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母爱叫吞噬

2016-09-13 12:02闫煜蕾
小读者·阅世界 2016年2期
关键词:妮娜共生母爱

闫煜蕾

如果你看过电影《黑天鹅》,一定不会对女主角妮娜的母亲感到陌生。这个曾经辉煌的芭蕾舞演员,因为意外怀孕生下妮娜,从而断送了自己的舞蹈生涯。她将自己未完成的舞蹈梦寄托在女儿身上,希望女儿有一天替自己登上职业的巅峰。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她对女儿的呵护无微不至,甚至连指甲都会替妮娜剪,已经成年的妮娜如同一个小女孩一样地生活,没有男朋友,没有任何母亲之外的社交生活。

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的母亲和妮娜的母亲有些相似,严厉、苛刻、控制。在电影《钢琴教师》中,这种严苛而控制的母爱走向一种极其变态畸形的极端。女主人公艾瑞卡已过而立之年却仍然单身,和母亲甚至睡在一张床上。和《黑天鹅》中的妮娜相仿,她每天只要工作结束就必须尽快回家去,如果想出去逛逛就需要找各种理由扯谎。当她买了一件略带花色的睡衣时,会被母亲挖苦她轻佻浪荡。

这两部电影的主人公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并不是偶然。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后果,如妮娜的行为拘谨、难以放松,甚至妮娜的幻觉妄想,艾瑞卡的偏执和性变态。妮娜和艾瑞卡的母亲一定不会否认自己对女儿的爱,然而,这世界上就有一种母爱叫做吞噬。

共生关系是一种吞噬

这种吞噬般的母爱,精神分析理论将此命名为“共生关系”。通俗点说两个人就像一个人似的不分你我、没有彼此分离的心理边界。母亲将孩子完全地保护起来,不给TA一点自主的权利,就如同母亲把孩子吞在了肚子里。母亲觉得她肚子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可是孩子们要憋疯了。

兩个人像一个人似的“不分你我”,乍一看似乎不错,但这种过度亲密并不会持续太久。两个人渐渐地会发现彼此不一致的地方,以及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朋友圈和生活。如果其中一个人想要继续保持“共生关系”,那势必会把另外一个人黏得紧紧的,抓得紧紧的,最后成了握不住的沙。

所以当“共生关系”超出了它适用的年龄段(0~1岁)时,不论是对父母子女还是恋人朋友而言,都是一种不健康的关系。

共生让人难以长大

婴儿超过了1岁之后,就需要发展其他的心理功能,TA不再是个完全依附母亲的生命,而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独立的意志。很多母亲会在婴儿渐渐长大时,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这实际上就是对丧失“共生关系”的哀悼。

足够好的母亲会尊重孩子自主选择的需要,放弃继续和孩子“共生”的愿望,这就是精神分析理论中谈到的“分离-个体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孩子获得了心理的独立性,明确了自己的偏好,能够自由表达自我的意志,最终成长为一个人格相对健康的人。而不能放弃“共生关系”的母亲,势必会压抑孩子的独立自主权,用她们的意志凌驾于孩子之上,就像妮娜和艾瑞卡的母亲那样,告诉孩子“你应该做这个,你只能做那个”。而当孩子表现出一些反抗的行为时,给予孩子严厉的批评和惩罚。渐渐地,孩子会如同被绳子捆缚的小象,即使有一天你放开捆缚它的绳索,它也已经不会反抗,完全丧失了自主性。

在不健康的“共生关系”里,母亲常常想要营造孩子没有长大的幻觉,因此我们总能发现与父母保持“共生关系”的人的心理年龄(尤其是性心理年龄)发展得要比一般人滞后得多。这是因为孩子的“长大”意味着对“共生关系”的反抗,而性心理的发展更是人类成熟的标志。

《黑天鹅》里的妮娜和《钢琴教师》里的艾瑞卡“没有成功地长大”。妮娜被母亲塑造成了一个“乖女孩”。她粉红色的房间像女童般可爱,她稚嫩拘谨的表情从未有过任何成熟诱惑的味道,她两点一线地在排练厅和家之间穿梭,没有朋友和男朋友,生活单调且乏味。艾瑞卡的外表尽管不像个女孩,但也没有成年人的生活,她和母亲住在一起,在人前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在人后却用扭曲的不成熟的方式满足着“是人都有”的欲望。她没有女性的温柔,却像她母亲一样扭曲阴沉,用清高的姿态赶走那些想要靠近她的人。艾瑞卡是她母亲唯一的“爱人”,也是她母亲生活中唯一的“活物”。

一种有毒的母爱

想要和孩子保持“共生关系”的母亲会以为自己给孩子的爱是最好的。她们在对孩子生活的照顾上总是无微不至,以至于别人看到了或许会为之感动,惊叹母亲为孩子做了那么多。但我的一位来访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精准的比喻:“我需要的苹果,她却总是给我梨,我不要还硬塞给我,如果我还不要就要被惩罚。可是我从来没想要梨,她非要给我梨对我而言就是一种伤害。”

被给予这种“强制性、控制性”母爱的孩子,甚至没有反抗的机会,因为这种有毒的母爱,总是被冠以“最无私、最忘我”的标签,被一大堆母亲们挂在嘴边——“我为了你,牺牲/付出了……(事业、婚姻、金钱、舒适……)”,有时孩子们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愤怒,但又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对劲,反而有很多孩子会因为自己心里的愤怒而感到内疚,责怪自己为什么不感恩母亲反而要抱怨。

要吞噬孩子的母亲似乎有着强大的力量,但其实她们的心理能量却是弱的。内心强大的母亲能允许并鼓励孩子发展出独立的意志,并承受与孩子的心理分离所带来的哀伤。而内心脆弱的母亲,自身无法接受分离带来的“被抛弃感”,或在她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有难以掌控的“无助感”,因此将自己生出的孩子完全控制于自己的掌心之中,借由孩子来满足自我的依恋需要或是成就需要。

那些想要保持与孩子“共生关系”的母亲,往往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失意的母亲。最常见的是婚姻上的不幸福,或附加上个人职业上的失意,如妮娜那未成为芭蕾舞明星的母亲。难以从伴侣身上获得的亲密感和依恋,使她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在孩子身上,这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过于“甜蜜”的负担。而她们个人未实现的职业梦想,常常会化作违背孩子自我意愿的过高期望。后者在中国的家庭中尤为常见。很多对职业乃至人生感到迷茫的来访者,谈及他们在大学时报考志愿的经历,无一例外都是由父母来决定他们报考什么专业,他们已经在“共生关系”中“被迫”依赖了太久,失去了独立思考和为自己的生活负责的能力。

一个健康的母亲,在一个家庭里绝不仅仅是孩子的母亲,她还是丈夫的妻子,以及一个有独立工作和生活的人。这意味着,一个健康的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应是独立的个体,爱着彼此的同时尊重彼此。

希望所有被吞到肚子里的孩子,能像妮娜一样破茧重生;希望所有吞噬孩子的母亲,能意识到孩子是个独立的人,把所有投注在孩子身上的注意力收回来一部分,去开发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快乐,把自由和自主还给孩子。

猜你喜欢
妮娜共生母爱
当考拉离开桉叶
阅读母爱这本书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母爱的另一面
淘气鬼妮娜
母爱
毛绒怪物
建筑与环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