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河流域绿化美化整治方案设计
——以大田县奇韬镇桃舟村为例

2016-09-15 15:50林欣海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煤矸石美化江河

林欣海

(福建省大田县林业局,福建 大田 366100)

文江河流域绿化美化整治方案设计
——以大田县奇韬镇桃舟村为例

林欣海

(福建省大田县林业局,福建 大田 366100)

以文江河流域奇韬镇桃舟村为例,根据不同类型绿化整治区提出设计原则、造林技术要点,并总结治理成效。结果表明,加强文江河流域绿化整治,是恢复河流生态功能,实现“天蓝、地绿、水美”的有效途径,也是构筑区域生态屏障、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

河流流域;矿区村庄;绿化美化

文江河是闽江水系的二级支流,全长101 km,发源于永安,流经大田、沙县、尤溪等地,是沿河村民赖以生存的母亲河。然而,由于其沿线流域矿产资源丰富,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矿山开采作业。历经30多年的开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1-4],沿江植被景观破坏严重,矿山废弃地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水土流失加剧以及诱发地质灾害等[5-9],文江河将有可能成为青山中的一条浊流,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正常生活及文江河流域景观效果。桃舟村是文江河主要支流桃舟溪的流经地,它是一个典型的流域矿区村庄,其境内不仅有大量的废弃矿区,同时又处于文江河流域的两岸。根据福建省闽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的要求,文江河流域是福建省流域绿化美化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以文江河流域的大田县奇韬镇桃舟村为例,总结流域矿区村庄不同类型绿化美化整治造林的技术要点以及治理成效,为福建省江河流域绿化美化整治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1 桃舟村概况

奇韬镇桃舟村位于大田县东北部,福建省中部,北纬26°00′20″—26°01′25″、东经117°48′25″—117°51′41″,土地面积8.54 km2,境内河流长5.97 km,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274~815 m。属亚热带海洋性与大陆性兼具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8 ℃,无霜期270 d左右,年降水量1000~2200 mm。土壤类型为黄红壤,地带性植被为米槠、枫香等常绿落叶阔叶林。

奇韬镇桃舟村现有林地面积527 hm2,主要分布在桃舟溪下游及上游二重山及一重山的上半部。其中蛇仑自然保护小区139.53 hm2。村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发现煤炭、石灰石、铁矿石、铅锌矿等。尤以煤炭为主,面积约328 hm2,主要分布在文江河支流桃舟溪两岸一重山,矿点多达7个。自1980年开采以来,由于不注重矿山恢复治理工程,导致废弃煤矸石面积达31.76 hm2。矿山的开采导致地表植被严重破坏,林地资源严重浪费,生态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诱发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文江河支流桃舟溪河道淤积,河床抬升,沙滩地面积达8.39 hm2,水污染严重,水质下降,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生活。因此,流域矿区村庄造林绿化美化是生态环境修复、保障民生的重要措施[2,5]。

2 流域矿区村庄造林绿化整治方案设计

本文按流域矿区村庄的立地条件及绿化整治的原则,可划分为矿区、河道两岸及河沙滩地和河流两岸村庄3个类型。

2.1 矿区造林绿化设计

2.1.1 特点 桃舟村境内煤矿矿点多达7个,矿渣弃地面积大,矿区道路四通八达,刮风时,煤矿粉尘乱飘,雨季时,形成煤矸石流,整个矿区道路淤积,严重影响了矿区及周边乡村居民生产、生活。

2.1.2 原则 坚持“矿山开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原则,在矿山生产的同时,推进生态修复,保护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齐头并进,通过对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排渣区整治、开设防洪沟等工程措施后,按照“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乔灌草藤相结合 ”的原则进行整治。

2.1.3 绿化整治模式 采用草本、灌木铺底,同时营造乔木的治理方式可加快矿区废弃地的植被恢复速度。选择速生树种或大苗进行造林,使草灌层不被压制[10]。因此,以乡土树种为主,利用大苗造林,采用针阔、常绿落叶混交、灌、草、藤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植被恢复、美化环境、重现绿色。

2.2 河道两岸及河沙滩地造林绿化设计

2.2.1 特点 桃舟溪单侧河道长约5.2 km(两侧合计10.4 km),河沙滩地面积达8.39 hm2。

2.2.2 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根据突出生态、兼顾景观,乔、灌、竹相结合,大行距、小株距栽植模式,发展片林的原则,对河堤绿化、闲置地进行复绿。

2.2.3 绿化整治模式 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Munro) Keng f.)、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Munro)、垂柳(Salixbabylonica)、桂花(Osmanthusfragrans(Thunb.) Lour.)、香樟(Cinnamomumcamphora(L.) Presl.)、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lus)、红千层(CallistemonrigidusR.Br.)等耐水湿树种,形成一河两岸景观绿带,具有地域特色的植物景观,突出美化、绿化效果。增加森林植被,改善群落结构,提高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逐步恢复河流生态功能,改善河流水质。

2.3 河流两岸村庄造林绿化设计

2.3.1 特点 桃舟村的矿区分布在村庄上游两岸,尤以北面分布有大面积的产矿区,煤矿运输等穿村内公路而过,由于地形和季风气候的影响,遇到大风天,北面煤尘、以及道路运输等作业粉尘大量进入村庄,严重影响了村内居民生产生活。

2.3.2 原则 坚持 “以身边增绿、改善生态、优化人居环境”的原则。

2.3.3 绿化整治模式 充分利用文江河流域桃舟溪沿线的宅旁、路旁闲置地、丢荒地见缝插绿,种植以珍贵阔叶树为主的乡土树种,形成小片林或带状景观林。

3 流域矿区村庄造林绿化整治技术应用

3.1 造林绿化树种的选择

根据造林立地条件、项目造林实际,遵循适地适树、适树适地的原则,选择与流域矿区村庄类型相适应的造林绿化树种,详见表1。

表1 流域矿区村庄主要造林树种选择

3.2 造林技术要点

3.2.1 废弃煤矸石山造林技术 为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机械可作业的地段用挖机和铲车将煤矸石挖平或摊铺平整,同时修筑防洪沟。全面覆盖黄土20 cm后,进行整地,整地方式为穴状,规格50 cm×40 cm×30 cm(即采取工程造林的措施),将坑底煤矸石踏实,回填一层种植土,施基肥,造林密度3000株·hm-2。营造以抗干旱、耐贫瘠、抗污染强、适应能力强的侧柏、木荷、刺槐等乡土树种为主,使用2~3年生大苗栽植,把苗木放在坑正中,先填黄土30~50 cm,然后,用脚踏实后,在苗坑上面覆盖一层疏松土。同时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及提高美化绿化效果,在种植地的边坡、斜坡撒播狗牙根、野菊花、黑麦草、百喜草等草籽,播种量3 g·m-2。对坡度较大,无法客土的边坡,可以种植葛藤等藤本植物,以防止水土冲刷。

3.2.2 矿区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造林技术 矿区生活区、办公区以周边增绿为重点,优先绿化、改善和美化矿区环境。以香樟、桂花、竹柏、罗汉松、茶花、邓恩桉、红叶石楠、红花檵木等树种为主,对办公区、生活区、矿区公路两旁、较大的空闲地种植小片林、绿篱、花坛、草坪等,提升矿区宜居环境。矿区生产区规划一条带宽4 m,株行距2 m的防尘林带,造林树种选择侧柏、邓恩桉,防止煤尘污染扩散。

3.2.3 河道两岸及河沙滩地造林技术 对沿岸林带5.2 km长的断档及需补植的部位、无人工堤坝的堤坡种植绿竹、麻竹及垂柳,有堤顶的在内侧种植香樟、桂花、罗汉松,株行距2 m×3 m。对沿岸无林带且有堤坝河堤以乔、灌相结合,人工用砖砌花坛规格宽80 cm,深60 cm,填客土(客土深40 cm),种植香樟、桂花、罗汉松、红千层、红叶石楠、红花檵木,株行距3 m×3 m。

河沙滩地用挖机全面深翻40 cm,采用带状整地挖大穴(60 cm×60 cm×80 cm)方法进行深栽植,施基肥,回表土,种植垂柳、桂花、香樟等乡土树种,形成固岸林带,造林密度2100株·hm-2。

3.2.4 河流两岸村庄造林技术 在村庄主干道种植侧柏、银杏、苦楝等大苗,株行距5~6 m,同时在行道树之间,种植绿篱,以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红花檵木为主,绿篱带宽不少于50 cm。对村庄内一重山的采伐迹地、林中林缘空地等,采用不炼山造林,提倡营造针阔混交林,造林密度2500株·hm-2。对村庄周边稀疏林地选择冠幅大、叶面粗糙、绒毛密生、能分泌黏性油脂或汁浆防尘、抗污染阔叶树进行补植修复,主要造林措施是块状、带状整地,挖明穴(50 cm×40 cm×40 cm),用2~3年生的乡土树种(如木荷、侧柏、火力楠等)进行栽植,造林密度600株·hm-2,确保补植套种成林后郁闭度达0.2以上。对蛇仑自然保护小区(139.53 hm2)进行封山育林,对林中、林缘空地进行人工补植修复。

3.3 森林抚育管理

根据林分状况,科学选择抚育方式。在每年的5—6月、8—9月分别对废弃矿区(煤矸石山)、矿区生产生活区、办公区、河道两岸及河沙滩地、河流两岸村庄内造林绿化实行锄草或劈草抚育作业,并进行除萌和适当的松土、扩穴、培兜,同时结合抚育每年施肥1次。对郁闭度在0.2~0.5的稀疏林分,实行全面劈杂、割灌抚育,保留天然散生的阔叶幼树,补植目的树种或阔叶树。连续抚育3 a,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及林木的营养状况,促进林木生长及林分快速郁闭。同时做好造林成果保护工作,减少人为干扰因素,防止人畜危害,及时做好补栽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4 不同类型流域矿区村庄的造林绿化效果分析

4.1 废弃矿区(煤矸石)的造林绿化

由表2可知,在废弃矿区(煤矸石)营造侧柏9.4 hm2,木荷8.76 hm2,刺槐13.6 hm2,与一般造林相比,工程造林技术的应用使造林保存率达90%以上,侧柏、刺槐、木荷等树种的苗高提高14 %以上。通过对废弃矿区(煤矸石)造林绿化整治,实现了废弃矿区的快速覆绿,矿区和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与恢复,促进整个矿区生态系统的融洽和协调,为矿区和周边群众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表2 废弃矿区(煤矸石)工程造林与一般造林效果比较

4.2 矿区生产区、生活区及办公区的造林绿化

由图1可知,矿区生产区、生活区及办公区通过种植香樟、桂花、竹柏、罗汉松、茶花、邓恩桉、红叶石楠、红花檵木等乔、灌木4.6 hm2,种植草皮0.5 hm2,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树、乔木与灌木、花卉与草坪的比例,绿化效果比恢复前有明显的改善,实现了生态与景观的和谐统一。

4.3 河道两岸及河沙滩地的造林绿化

由表3可知,与一般造林技术相比,在河道两岸及河沙滩地种植绿麻竹、香樟、桂花、罗汉松、红千层、红叶石楠、红花檵木等树种,工程造林措施的应用使造林保存率达到90%以上,不同树种的苗高提高12%以上。河道两岸及河沙滩地的造林绿化整治不但实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自然灾害外,而且打造美丽乡村森林公园,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运动的场所。

4.4 河流两岸村庄的造林绿化

对村庄路旁、宅旁、村旁造林5.08 hm2(表4),形成路侧有绿篱,小区及庭院有乔、灌、藤、花。居民区内公共绿地绿化因地制宜,合理配置不同的植物类型,以速生树种、乡土树种为主,常绿落叶、乔、灌、藤有机结合,形成点、线、面结合分布均衡,显现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新景观。

通过对村庄内一重山的采伐迹地(3 hm2)、林中林缘空地林分修复(8.2 hm2)(表4),使森林休养生息以提高流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灾减灾等生态功能,提高树种多样性,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效益。

表3 河道两岸及河沙滩地工程造林与一般造林效果比较

表4 河流两岸村庄及一重山树种景观效果

5 小结

针对桃舟村的矿区、河道两岸、村庄森林分布状况,文江河流域在绿化、美化整治工作应遵循河流两岸村庄内“以周边增绿、改善生态、优化人居环境”为主线,废弃煤矸石山按照“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乔灌草藤相结合 ”的原则,矿区生产区、生活区及办公区绿化按“矿山开采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保护社会经济快速增长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齐头并进原则,河道两岸及河沙滩地以增加森林植被,改善群落结构,提高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逐步恢复河流生态功能,改善河流水质为原则,分类开展绿化、美化造林工作。通过“山上治本”和“身边增绿”,大力开展文江河流域绿化美化,形成山上与山下、江河上游与下游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生态建设格局,充分发挥森林的整体效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幸福指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夏汉平,蔡锡安.采矿地的生态恢复技术[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1):1471-1477.

[2]谢益贵.废弃采石矿山绿化治理方案设计初探[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4):218-221.

[3]石志贤.两型矿山示范区建设造林绿化模式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34(3):78-80.

[4]杨建杰,郑文美,郭江.矿山植被恢复工程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2013(11):33-35.

[5]林日传.人工生态造林技术在矿山复绿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2010(14):205-206.

[6]章华质.矿山村庄造林绿化技术初探[J].林业勘察设计(福建),2014(2):83-86.

[7]施顺生.矿山林业复垦的技术特点[J].中国工程科学,2005,7(9):430-432.

[8]刘伟杰.矿山造林合理选择绿化模式[J].中国林业,2009(4)60.

[9]李玲.浅议矸石山的综合治理方法[J].煤,2010(130):81-82.

[10]曾建新.大田县银顶格铁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试验[J].福建林业科技,2016,47(1):38-41.

Preliminary Study of Renovation on Greening and Beautification Planning for Wenjiang River Valley:——A Case Study of Taozhou Village,in Qitao Town,Datian County

LIN Xin-hai

(FujianDatianCountyForestryBureau,Datian366100,Fujian,China)

Wenjiang River is a grade II tributary of the Minjiang watershed.Strengthen greening and renovation of Wenjiang River valley could restore river ecology function,is realization effective measure of “blue sky,green land and clear water” and is also important measures of constructing regional ecological barrier and improve human settlement.On the base of Taozhou village,in the Qitao town,Wenjiang River valley,this paper summary on afforest key techniques and governance effect for different greening renovation area,and offer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greening and beautification.

river valley;mining area and village;greening and beautification

2016-05-19;

2016-06-27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林业厅联合下达中央预算内重点林业项目(福建省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项目,闽发改农业[2013]858号)

林欣海(1973—),男,福建大田人,福建省大田县林业局林业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培育工作。E-mail:27171770@qq.com。

10.13428/j.cnki.fjlk.2016.03.046

S731.1

A

1002-7351(2016)03-0218-05

猜你喜欢
煤矸石美化江河
浅谈煤矸石在固废混凝土中的应用
迷彩色在通信基站天线美化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煤矸石填料的路基结构体受力性能分析
江河里的水鸟
锌改性煤矸石的制备及其对废水中磷酸盐的吸附去除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江河 万古流
美化語についての一考察
煤矸石路基在平原风电场中的应用
美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