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为反贪工作而生的人

2016-09-10 07:22廿三
检察风云 2016年20期
关键词:徐汇区反贪

廿三

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的办公室有这样一个特别之处,几乎每一间办公室的窗边都放着一张卷着铺盖的行军床。因为反贪局的干警们常常因为办案需要,必须连夜审讯对象,突破案件关键点,稍有空闲也就只能在办公室稍稍打个盹儿。在这种常态下,这支由25人组成的年轻化、高学历的反贪队伍一直坚定现代法治信仰、不断完善侦查观念,始终怀抱着对职业的忠实,坚守在每个人的工作岗位上。

徐汇区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城市副中心,辖区内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上海医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12所;集中了中山医院、肿瘤医院、五官科医院等著名医疗机构;丰富的科技资源在区内逐渐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新兴技术产业。徐汇区独有的区位特点,决定了徐汇反贪局所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形式的前沿性、犯罪手段的新颖性及重大社会影响性。徐汇反贪局励精图治、砥砺前行,坚持“有腐必惩、有案必查”,先后荣获市检察机关集体二等功、三等功等荣誉。记者有幸采访了这支队伍的“总舵手”——徐汇区反贪局常务副局长李骏,一个为反贪工作而生的人。

“我是真的爱这份工作”

从反渎到反贪,从侦查员到指挥员,李骏在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这一行已经辛勤耕耘22年。从代表个人荣誉的上海检察机关“反贪优秀侦查员”、徐汇区“学科带头人”(政法領域),到代表团队荣誉的集体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它们记录了一个青年干警蜕变为徐汇反贪队伍带头人的历程。

1984年,23岁的李骏从上海大学仪器仪表专业毕业,在一家企业做技术员,后来也管理企业里的一些经营活动,有时碰到一些法律问题,他会自己翻书查资料去弄个明白。其间,李骏也会跟公检法打交道,不知不觉中他发现自己对法律问题很感兴趣。1994年,徐汇区的法院和检察院都在进行社会招聘,李骏抓住这次机会,报考后被这两家司法机构同时录取,李骏毅然绝然地选择了徐汇区人民检察院。

从1994年7月进入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后,李骏就一直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工作,22个春夏秋冬、8000多个日日夜夜、800多名犯罪嫌疑人、1000多名案件当事人……这一个个数字,记录了李骏的检察青春。究竟是什么让李骏保有着这份对职业的忠诚、对岗位的坚守?在采访中李骏无意间的几句话解答了这个疑问:“我是真的爱这份工作,一个人最大的福分就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么多年来李骏始终坚持亲自审讯,即使他现在已是反贪局常务副局长,但仍战斗在办案的第一线。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自己亲身去感受与听他人的工作汇报是完全不一样的。犯罪嫌疑人的表情和神态没法汇报,讲话时脸部动作的迟疑,手上的一个动作,肢体上一个细小的反应等等,这些都没有办法汇报。所以李骏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亲自与每一名犯罪嫌疑人“打交道”,感受他们回答背后有什么其他细枝末节。

在办理一起某小区保安利用职务便利,采用收取停车费不出具发票的方式,隐瞒小区附近医院员工缴纳固定停车费的事实,从而截留停车费的贪污案件过程中,李骏副局长凭借多年办案经验迅速找到本案侦查突破口,带领反贪干警分步瓦解每名保安,逐一核查分账情况,明确所有医院员工停车事实。经过大量的书证核查及审讯工作,侦查员最终在上交的物业费与所收款项账目之间明确差额,得以确认贪污犯罪的金额,小区保安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本案办理之后,凡是这家公司管理的小区停车情况都正常有序,百姓好评如潮。在李骏看来,每一起反贪案件的侦办,不仅是惩恶扬善的职责所在,更是检察机关参与民生领域社会治理的有效抓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忠诚坚守。

据李骏的同事介绍,李局常年血压不稳定,而反贪整个审讯过程异常艰苦,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每次大家劝李局先去休息,他都会答应,可是回到办公室吃完两片药,仅仅休息片刻,便又出现在监控室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驱使着李骏深入侦查一线掌握第一手信息,从而确保及时对办案策略做出调整,引领团队及时、有效侦破案件。

细节决定成败

为不断顺应时代进步给反贪侦查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李骏大量的休息时间都用在学习充电上,他不仅对法律法规了如指掌,更是用法律专业的眼光对相关行业背景、行业规则进行深入剖析,从侦查的视角来审视所谓的行业“潜规则”。在反贪查案过程中,线索的整体把控工作尤为重要,李骏不光要求反贪干警单单去查一个线索,而是要结合办案本身的流程,运用平时对整个行业规律的了解分析积累进行整体把关,对哪个环节容易形成“权钱交易”的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

李骏经常把细节决定成败挂在嘴边。那么反贪工作的细节是什么?就是在一个个零碎的线索里找到有价值的关键信息。看似简单的梳理分析线索,其实对一名反贪侦查员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也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比如说一封封举报信,有时候洋洋洒洒像写小说一样,有时候不过就是简单的几句话,这里头也不一定没有案子。怎么把举报信的内容抽象出来,提炼出来,就很考验一个反贪干警的业务水平。李骏反复强调,这种悟性需要通过平时不断的积累修炼而成,办过30个案子和办过100个案子的干警是绝对不一样的。要想把一条线索分析透彻,就需要反贪干警全方位的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进行研判。

在办理某航天研究所生产部原部长栾某受贿案过程中,栾某一度异想天开地认为“只要不开口,神仙难下手”。面对犯罪嫌疑人的“拒不供述”,李骏通过对该行业特点、规则的把控,紧紧抓住栾某与他人不正常业务的情况,缜密地发现疑似行贿人银行卡不正常使用情形,最终结合其他相关证人的证言,以及相关书证如银行转账凭证、票据、物业公司提供的数据和发票等证据以“零口供”将其批准逮捕。除犯罪嫌疑人供述外,其他证据间均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锁链,确定栾某利用自己手中牢牢掌控人权、事权、财权的职务便利,为购买别墅分别向与其有业务往来的浙江诸暨的骆某和北京的刘某索贿30万元和120万元的犯罪事实。

敢于决策,勇于担当

作为上海司法体制改革先期试点的八家单位之一,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十分重视青年干部培养,探索成立了反贪青年行动队,并且出台了青年行动队章程。在采访中,记者也接触了行动队的几名队员,想听听他们口中的李骏。在他们眼里,李局就是在风险决策难关时,能当机立断敢拍板,给干警们吃定心丸的那个人。

有一段时间,举报人对某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室的检举从未间断,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打电话到徐汇区检察院来询问是否已立案。同时,举报人对实验室的上级单位,以及上海市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徐汇区人民检察院的网站上都进行了实名举报,检举学校动物实验室主任利用职务便利,用采购实验试剂的虚假发票、伪造课题组人员签名的方式贪污公款。该案涉及社会关注的敏感领域,李骏带领的团队当时面临一个僵局,即如何对动物实验室及所承接的项目定性成为了能否立案的关键。如果将本案定性为个人承接的横向课题,那么实验室主任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从而有资格对外承接课题,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下,套取的现金只能算是违纪,但谈不上违法。案件定性出现模糊点,此时怎么办?是立案,还是放弃?李局果断拍板,按照科研服务来定性。他强调动物实验室是学校全额投资搭建,所有的实验仪器、实验对象等等都由学校提供,主任及其另外一名犯罪嫌疑人只是借用这个公共服务平台在收取服务费。既然不是课题,是服务,那就不能按照学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定的規章制度。此外他还对自己手下的干警们补充道,既然主任是实验室的一把手,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学校里所有的政策都是交代给他的,他主观上一定是明知的,再狡辩也无非就是用合法的形式来掩盖非法的目的。顺着这个思路反贪干警一鼓作气,高效协调将案件拿下,最终法院的判决也支持了李骏的决策观点。

为了进一步加强反贪队伍建设,引领青年干警不断提升职业素能,在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下,反贪局制定了《青年干部三年培养规划》,有针对性设置青年干警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为培养市级优秀侦查员打好基础。李局一方面鼓励年轻干警多参与到实战中,并安排骨干成员担任带教老师,传授办案经验和侦查技巧,使青年干警的侦查能力得到快速成长;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反贪干警的理论素养,李局要求干警梳理近年来办理的疑难复杂案件,总结办案心得,全方位提升研判能力。2015年,徐检反贪青年干警撰写的6篇案例分析全部入选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指导案例。李骏这样告诉记者:“没有一个医生是通过看书或者观摩手术就会给病人做手术的,谁不是经历过了上千次上万次的手术实战,从手术失败中走向成功。但是每次手术都会成功吗?一定不会!”工作上李骏对青年人严格要求,生活上却扮演了一位慈父的形象,呵护着每个年轻干警的成长。得知某名反贪干警心脏不舒服,李骏跑前跑后帮他找医生,之后还问他恢复得怎么样,连这名年轻人自己都快忘记生病这件事儿了。

徐汇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在李骏副局长的带领下,始终不忘初心,扎实前行,抵挡着浮躁社会里的种种诱惑,用实际行动,忠实坚守职务犯罪侦查的神圣阵地,全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守望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时光荏苒,李骏的一头黑发中,已经泛出了不少白丝,但他没有停下脚步。徐汇检反贪队伍也在他的带领下,以强化初查为抓手,以缜密侦查为重点,以证据质量意识为保证,不断创新侦查工作机制,形成具有徐汇特色的反贪模式。

编辑:刘雨濛 lymjcfy@163.com

猜你喜欢
徐汇区反贪
夜探丛林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做好“加减乘除”法持续开展文明提升巩固行动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第四小学四(2)海燕中队
“反贪”系列电影最终章 《反贪风暴5》岁末上映
在客厅享受史诗级大片 上海徐汇区高档住宅的客厅影院
反腐倡廉歌二首
反贪尖兵彭志军
乱象
关于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参与廉政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浅谈反贪检察官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