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名换姓,莫忘初心

2016-09-10 07:22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信息科学创客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面对的是一门“随时”更新的课程,无论是课程的理念、内容,还是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教师虽然在学校身兼多职,但仍是一个最富有激情、最有担当的教师群体。在课程发展中,我们不是第一天面对课程姓什么的问题,最早它姓“计”、姓“技”,后来又姓“信”,甚至在新技术狂热发展的时代又不得不认为它是姓“新”的。

我们并不十分在意名称的更换,更在意招牌是不是货真价实。本来,这店里曾经只有一种专供货物——程序设计。2000年之后,几乎都贴MS的软标,然后挂上超越软件的“信息学”品牌,间杂又有“任务驱动”“主题教学”“信息素养”等琳琅满目的型号,最近又以“计算思维”“核心素养”“创客教育”等新品不断推陈出新……

对于课程研究者来说,他们比较期望有稳定的“课程核心”,但信息技术如此飞速地发展使得课程不再只有MS贴牌,更多VR、AR、Maker、3D、Arduino等贴牌也蜂拥而出,为此他们不得不继续追随这些新的技术浪潮;对于教学一线的广大教师来说,困惑从上一轮课标开始,大家就一直在学习、培训、实验,当对信息素养的理解还处于半醉半醒状态时,明年的新课标却又要登上舞台,他们又要经受计算思维、大数据、开源设计等内容更新的磨练。这两个群体共同的困惑是课程需要反思新技术、新理念的内涵,以及课程的价值所在。然而,在“急促”的状态下,一线教师可能考虑不清楚、反思不深刻。那么,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追问课程教育的初心:为什么是开设课程而不是课外活动,学生能够得到什么而不是分给学生什么……

只要莫忘初心,一切就会明了。社会需求信息科学、尖端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拥有正确信息科学思维、意识、能力的其他领域的工作者。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将成为计算机人才、信息学人才或创客。

为孩子的未来考虑,我们不能把自己认为“最新”“最好”的技术现在就全都教给他们,而是做好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内涵取舍。例如,信息技术课程中要精选与计算相关的创客技术而不是木工、钳工等技术;要选择虚拟现实的多感与交互,而不是局限在三维投影或体感游戏的浅层。同时,还要找对新技术的价值取向,如哪些知识内容是了解、体验的,哪些知识内容是现实应用的,哪些知识内容是可以获得发现与创意的等。另外,课程首要的是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路还是要由他们自己来选择,自己来经历。

人不是可掌控的机器或可塑型的雕塑。人之所以为人,就是要有个性的、先进的发展,而非整齐划一的齐步走。因此,不论课程姓什么,作为教师都应莫忘初心,为学生的未来负责,而不是为课程负责、为技术负责、为理念负责。

猜你喜欢
信息科学创客素养
大数据时代高校信息类专业中的空间统计教育与探索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校园创客交流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变式教学
二本高校的信息科学本科生培养现状分析
信息科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闫学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