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

2016-09-10 07:22吴百川
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质感学期竞赛

吴百川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98年5月

星座:双子座

就读学校:浙江省乐清市乐成寄宿学校

兴趣:热爱单色凌绵绵的音调,同时也喜欢空知英秋的《银魂》中低俗的吐槽。

崇拜的人:村上春树

座右铭:喜欢和文字一样安静地活着,喜欢和文字一起穿过彼此的生命。

这是一所通过竞赛把学子送入名校的高中,我在这里已度过了两个年头。

两年前的夏天,对此地一无所知的我来到这里。在那充满了试探性的好奇年代,那时的我,还有与我一样一无所知的同学,都不知道未来有什么样的东西在等待着我们。

班里的每个同学都被学校根据以往成绩分配到了不同的竞赛组,我则被分配到了化学竞赛组。由于初中的竞赛成绩不佳,我对自己也不是很抱希望,觉得自己根本没可能通过竞赛,但心中却有着一种接触新领域的兴奋感。在兴奋与好奇的驱使下,我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于是,完全是因为好玩,我开始接受化学竞赛。当然,如果用当年的心智去将这些知识全盘接收是有些难度的,并且教练很少让我们做题,甚至第一个学期竟然没有给我们考过一次试,这便助长了我走神的气焰。那段时间,我开始褪去年少时的青涩,也开始思考人生的朝朝暮暮。在学习竞赛的兴奋之余,我把课堂上的光阴都无私地奉献给了我的思想活动,偶尔才将时光瞥向黑板。呀!教练写的是什么东西啊?根本看不懂了。抬头正好迎上教练扫来的询问眼神,我赶紧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重重地点点头,教练也非常满意。不好学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学期,我终究是为自己不可控的肆意神游感到后悔了,但却依然坚持着,直到那件事发生,一切才出现了转机。

高一的冬天对我来说应是众神显灵了,我竟极幸运地进入了“新概念”的决赛。“新概念”作文大赛在我心中是极神圣的存在。在我看来,那应是广大年轻文学爱好者的朝圣之所,我从初中时就开始为它努力。决赛的日子定在我们寒假加紧培训竞赛的时候,我依然是毫不犹豫地请假奔赴上海,结果却不如意,仅是二等奖。拿了二等奖,我痛定思痛,反复思考落败的原因,最后把矛头直指化学竞赛。嗯,一定是因为学习竞赛,才弄得我没有半点空闲,一个学期都没写过什么文字,最后落得二等奖。我萌生了退意。那时已有两名同学开了退出竞赛组的先河,不然我也想不到这上面去。

其实,文学作为我的爱好,一直很被重视,我不想看着那些文字的灵性就这般因为生疏而从我手中流失;反观化学,我一向认为自己没什么希望,就算有希望,照我这般学习态度也没希望了。并且若我真的可以凭借化学怎么样了,我上大学就一定要学和化学有关的专业,毕业以后就是——化工厂。没错,当时的我对于化学的联想只有化工厂。这让我有些害怕,我不想自己以后生活在那种环境中:每天都是多环芳烃和硫酸的气味充斥的空气,皮肤一天天因为腐蚀而黄化、脱落。这般想着,我终是走上了退出之路。

这次退出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惊动了校长他老人家。教练也十分痛心,他说我最有希望。我颇为无奈,这个样子也算有希望?校长说,老师的感觉比你自己准。那好吧,教练应该是看到了我神游之下的本质,那我再这般不好好学习实在对不起他。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教练的痛心表情时,我也很愧疚。他是我一生中,最让我充满歉意的老师,即便他会忘了我,我也会永远记住他。

尽管过程充满坎坷,我还是退出了。不得不承认,我引起的风波还是很大的,当退出的消息一经传出,马上就闹得满城风雨,很多人也想要跟风退出。的确,学习竞赛本就是苦行,本就是红尘人难耐的寂寞,然而所有跟风的人都被严厉斥回,只有我全身而退。我有时会想,如果当初老师们没有这般纵容我,我现在会走上什么样的路呢?

然而生命不能走回头路,我们的“如果”都只存在于所谓的平行世界里。退出化学竞赛组以后,我就专心研究我的文学。化学坚持着也没什么希望吧,并且那也与我未来的方向相悖。这般想着,此举也并非毫无意义,于是我把退出竞赛后省出的时间都花在了文学上,目标明确,今年力取“新概念”一等奖!我需要磨炼,于是我奋力地写,写了好几篇几万字的小说;与此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其他的作文大赛,以求锻炼,但它们却给予了我致命的打击。在那段疯狂参赛的日子里,我的各项比赛成绩像是约好一样,清一色的无缘决赛;唯一进了决赛的,却也只是悲催的提名奖第一名。我的自信心遭到严重打击,并且对文学产生了一种怨恨情绪:它总不让我如愿。

我对文学的爱不纯粹了,然而此时我也并不觉得放弃化学转走文学之路是多么愚蠢的决定。毕竟,我退出了竞赛之后的日子过得颇为轻松,毫无负担,每天的心情值高于竞赛同学的平均水平,生活也是怡然自得;最重要的是随着退出而来的福利:假期约有竞赛同学的三倍之多。这种种,也可能是诱使我退出的原因。借此,我也毫不后悔地度过了我的2014年,并且过得颇为开心。

2014年的决战终于来了,我惨败,第十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只得了三等奖。我有些后悔了,觉得自己被文学伤得太深了。后来我总结了一下,可能是因我太功利了,总是为了拿奖而写作,这样写出的文字也会失去它们原本的美丽。我闭上眼睛,默默地忍回泪水。

当我不再那么热切地盼着得奖时,2015年带着高二下学期来了。这是竞赛同学的最后冲刺阶段了,我多少也受到了一点影响。虽说我们98届是普遍的水平差,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中的佼佼者通过竞赛率先结束他们的高中血泪史。这时,我忽然觉得自己有点蠢,竟然那么早就舍弃了自己的辅翼,以至于使自己根本没了提早结束的可能。若是那些率先结束的人整个高三都在我旁边优哉,我怎么受得了?

恍然间,我发现自己已到了冲刺大学的最后阶段。那不久之前还觉得很遥远的事情,现在已是这般近。我还能记得那年夏天我一无所知的样子,还能记得我执意退出时的愤青脸庞。

一晃,两年了。我长大了。

高二下学期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我悔意的催化剂。先是“新概念”大战的惨败在前;然后是我曾经的化学教练——我最对不起的老师——来带我们班的化学课,我的上一任化学老师曾以其一已之力,让我对化学的兴致彻底萎靡。然而这位化学教练的强势归来后,仅一节课就将我对化学的兴趣重新燃起!他在课堂上展示出的渊博学识,瞬间征服了全班同学。啊,他有这般魄力,我以前怎么就没感觉到呢?我很后悔少听了他那么多节竞赛课。

生活不是给你这么点打击就满足了的。高二下学期,是我们的省赛学期。学校有令,班里所有学生都要参加各科省赛,刚开学我们便投入到了生物省赛的火热准备之中去了。定是那天运气极佳,我进了复赛。之后要奋力准备化学省赛,以我这学了一个学期竞赛的实力去做,当真是颇为吃力。然而参加化学竞赛的同学告诉我,这种试卷,他们一下子就全做完了,并且比我高个三五十分都是轻轻松松的事。然后我就默默地听着他们讨论一些我根本不知是什么的化学名词,一个个皆是要保送的样子。那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当年同为化学班“三大金刚”,如今却已是云泥之别。我不愿相信,这空缺的一年,竟造就了如此庞大的差距。我生性是个很要强的人,我不能接受自己已被甩到这般地步。当初大家都差不多,如果那时我没有起过那种念头,如今我也能达到这种程度……而且这也是我本应达到的程度,所以我追悔莫及。

就连柴静的《穹顶之下》都来为我的后悔贡献力量。观看影片时,我发现,柴静身为记者这样一个人文方面的职业角色,在探索世界的力量上很是欠缺,比如想要知道雾霾的成分,她必须求助于科学家。这让我发现了文学的无力。莫言说过:“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没有用处。”虽然文学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会成分,但科学才是最根本的力量。我忽然想到自己,放弃了化学选择了文学。我相信化学是一种分析世界成分的力量,而文学很大程度是起着一个综合科技成果的作用。我忽然发疯一般地后悔退出了化学竞赛,我忽然意识到了化学作为一种科学的神秘与崇高,我开始渴望学习它的知识,欣赏它的美丽,只可惜曾经的我没有这样意识到,否则也不会徒有这么多悔恨与惆怅。

所有的催化剂聚在一起,令我痛心疾首。我好后悔,我好想回去,却回不去了。我已临近高三,这时候回去,无疑在赌人生。当初在那个岔路做出这种选择,已在冥冥之中改变了我的人生。纵然世间阡陌纵横,我也回不去了。所有的后果,我都只能自己承受。

忆起钱锺书先生写的《围城》,忽觉可以冒昧地化用:竞赛是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对我的嘲讽,但是不管哪种选择,都是多彩而迥异的道路。正如诗人弗罗斯特所说:“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不过有时,我也会想,如果当初我没有退出化学竞赛的话,如今又会是怎样的人生呢?

写作

感言

我总是沉默地活着,文字也和我一样,活着却不发出一点声音。我幸运地邂逅了文字,在那个记不清某年某月某日的湿润黄昏。我发现文字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她将我的情感一一收录,即使纸张泛黄,她记载的故事也不会褪色。我喜欢文字,喜欢她和我一样安静地活着;喜欢她和我一样,在夏天的阴影里发酵出一些柔和的香味。我和文字共享了太多情感,我和文字创造了太多世界。细腻如我,喜欢和文字一起生活,也喜欢和文字一起穿过彼此的生命。我想和文字一起生活下去,用我的笔,穿过时光不停地书写。

肖尧留言

尽显文字质感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形容我对《围城》的看法,我想是——质感。什么是质感?字典上对质感的基本概述是,在各类艺术中把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比如,学画中国画,一定要掌握的就是笔墨技巧。人物画有十八描法,山水画则有各种皴法,这种种技法都是表现物象质感的非常有效的手段。艺术是相通的,其实一篇有质感文字的形成过程,也如同画画。在本文中,吴百川就是以近乎炉火纯青的技巧,让“我”的无奈、纠结、坚守显露无遗,从而拥有了文字本身的质感。

这种质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吴百川在文字面前很卑微,它感谢文字,喜欢文字的安静,文字是他的朋友。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善待文字,字斟句酌,力求表达出最真实的心理。

不要觉得奇怪,我并没有看到吴百川修改文字的过程,但是透过文字,我能揣度出他的《围城》由雏形到成品的点滴。完美是修炼而来的,质感不是唾手可得的。但是,经过一番艰辛抵达文字质感之后,文字自会发光,自会照亮文字背后那个用心的作者。有质感的文字,才是文字中的贵族。

猜你喜欢
质感学期竞赛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层叠荷叶边
Colorful you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创新思维竞赛(3)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八年级上学期易错题
创新思维竞赛(6)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
轻盈雅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