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

2016-09-10 07:22侯泽俊
少年文艺 2016年2期
关键词:张家纸条衣服

侯泽俊

星期二早上第一节课,可可老师告诉全班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可可老师有一位大学同学,在大城市里的一所小学教书。两个星期以后,要和学校的几位老师,来石林小学和班上的同学们联欢,还会给大家带来一些书籍和衣物。

放学路上,杨冬梅、熊礼强、张家文像三只快活的小鹿一样,奔走在高高的苗岭上。微风送来山脚油菜花的阵阵香气,一岭一岭的树木也开始发芽了,远远望去,像开满鹅黄色的花朵。

走在最后面的熊礼强自言自语地说:“不晓得这次能得到啥东西!”

张家文回头看了熊礼强一眼,“真没骨气,尽想着得东西,就不好好想想怎么把成绩提上去。”

最前头的杨冬梅也说:“熊礼强,你还是好好想想该准备啥节目吧,可可老师不是说了嘛,既然是联欢,大家都要参与,每一位同学要准备一个节目,和来的老师们进行联欢。”

熊礼强咬了一下嘴唇,说:“噢!”

明天就是联欢的日子了。

吃过晚饭,杨冬梅把碗筷洗了,把作业做完。她走到里屋,轻轻地打开柜子。这个红柜子,是妈妈的嫁妆。每次打开柜子,她都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因为柜子里装的是他们家最贵重的东西。

户口本、医疗本、土地证等十多个证件,装在一个小布袋里,放在柜子的最里层。柜子里还有另一件宝贵的东西,就是妈妈和自己的一人一套苗族服饰。

杨冬梅小心翼翼地从柜子的底层,拿出自己那套折叠得整整齐齐的苗族服饰。这套衣服是妈妈在她三年级的时候给她做的。除了每年“跳花节”,还有去亲戚家吃酒的时候会穿上,一般情况下她都舍不得穿。

她把衣服放在床上,又从柜底找出妈妈的那套。妈妈的那套比她的更漂亮。她听妈妈讲,妈妈出生在一个比核桃寨更大的苗寨。按照寨子里的风俗,苗家的女儿,从小的时候起,母亲就开始给女儿做出嫁的衣服。上衣、裙子配花刺绣做成成品,才请银匠加工所有的银饰品来搭配完成。等姑娘到十五六岁,就可以穿着它出去参加各种节日活动了:到铜鼓场跳铜鼓芦笙舞,到花坡对情歌……直到姑娘找到心上人。出嫁时,这套服饰就是姑娘的陪嫁。妈妈的这套服饰,就是外婆给妈妈的嫁妆。

杨冬梅心想,明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一定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把自己的那套衣服穿上,左右摇摆了一下,发现衣服有点小了,身上到处紧绷绷的,裙子也有点短了。现在自己都上六年级了,长高了好多,已经穿不得了。她不禁有些惆怅,怪自己怎么长得这么快。

她看了看妈妈的那套衣服,心里掠过一丝希望:试一试妈妈的那套衣服,如果穿得,就穿那一套。她迅速地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换上妈妈的那一套。一试,正合适。没想到自己的个头已经和妈妈差不多了。

她想,明天还要把妈妈的那个银项圈也戴上,到时一定很漂亮。

静静的苗寨,天空中洒下微微的银光。在这静静的夜里,杨冬梅把妈妈的银项圈戴上,在镜子前面精心地打扮着自己,一脸甜甜的笑容。

而此时的熊礼强,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寻思着:明天的活动自己会得到啥礼物呢?

熊礼强清晰地记得五年级的冬季学期,有一次,乡政府来学校慰问留守儿童。正值冬天,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发衣服时,看到他只穿了一件单衣,脚上的解放鞋也开了几个大口子,就问他:“小朋友,这么冷的天,你穿这么少,不冷吗?”他胆怯地回答:“我没有其他衣服。”那领导模样人一听,又多给了他一套衣服。现在弟弟身上穿的那套衣服,就是在那次活动上得到的。

他在心里琢磨着,明天要是再有那样的好事,就好了。

第二天一早,熊礼强早早地就到寨门口,等着杨冬梅和张家文。

等他们俩到了,熊礼强发现,张家文换了一件新衣服,还洗了头,显得挺精神。杨冬梅穿上了漂亮的苗族服饰,头发梳得顺顺的,好看极了。不过,他在心里嘀咕:你们俩真是大傻帽儿。

杨冬梅和张家文看到熊礼强穿了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还把已经好久没穿的、破了一个大洞的解放鞋套在脚上。

杨冬梅非常生气,“昨天可可老师不是说了,让我们穿得整洁一点吗?你咋穿了一件破衣服?我们三个还要一起表演节目呢,丢不丢人!”

“我是故意穿的!”虽然受到杨冬梅的责备,熊礼强仍一副笑嘻嘻的样子。

“故意穿的?可可老师说让我们穿干净点,要展现我们山里学生的良好面貌,不要让人家以为山村的学生都是脏兮兮的。”张家文说。

“这是我想出的好办法。”

“啥好办法?”杨冬梅追问。

“记得五年级的时候,来我们学校搞捐赠的人只要是看到穿得比较破的学生,都会多得一些东西。今天我穿成这样,说不定会比你们两个多得到一些东西!”

“亏你想得出,真没骨气!”张家文有些气愤,狠狠地对熊礼强说。

“好了好了,家文,别说他了。还好,他的这件衣服虽然很破,还算干净,笑脏不笑破嘛。”杨冬梅怕他们俩吵起来,影响表演节目,忙打圆场。

第二节课后,可可老师对大家说:“远方来的哥哥姐姐就快到了,我们把教室布置一下。”

于是,可可老师让大家把课桌摆成一个圈,还把学校办公室的音响设备也搬到教室里来。然后可可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我们与远方的亲人们心连心”一行红红的大字。

刚把教室布置好一会儿,学校门口就开来一辆小车,从车里下来两位大哥哥和两位大姐姐。他们都穿着统一的黄色外套,戴着统一的红色帽子,就像电视里的志愿者一样。

可可老师和他们见了面,很激动很兴奋的样子,又是拥抱又是握手。

一阵寒暄之后,四人被带到教室里。

可可老师怀着喜悦的心情开始主持联欢会。

“同学们,你们盼望已久的大哥哥大姐姐们今天终于来了。他们都是我的大学同学,今天特意来看望你们,大家都不要拘束,就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哥哥、姐姐。下面,我们请大哥哥大姐姐和大家打声招呼,然后,就开始表演我们准备的节目。”

可可老师示意坐在她旁边的一位同学:“美嘉,从你这儿开始吧!”

可可老师刚说完,那位叫美嘉的大姐姐站起来,微笑着向大家招手,“弟弟妹妹们,你们好!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你们可可老师的同学,叫曾美嘉,你们可以叫我曾姐姐或者美嘉姐。我在城市里的一所小学教书。我很敬佩你们的可可老师,一个人来这里支教,她经常把这里的情况通过电话、QQ告诉我们,你们很多同学的名字我都知道哦!”

当美嘉姐说到知道很多同学的名字时,一直盯着这四位大哥哥大姐姐看的熊礼强心里突地跳了一下,他不知道可可老师是否会向她的同学提到自己。如果提到,又会怎么说呢?

熊礼强一直在看着美嘉姐。心想,可可老师的这位同学真是太漂亮了,皮肤又白,穿的衣服又好看,跟电视里的那些明星一样,要是我有这样一个姐姐,就好了。

“很早就想来看望你们,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我们四位同学给大家带来一些文具和书籍,还有,我任教的班上同学们听说我要来,他们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些衣服和书,也委托我们送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听你们的可可老师说,你们准备了节目,我们也准备了节目。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联欢好吗?”美嘉姐说。

一阵热烈的掌声后,节目表演正式开始。

首先表演的是美嘉姐。她给大家表演的是剪纸。只见她将一张准备好的红纸,折了又折,一共折了六次,用剪刀熟练地剪下去,然后把红纸张开,红纸顷刻间变成了一朵盛开的梅花,真是让大家大开眼界。接着,美嘉姐又用一张张红纸,剪出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小刺猬、小老虎等,每个同学都分到一样。

精彩继续进行。

两个大哥哥,一个给大家表演了魔术,一个唱了一支歌。另外的一个大姐姐跳起了孔雀舞,大家都沉浸其中,一脸幸福的样子。

轮到孩子们表演了,第一个节目就是杨冬梅和张家文、熊礼强的诗歌朗诵。

他们三人站在教室的中间,音乐响起,他们很投入地朗诵了一首诗歌《山路上走着这样一群孩子》。

当他们朗诵完最后一个字时,大家都为他们鼓掌,他们知道自己的朗诵很成功。

美嘉姐从座位上站起来,对杨冬梅说,“你们的可可老师经常提起你。你们的朗诵很感人,你的衣服也很漂亮,我好喜欢。”

杨冬梅听了,心里像开了花一样。

最后,可可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做手语表演《感恩的心》。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整齐的手势,真挚的歌声,孩子们倾情的表演感动着大家。美嘉姐用一个小录像机给录了下来,说要带回去给她的学生看。

室内活动结束后,大家又来到操场上一起做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绳、抱团等游戏一个接一个,欢声笑语洒满了整个校园。

做完游戏后,给大家分发礼物。最后,全班同学和客人们一起合影。穿着苗族服饰的杨冬梅站在前排的最中间,像一个美丽的天使。真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甜美的笑。

踏着暖暖的春光,走在回家的路上,杨冬梅和张家文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今天的联欢会。只有熊礼强闷闷不乐,“今天白费心思了,我穿得这么破,也和你们一样,只得了一本书和一套衣服。”

张家文瞟了熊礼强一眼,“我们这里虽然穷,但志气不能穷,不管得到啥东西,都是别人的心意,生活必须靠自己!”

杨冬梅也批评熊礼强:“今天可可老师不是说了吗,我们要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我们虽然是山区的孩子,但我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拥有同样的梦想!”

熊礼强翻着自己手里的书,“咦!你们得的书都是新的,我的这本怎么有点旧?”

突然,从书里掉出一张纸条,熊礼强捡起来,看到上面有几行字,就递给杨冬梅,“有张纸条,你看写些啥。”

杨冬梅接过纸条,张家文也凑上来,看到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大山里的同学:

你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我是一名女生,我叫阮欣,再过四个月就满十二岁了。听我们的老师说,山区非常艰苦,没有什么课外书籍,这本《草房子》是我最喜欢的,我请我们的老师带过去送给你,希望你也喜欢。愿我们以后能成为好朋友。我的联系方式是:

浙江省天杭二小六(2)班  阮欣

手机:××××××

QQ:××××××

看完纸条,杨冬梅说:“熊礼强,你不是嫌你的这本书是旧的吗?我拿我的这件衣服换你的这本书。”

熊礼强半信半疑,“你说的是真的?”

“肯定是真的!”杨冬梅边说边把衣服往熊礼强的怀里送。

熊礼强接住衣服,忙把那本书递给杨冬梅,心想:两套衣服,今天的运气也不错!

杨冬梅接过书,小心地把纸条放进书里,对着大山喊:“今天真高兴!”

熊礼强也跟着喊:“今天真高兴!”

吃完晚饭,杨冬梅搬来板凳,坐在电灯下准备写一封信。

她从书包里很爱惜地拿出那本《草房子》,小心翼翼地从书里翻出那张纸条,认真地看了一遍,纸条上的内容,她已经能完全背下来了。

她把两张方格信纸小心地铺在桌子上,准备给远方的阮欣写一封信。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像即将完成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一样。

在写第一个字以前,她想,该怎么称呼对方呢,算起来,自己比这位叫阮欣的同学大,应该称呼人家妹妹。但她又想,这样是不是太冒失了,人家还不一定喜欢被叫作妹妹呢,干脆就叫同学吧。于是,她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写这封信。

阮欣同学:

你好!

很高兴认识你,你请你们的老师带给我们的书,是我得到了,我很喜欢,谢谢你!看到你留在书里的小纸条,很想给你写封信,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杨冬梅,已满十二岁。我是苗族,我家住在贵州一个很偏远的苗寨里。这里山很多,到处都是绿绿的高山。

我家有六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另一个就是我。爷爷奶奶都七十多岁了,干不了重活。爸爸妈妈在我两岁的时候就出门打工去了,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去年,姐姐初中毕业后,也出门打工去了。

我三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接我到他们打工的城市读书,他们带着我找了很多学校,很多的学校都不接收。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学校,读到了六年级的上学期。可惜的是,由于学校要搬迁重新盖新房,当地的学生都安排到其他学校去了,因为我是外地户口,插不进其他学校,爸爸妈妈只好把我送回老家读书。

写到这里,杨冬梅叹了一口气,不由得想起到城里读书的那两年开心的时光。她深深地记得,从乡下到城里,她第一次看到了宽宽的柏油路、高耸入云的大厦、热闹繁华的街道,一切既新鲜又陌生。在城里的学校,她才知道什么是电脑,什么叫上网,这些都是农村学校里没有的。虽然学校里老师和同学都对她很好,不过,也有一些伤心的事情。由于是从农村去的,刚开始的时候,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经常受到一些同学的嘲笑,不愿意和自己说话。她很想和城里的同学打成一片,成为好朋友,可是,城里的同学还是有意无意疏远她。她不知道这个大城市里的阮欣同学,会不会和她这个农村的孩子成为朋友。

她继续写道:

请你不要为我难过,虽然我们山区的条件艰苦,但是,我们现在的学校也挺好的。上个学期,我们学校里来了一个支教的女老师,叫可可老师,就是你们老师的同学。可可老师来了之后,她不仅教我们课本上的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经常给同学们讲山外精彩的世界,鼓励我们好好读书,将来走出大山,做对国家有用的人。

我也有一个愿望,希望通过好好学习,考进城里去读书。我也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祝你学习进步,天天开心!

杨冬梅

信写完了,杨冬梅停下手中的笔,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她又拿起信纸,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把那封信小心翼翼地夹在那本《草房子》里。

晚上,杨冬梅做了一个梦,一个甜甜的梦。

天气真好,晴朗的夜晚,月光照着大地,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一栋小楼里,一个女生正坐在窗前,认真地看一封信……

第二天上课时,杨冬梅又不时想起昨夜做的那个梦,那个甜甜的梦。

中午,吃完营养午餐,杨冬梅蹑手蹑脚地来到可可老师的宿舍门口。

她轻轻地用手“咚咚”敲了敲可可老师的门,她的心也跟着“咚咚”直跳。

门开了,看到可可老师,杨冬梅忐忑地说:“老师,我有一个事情想请您帮我一下。”

“进来说吧!”可可老师微笑着。

进了可可老师的宿舍,杨冬梅忙从书包里拿出那本《草房子》,从书里翻出那张小纸条和自己写的信,然后把那张纸条递给可可老师,说:“上次的联欢活动上,我得到了这本书,里面夹着这张纸条。”

可可老师看完纸条,“看来,这是一个很有心的同学,你要好好保存这本书。说吧,你有什么需要老师帮你的。”

杨冬梅壮起胆子,“我给这位同学写了一封信,想请老师您帮我把这封信发在这个同学的邮箱里。”

杨冬梅忙把信双手递给可可老师。

可可老师接过信。

信写在两页方格信纸上,字迹工整。

可可老师看完信后,挺高兴,“这是好事呀,冬梅,看来你要有一个城里的好朋友了。不过,你可把我写得太好了哦。”

可可老师打开电脑,说:“老师马上帮你发。”

“哒哒哒”,才用了几分钟,可可老师就把信的内容打成了电子稿。

可可老师站起身来,舒了一口气,“打完了。这样吧,我帮你拍张照片,一起发给远方的这位同学吧!”

可可老师带上照相机,来到操场上,以教学楼为背景给杨冬梅照了一张相。

几分钟后,杨冬梅的照片和她的那封信,可可老师已经妥妥当当地把它发到了阮欣的QQ邮箱里。

看着可可老师做完这一切,杨冬梅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下来。

可可老师拍了拍杨冬梅的肩膀,说:“你就等着好消息吧,老师会随时关注邮箱的。”

晚上,杨冬梅又做了同一个梦。

天气真好,晴朗的夜晚,月光照着大地,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一栋小楼里,一个女生正坐在电脑前认真地看一封信……

两天后的语文课上,可可老师走进教室,径直来到杨冬梅的座位前,高兴地说:“杨冬梅,阮欣同学回信了,下课后到我宿舍电脑上看吧!”

杨冬梅一听,心像小鹿“怦怦”跳起来,激动得差点说不出话来。“嗯!”

可可老师返回讲台上,对大家说:“同学们,上个星期的联欢活动,杨冬梅得到的书里夹了一张城里的同学写的小纸条,上面写有这位同学的姓名、就读年级,还有联系方式,杨冬梅给这位同学写了信。今天,这位同学回了信,现在她们成了好朋友。你们的书里也有小纸条吗?”

下面的同学都摇头,齐声答道:“没有!”

“看来,杨冬梅的运气不错,和这位城里的同学还真有缘分。”可可老师说。

一个学生问:“老师,啥叫‘缘分’?”

可可老师想了想,说:“‘缘分’,就是山里和山外的人们虽然相隔千里万里,但心连着心,成了朋友。杨冬梅,你有了这样一位好朋友,你有福了!”

杨冬梅的脸一下子红起来。

下面的每个人听了,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她,她的脸更红了。

下课后,杨冬梅到可可老师的宿舍去看那封电子邮件。

熊礼强和张家文在操场上等着她。

杨冬梅把回信誊写在笔记本上,没过多久就出来了。

看到杨冬梅走出来,熊礼强和张家文马上围上去。

没等杨冬梅开口,熊礼强气冲冲地对杨冬梅说:“你真狡猾,你这个骗子,那本书本来是我的,是你使坏,用衣服和我换了,城里的那个同学的朋友应该是我!”

杨冬梅面对熊礼强突如其来的责问,刚才还美滋滋的,一下子愣住了。

“哼,当初可是你答应的,又不是杨冬梅逼你换的!”张家文看不惯熊礼强的无理取闹,狠狠地对他说。

“那我去给可可老师说明一下。”杨冬梅望着熊礼强,有些愧疚地说。

熊礼强挠了挠后脑勺,心想,自己的成绩可没有杨冬梅的好,造个句都要错好几个字,也无法和这个同学联系。这咋个办?他眼珠骨碌一转,说:“嗯……嗯……这样吧,不说也行,你得答应我两件事情。”

“哪两件事情?”杨冬梅和张家文同时问。

“第一,你得告诉我,这位城里的同学在信里写了哪样。”熊礼强举起右手,伸出食指,又伸出中指,“第二,以后你写信给这位同学的时候,要说明,得到书的是我,不是你,是我让给你的。你答不答应?”

杨冬梅认真地说:“第二条,我答应你;第一条,我可不能全告诉你,有些内容,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那好吧,把能告诉我们的都说给我们听。”熊礼强这会儿显得很大度的样子,“信上到底写了哪样?”

“她说,我们有啥困难,可以跟她说,她会发动班上的同学们来帮助我们。”

“还有呢?”熊礼强追问道。

“她还说,暑假的时候,她会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来看望我们。”

“她真的会来吗?”熊礼强疑惑地问。

“我也不知道,但我想她既然说了,就一定会来的!”

一路上,杨冬梅把信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告诉熊礼强和张家文,但有一件事她没说。阮欣在信中和她约定,一起好好学习,长大了一起考同一所大学。

离“六一”儿童节还有几天,杨冬梅收到了一个从浙江寄来的包裹。

包裹是校长送到教室里来的。

校长走进教室,喊了一声:“杨冬梅,你的包裹!我昨天去乡里办事,从乡邮局顺便带回来的。”

杨冬梅一看,包裹是个四四方方的纸盒子。

她从校长手中接过盒子,说了声“谢谢校长”,把盒子小心地放在课桌上。

班上还从没有人收到过包裹。

正好是下课的时候,大家都围过来,想看看盒子里到底装了什么东西。

“是不是你爸爸妈妈给你寄的?”熊礼强好奇地问。

“不知道。”杨冬梅看了看贴在盒子上的单子,是从浙江寄过来的,寄件人那栏清晰地写着“阮欣”。

杨冬梅的心开始一阵跳动,仿佛就要从胸口中跳出来。

“是浙江的阮欣寄来的!”她激动地说。

熊礼强一听是阮欣寄来的,更加来劲了,催杨冬梅,“快打开来看看!”

杨冬梅也很想马上看看盒子里到底装了什么。她找来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沿着盒子的缝划开。

盒子打开了,很多双眼睛都盯着盒子里。

盒子的最上面是一个信封,信封下面,是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光碟,还有几本书。

清点完后,杨冬梅又把书和光碟小心地放进盒子里。

“让我们大家看看信的内容!”熊礼强突然拿起信。

杨冬梅看熊礼强把信拿过去,有点生气,一把夺过来,“拿过来!信是寄给我的,你这是侵犯别人的隐私权!”

“是不是信里有啥不可告人的秘密?”熊礼强坏坏地笑着说。

“别胡说!”

“那好,我不胡说。你让张家文来读读信,看到底说了哪样,敢不?”

周围的同学都积极响应熊礼强,齐声说:“念给我们听听!”

“有哪样不敢的!”杨冬梅把信递给张家文,“家文,请你来读一下。”

张家文也觉得熊礼强的要求挺无理的。不过,杨冬梅主动把信递给了自己,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信封没有封口,他从信封里掏出信,是一张很好看的粉红色的信笺纸。

“那我开始念了?”张家文再次征求杨冬梅的意见。

“没事,念吧!”杨冬梅说。

冬梅姐姐:

从你的来信中,知道了我的那张纸条,还经历了那样曲折的故事呢。妈妈说,不管怎么说,能和你们认识,是上辈子修来的缘分。你、熊礼强还有张家文,都是我的朋友。

上个周末,我和妈妈去书店,想到你说你们的学校没有图书室,我用妈妈给我的零花钱买了六本书送给你们,两本送给你,另外的送给熊礼强和张家文,我都在书的扉页上写了字。听说你们喜欢唱歌,我给你们买了苗族歌手阿雅娜的碟子,希望你们能喜欢。

再过一个多月,我们都要毕业了,我们一起加油复习,考出好的成绩。

妈妈说了,暑假里,我们去你们家做客,期待相见的时候。

请记住我们永远的约定哦。

阮欣

“够意思,你把纸条的事情告诉这个同学了,现在我也是她的朋友了!”熊礼强对杨冬梅说,“不过,这上面写着‘请记住我们永远的约定哦’,这约定是啥子?”

“你自己去想吧。”杨冬梅说。

“你肯定还有事情瞒着我们!”熊礼强嘟哝道。

“别瞎猜了,既然阮欣给我们送了礼物,我们是不是也要给人家写封信,或者也送一个礼物?不一定是要花钱的东西,但一定要有意义,你好好想想吧。”杨冬梅对熊礼强说。

“这个倒是难想了。”熊礼强摸摸后脑勺说。

插图/豆薇发稿/庄眉舒

猜你喜欢
张家纸条衣服
两张纸条儿(上)
秀秀台
纸条动物园
早起的衣服有舞跳
摄影家张家让眼中的锦屏
小衣服
联系方式
放生衣服
强取人衣服
神秘的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