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级别越高,加班时间就越长?

2016-09-13 01:07启石
领导文萃 2016年15期
关键词:司局加班费处室

启石

社会上一般认为,基层公务员加班最多。因为写稿子、赶材料、布置会场的,是这些人。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晒加班盒饭、加班材料、加班大楼的,也是这些人。但其实如果算工作时间的话,越大的领导反而工作时间越久。

我们国家领导人不必说,差不多每天新闻里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即使是一般的部级领导,周末也都安排满了各种活动。他们对此习以为常,几乎不会意识到这是加班。

往下的司局级领导,则是出差的机会比较多。他们往往为了不耽误日常工作,选在晚上飞来飞去。虽然他们一般不用亲自动手操持具体工作,但一个司局的大方向要他们来定,所有的信息都要他们来审核签字,所以往往要把司局里当天所有事务处理完后才能放心回家。他们不是走得最晚,也是走得最晚的人之一。

再往下,就是我所在的处级层面,这里差异就比较大了。加不加班主要看处室分工、工作进度和领导个人风格。一般赶上大事,比如“两会”、全国工作会议和大型活动,全处就要加班到很晚,甚至要支起行军床睡在办公室。至于综合性部门和应急部门、工作进度自己没法把握,时刻根据兄弟部门和外界情况开展工作,加班自然是家常便饭。

此外,不同领导对加班的态度也不一样。有人觉得加班是工作干劲的象征,就算没急事,也常搞个“五加二”“白加黑”“大突击”。也有人觉得加班不是正常的工作状态。如果加班明显增多,就要找上面增加人手或减少工作量。

等到部里面年终开总结会,领导一般会对加班很多的处室慰劳几句,但也并没有因此多给出几个先进的名额。作为常加班的人,我不会在写总结材料时花多少笔墨写加班如何辛苦,因为别人加班并不比我少多少。

总之一句话,加班对于公务员来说,实在算不得多值得一提的大事。

如今,随着公务员跟其他职业的差别日益缩小,加班文化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我在10年之前进入部里面的时候,常常会被老同志教导,要等领导下班了自己才能走。于是,有段时间我碰上个酷爱加班的处长,结果几乎每天只能在办公室欣赏美丽的夕阳了。

如今机关干活的主力变成了“80后”,“90”后也有人走进了机关大楼,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平等。现在加班,一般就是纯粹因为有着急的事情没做完。单纯陪领导加班的,反而让人觉得很奇怪。遇见周末节假日真有事要来加班的,一般也都是那些家离单位近的过来,假期没出去玩的过来,单身没小孩的过来。因此,好多年轻人买房子特意不买在单位附近,就是害怕周末总被抓来加班。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国务院部委大都坐落在京城核心区,1平方米的价格和公务员一年的工资差不多,买不起。

还有一点,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水平也大大推进,很多机关都用上了公文处理系统,用手机就可以随时处理签批文件。大家也习惯了在汽车里、在高铁上办公,把原来只能浪费的时间拿来工作。虽然加班的时长没有减少,对生活的影响还是明显降低了。

最后有个问题,公务员加班是否应该有加班费?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有争论,目前看来,短期内很难改变。

一来财政预算的执行越来越严格。一个单位的行政经费是年初就核定好的,而加班费是个变数,财政执行又对进度有要求,列支多少预算难以把握。二则,机关一般不像公司那样有严格的打卡考核制度。如果计算加班费的话,必须用上严格的考勤系统。相比多发不了多少的加班费,每天上下班打卡和繁琐的审核程序更让公务员厌烦。

至于加班餐,基本也就是单位的盒饭,或者外卖叫个肯德基、麦当劳套餐之类的,大概人均二三十元钱的标准,反正加班忙事也没心思品尝美食。去年中央机关进行了车改,一个月发500块钱的交通补贴,打车票一律不给报销。要是晚上加班错过了末班地铁,像我这样在北京工作的基层公务员,也只能给单位倒贴钱了。

(摘自《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司局加班费处室
公司支付了加班费就可以随意延长加班时间吗?
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如何保?——农业农村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谈耕地保护热点话题
及时传达 迅速行动 抓实抓细抓落地 胡志勇副厅长召开分管处室负责人视频会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管理办法(试行)
自愿加班,有没有加班费?
划重点八司局出炉年度工作清单
一口气砍掉85个处室,你怎么看?
哈尔滨大处室风暴:155个处室被裁掉
英国医生最高获得37.5万英镑的高额加班费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创新督查机制加快办理建议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