易安华将军为革命烈士。1990年抗战胜利45周年之际,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举办了他的英雄事迹展。

责任编辑 / 马永义

猜你喜欢
守军阵地日军
液动机引流式液氧煤油运载火箭推力矢量伺服控制系统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徐守军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王守军 藏石欣赏
Dynamic modeling of thermal conditions for hot-water district-heating networks*
守卫好这片文化阵地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