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策略
——以武汉金域华府为例

2016-09-14 02:19段祎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6年5期
关键词:筒仓华府遗存

工业历史地段城市更新策略
——以武汉金域华府为例

段祎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生

进入21世纪以来,工业历史地段及建筑的更新与再利用在我国日益兴盛,以期通过改造为工业衰退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及环境问题寻找出路。武汉武建集团构件二厂厂区从2008年开始,在政府和地产公司的共同努力下开发建设成为金域华府居住区,其中的工业遗产改造庭院茂园成为当代工业遗产改造的典型范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等方式对茂园进行了实态调查研究,并从设计角度加以演绎分析,以期归纳探究此类工业遗产更新策略。

工业历史地段 城市更新 金域华府 茂园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工业衰退,越来越多的工业用地被清空,这类历史地段的保护改造也成为设计热点,常置换为艺术展示、创意策划或居住等。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武汉,此类项目目前还较少出现,茂园作为市内成功改造的的工业景观,有较高研究价值。

武汉金域华府建成于2009 年,临友谊大道,为原武建集团构件二厂区,总面积约5公顷,开发总建筑面积约20公顷,地块中央区域保留工业遗址,其余开发为高层住宅。

本文从金域华府项目中茂园的设计方法、运营模式和实际施工三个方面阐述其改造更新的成功之处,为此类旧工业区的城市更新总结经验策略。

2 设计策略:保留-重构-更新

茂园地块处有比较多的旧厂遗存,平顶筒体、斜向片墙、双坡顶建筑、低矮片墙、高度从 18m 到 2.5m,尺度悬殊、形态各异,在东西向 100 余米的空间中展开。在处理现场遗存时,设计师采取尊重、延续、有所创造的态度,进行“保留-重构-更新”的场地改造。

2.1保留:尊重构筑物遗存的场所特性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从城市旧存肌理中营造出微妙敏感的空间,并能永远给予人们体味与启迪,便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历史感”。

对于金域华府醒目地块构筑物遗存物,设计者回归纯粹空间本体,梳理其自身逻辑脉络,探求其再生的可能性,采用3 种策略:原地保留、改造、异地保留。

原地保留的主要是室外构筑物,将斜片墙和几道矮的折墙做了整体加固和折断处理,部分过于破旧的矮墙重新堆砌。

改造部分主要是原来的小厂房和厂区内18m高的水泥筒仓。筒仓形体简洁,墙体为清水混凝土,结构形式为双筒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形为20世纪70年代典型的工业化结构元素。重新布局后分别作为销售大厅和影音展示空间,在旧的形式中注入新功能。

整个庭院的改造围绕筒仓展开。筒仓体现茂园的文脉与肌理,限定了新建部分的场所空间,为整个园区的风格与材料定下基调,其恢弘的尺度强化了整个庭院的尺度感。园中南侧为露天跨,是在原有排架柱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高大的玻璃雨篷为增加的部分。历经风雨的筒仓和桁架,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

异地保留主要针对原来大厂房的牛腿柱和联系梁,因为规划布局的缘故,将其迁移到用地沿道路侧,以其高大的尺度作园林小尺度空间和城市干道的“界面”。茂园的主要空间,都是围绕着处理对待原有遗存展开的。

茂园解构新与旧的二元对立,新建住区以局部透明的方式覆盖基地,部分厂址遗存与新的住区并置共生。

2.2重构:理性考量的规划布局

金域华府的规划分为三个区域:茂园(销售中心)酒店式公寓和高层住宅区,采用人车分流系统,内部功能区域间以车行道路分隔,通过步行道路相联系。茂园主要以公共休闲为主,配以公共展厅、餐厅等配套服务设施。作为各组团间相互联系的节点,它不仅保证了公共性和参与性,也对小区对外展示宣传起积极作用。

2.3更新:再定义的中国古典园林空间

茂园以园林庭院的空间形态演绎工厂旧址,但与典型中国园林空间又有所不同。中国园林具有内向围合、形成核心虚空间与回环景域的空间布局特征,茂园的景观布局收到一定限制,但是与中国古典园林的意象大部分契合——这里有水泥罐塔(“塔”)、水泥搅拌站(“轩”)、堆料斜墙(“假山”)、混凝土柱列(“廊”)等要素。

此外,新旧材料的有机结合是对场所再定义的重要表达,遵循在对比中寻求和谐与平衡的设计原则。主体材料混凝土预制条块顺应原场所质朴的肌理与质感,锈蚀钢板与红砖强化了工业金属元素的特质。景观区域外墙与主塔形成对比,采用与红粘土砖同色系的陶制面砖。

在遗存设施的外墙设计中,简洁透明的表皮削弱了建筑体量,也最大程度保证了空间的功能性。在南侧商业单元、入口雨篷中和筒仓的改造中,钢结构的有效运用体现了技术美学,使支撑体与钢结构合二为一。

住宅区围绕茂园呈环形布置,也使新旧之间产生了对话。它们之间理性和序列的逻辑关系,使不同尺度的实体空间和茂园空间相互错动、渗透,空间流动的节奏和韵律感也随之生成。

3 成熟有效的运营模式

尽管该地段历史、商业价值并存,但时代的商业环境下,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成熟有效的运营模式。

在该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的合作为该地段的改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万科通过成立子项目公司与相关协作公司合作运营开发,使该地段最终形成以居住为主,商业、办公等为辅的多样化功能组织区域,填补了政府与业主之间的运营空缺。

市场策略方面,考虑到市民对当前武汉市中心城区住宅价格的承受程度和他们的客观居住需求,该项目主要针对以结婚购房的年轻人,因而住宅户型以90m2以下为主,整个园区的环境时尚活泼。准确的定位于市场经营策略也成为茂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4 结语

城市中现存的工业遗留物是“城市博物馆”关于工业化时代的最好展品,它们往往承载着一座城市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而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促使该地块更新过程更需注重社会、经济及环境三方面的因素。茂园的成功离不开极具情怀又朴实真诚的设计策略、成熟的运营模式以及理性控制的实施过程。其更新实践策略对将工业遗迹再次融入到充满活力的日常生活以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1]张伟星.茂园建筑实践[J].建筑师,2009(6)

[2]周维.对城市工业旧址改造、利用的尝试——以武汉万科茂园为例[J].建筑师,2009(6)

[3]俞萧,吴宇强.产业类历史地段更新设计调查研究——阅读茂园[J].建筑文化,2011(7)

猜你喜欢
筒仓华府遗存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筒仓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实践探讨
矮胖式筒仓集群爆破切口参数设计及预处理技术❋
钢筋混凝土筒仓结构设计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大型筒仓布料与给料设施的应用现状与选型研究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