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剧中国家形象塑造特征的手法分析

2016-09-10 07:22陈丹丹王亮杰
文学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现实性雪豹国家形象

陈丹丹 王亮杰

内容摘要:抗战剧作为反映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一种演剧形式,展示着那一时期中国曲折跌宕的历史形象,而其中也不乏大量优秀的作品。《雪豹》,作为抗战剧中的经典,对于人民群众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纵观国际社会,国家形象的塑造已成为体现国家竞争力不容忽视的一部分,而以传媒的方式塑造国家形象又是最容易被群众、世界所感知到的表达方式。本文将从国家形象的视角对《雪豹》进行解读,尝试分析此剧在国家形象塑造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抗战剧 《雪豹》 国家形象 现实性 历史性

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各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不仅仅是“硬实力”的比拼,更需“软实力”的交流。国家形象被提升到“文化战略的高度”①,“构成了软权力的新语言”②。在当今社会,作为生活娱乐的影视剧也承担着国家形象宣传的重任,而其中,抗战剧以其特有的情感特征和表现内容,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上占据着重要的一隅。通过对抗战经典作品《雪豹》的细致研究,笔者认为,《雪豹》中所呈现的我国国家形象既反映出当今时代下中国希望展示给世界的态度,也体现出了国人对自身国家形象的历史性重构。而这两部分特征,可以集中概括为文艺作品在国家形象塑造上所具有的现实性和历史性特征,下文将围绕上述两方面进行集中分析。

一.现实性塑造:典型性、象征性的手法

“当代文艺所构建的中国国家形象又不是虚空和抽象的,而是由当代的各种‘形象序列’组合而成的”③,而这些所谓的形象序列,虽然会在导演编剧的手中有一个重构的过程,“在它對原作的二度创作中,势必有自身艺术的独立与超越性”④,但是本源还是来自现实生活。在此,国家形象的现实性塑造应该包含两部分内容,首先是人物形象的原型,剧情编排与设定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另一方面,人物形象所要表达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也同样是反应国人现实诉求,体现当今中国国家形象的。将这种国家形象的现实性特征反映到艺术手法的表达上来看,就是指句中典型化与象征性手法的大量使用。通过集中而有特色的人物与事件,并赋予深刻的内涵,使得几十集的电视剧情节更紧凑,主题更鲜明,内涵更丰富。

和平是世界人民所企盼的,战争与反抗是不得已的,在《雪豹》中的主人公周卫国具有过人的军事才能,但是他也并不是一位热爱战争的人。周卫国作为剧中的典型人物,典型动作的设计使人物和平爱国的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划地绝交”是周卫国塑造的最典型的动作,该动作全剧共出现两次。第一次“划地绝交”是在抗战爆发时,周卫国与竹下俊“划地绝交”,并声明只要对方拿上武器踏上中国的土地便是敌人,反之仍是朋友;第二次“划地绝交”是在抗战结束后,因担心弟弟刘志辉参与内战,而与弟弟“划地绝交”。“划地绝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割袍断义”,划地是留有余地的表现。只要对方“不参与破坏和平的战争”,就依然是朋友和兄弟。《雪豹》以“划地绝交”这个典型动作表现周卫国面对不同战争到来时的相同态度——追求和平。他追求和平,而且立场坚定,这与当今时代我国坚持的典型动作比普通语言更加触动观众的内心,也进一步传达出一个国家在国人心中、在世界人民心中所希望树立起来的形象。

此外,《雪豹》在表现“和平正义,爱国爱民”的形象时,巧妙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周卫国和竹下俊之间的关系象征中日之间由朋友到敌人,再由对手渴望成为朋友的过程。竹下俊作为剧中的日本人物形象,但在人物内涵中也饱含中国人的思想感情。竹下俊渴望和周卫国成为朋友,但战争使这样的愿望破灭,尤其是最后竹下俊断臂时所说的,当日失去你这个朋友比失去这条手臂更痛。中日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几千年来的友谊,却因战争而破裂,心灵的伤痛远远超过肉体的疼痛。中国渴望和平,愿意包容曾经的敌人,但历史的创伤是需要时间来抹平的。

归根结底,典型性、象征性的人物塑造凸显出的人物品格实际上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需要建立良好形象。“中国能不能和平发展,不仅是外部环境对中国的影响问题,而且更主要是一个中国与外部环境如何互动的问题”⑤而这种互动,首当其冲的就是态度问题。《雪豹》中的周卫国、周继先身上所映射出的品质,反映着我国一方面正以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状态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但另一方面,我国在发展的同时,坚持独立自主,表现出刚毅不屈,积极向上民族气节。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并不是与任何国家和地区为敌,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是为了不再发生战争,就如同《雪豹》中志士仁人投笔从戎是为了和平,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定。

二.历史性塑造:小人物的角色重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文学艺术界在塑造形象时已经能够自觉关注人之本性,还原历史之原貌了,当“高大全”的神话形象不再成为主流,当主流英雄形象也已经突破了“神化”,走下了神坛。一些曾经被艺术家所忽视的配角也被充分发掘,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在抗战剧的传统剧情上,土匪、汉奸多是一些与人公对立并“阻碍主角发展、阻碍主角完成一系列既定动作并与主角观念、态度、信仰相悖之的角色。”⑥但是在《雪豹》中,这两类曾经被人遗忘、忽视,甚至憎恶的角色,在国仇家恨、民族危亡的大背景之下,其身上所具有的民族气节与爱国情怀也再一次得到了审视与重构。《雪豹》中着重刻画土匪武装抗日的英勇事迹,以及皇协军弃暗投明、歪打正着的抗日过程,从而表现出抗战的全民性,以及人性的真实性、复杂性。

土匪过去在抗战剧中往往是作为边缘角色而存在,很少将土匪与抗日形象密切结合起来,但近年来,在“把人作为焦点,把战争变成表现人物的背景,凸显‘人性’淡化‘战争’”⑦的叙事手法影响下,为土匪正名的抗战剧层出不穷,《雪豹》正是其中一例。《雪豹》在塑造朱子明领导的清风寨土匪时,很明显就带有替土匪拨乱反正的情感色彩,在刚开始土匪登场时,头领朱子明就自称是抗日好汉,但是随后的举动,又是土匪气十足,从老百姓那里搜取钱财,还美名曰:“抗日经费”,但他们也表现出土匪的正气,虽抢劫,却也不伤人,甚至会为百姓留下回乡钱,这也为清风寨土匪成为真正抗日力量打下形象基础,而在土匪们与主人公相遇,大当家无条件信任主人公,一线天战役之后,土匪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敬畏英雄,服从英雄的侠气得到了充分展现。清风寨作为抗战的民间力量,经历了由土匪到八路军,又由八路军到土匪这三个过程,这与十七年电影时期,土匪完全被八路军收编和感化,平民有着极高的有着极高的思想觉悟,军民水乳交融差别巨大。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土匪本身好吃懒做的局限性,但同时也是电视剧真实性的体现,对土匪的形象刻画也因此更加饱满立体。

皇协军,又称“二鬼子”、汉奸,通常一些贪生怕死、贪图小利之人,这些人虽背负着“卖国”的骂名,却也并不是真正大奸大恶之徒。《雪豹》利用皇协军胆小怕死的性格,使皇协军答应成为八路军内应,为抗战胜利提供有力支持,而在描述皇协军的过程中,重视从动作、神态等方面细致还原出小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那种挣扎、无奈的情感,也使得汉奸在许多抗战剧中常以卑鄙无耻的形象出现,很少会有改过自新的表现,本剧对涞阳县城的皇协军进行了正面描写,表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可以说,这两种小人物在抗战剧中的重新塑造表现着文艺界对于人物形象塑造的重新审视,这种审视是带有历史痕迹的,是当代抗战电视剧重新构建国家形象的另一大特征,这体现出我国文艺工作者以及我国人民对于我国国家形象中的人性态度发生的改观。“以西方文化或内心营构的理想为参照,只看到国人和民族文化中的劣根性,对中国大地上的自然、人情、事件等过多地作阴暗性、暴露式的处理,采取审丑、批判、启蒙的基本立场”⑧是当下部分藝术家采取的主要形式,在这种立场下的艺术家,自然会对抗战时期一切反对中国共产党的人进行口诛笔伐,这不但不利于国民对于历史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也不利于国家形象的正确塑造。抗战剧,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地上的人和事,自然而然要基于历史,诉诸历史,对历史的叙述和描绘反映着现代人对于历史的态度,体现着国人对于历史的思考,这也是抗战剧成为塑造国家形象重要一环的原因。而这样一种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叙述,应该是要被禁止的。《雪豹》之所以成功,究其原因就在于剧中对于这些小人物有血有肉的描述,充分挖掘这些角色身上积极向上,符合中国人传统认知,体现中国人特有道德观念的积极因素。而这也是当今中国从历史反思的角度塑造起来的国家形象。

正如《雪豹》所描写的那样,抗战不是周卫国一人的英雄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团结奋斗史。从雪豹突击队,到虎头山独立团,再到全中国,正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自强不屈的奋斗才取得战争胜利。即使面对再多困难,中华儿女也不会低头退缩。坚强向上,和平和谐,这是现代社会人们所需要见到的中国形象,而对于历史人物的客观认识,对于小人物的充分剖析,又展示出了中国在历史性这一维度之下所做出的思考,通过这种思考,利用小人物的正面品格来消除西方传统观念中中国形象的负面因子,从而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走的更远。

《雪豹》中体现出的国家形象塑造特征,与新中国在新时期所坚持的道路不谋而合,“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相统一的过程中,中国找到了一条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的和平发展道路”⑨在文艺实践中,将这两种特征充分结合,使得中国国家形象以传媒这样一种高速率、宽范围的传播方式深入人心,对国家软实力的提升,必将大有裨益!

注 释

①李正国.国家形象建构[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李正国.国家形象建构[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③张玉勤.当代文艺实践构建国家形象的历史性、现实性与理想性[J].江海学刊,2013(04)

④姜云峰,黄德志.高校中文师范生对文学作品改编剧的阅读研究[J].东南传播,2015(12).

⑤叶自成.对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之关系的几点思考[J].国际政治研究,2006(01)

⑥刘业成.大陆谍战剧反面人物塑造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2015

⑦宋娟.论新世纪抗战题材电影中人物形象的重塑[J].电影评介.2010(11)

⑧张玉勤.当代文艺实践构建国家形象的历史性、现实性与理想性[J].江海学刊,2013(04)

⑨李博.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J].首都师范大学,2014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世纪以来抗战题材影视剧中的国家形象塑造案例研究”(项目编号:201410320021);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410320021Z)。

(作者介绍:陈丹丹,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文艺学;王亮杰,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猜你喜欢
现实性雪豹国家形象
雪豹的故事
中国人首次领衔保护雪豹
浅谈小学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三部曲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