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娟,何东进,洪 伟,游巍斌,曹 彦,连素兰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林娟,何东进,洪 伟,游巍斌,曹 彦,连素兰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在对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林业建设取得的成效,剖析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建议与举措,以期把福州城市林业建设成结构优化、功能高效、布局合理的生态体系,并为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提供参考。
城市林业;建设现状;发展对策;福州
城市林业于20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首次被Erik Jorgensen教授提出,是对受城市居民影响与利用的整个地区所有树木的管理[1]。随后城市林业在北美与欧洲迅速发展,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城市林业内涵进行探讨,美国林业工作者协会认为城市林业是林业的一个专门分支,是一门潜在的自然、社会、经济福利学的城市科学[2];欧洲与日本不少专家都认为城市林业是包含城市公园、城市环境保护区、道路及河流沿岸的绿化,机关、企业与居民区的专用绿地、郊区的绿地及农林水产的生产绿地等[3]。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城市林业,有些学者认为城市林业是建设与经营、利用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行业,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5];王木林[5]认为城市林业是在城市范围内,以树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与其建筑设施,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面对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趋势,国内很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等都把城市林业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城市林业得到快速发展,并取得很好的综合效应[6-7]。2004年,贵阳被授予首个“国家森林城市”,从福建省内来看,厦门市城市林业发展最快,也是首个通过国家森林城市批复的,无论是城市森林建设理念还是建设模式,城市林业均走在全国前列,被誉为南方沿海城市森林建设的典范。至2014年,全国已创建国家森林城市75个[8]。森林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是衡量城市生态建设水平方面的一种重要标志,目的是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加快城市林业的发展。2014年,福州市提出了“2017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对福州城市林业建设现状的分析,剖析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把福州城市林业建设成功能高效、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生态体系,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
福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东经118°08′—120°31′、北纬25°15′—26°29′,依山面海,为河口盆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年温暖湿润。福州不仅雨量丰沛,而且水资源非常丰富,大小内河有90多条,特别是贯穿市区的闽江和乌龙江,这种“群山怀抱,闽江穿越”的地理特征非常有利于树木生长,因此,植物种类繁多,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马尾松(Pinusmassoniana)、相思树(AcaciaconfusaMerr)是其主要的建群种,人工群落主要是桑科(Moraceae)、漆树科(Anacardiaceae)、苏木科(Caesalpiniaceae)、樟科(Lauraceae)、棕榈科(Palmae)等植物。据统计,适宜福州市生长的木本植物有1703种,常见的栽培植物约350种,常绿乔木约79种,落叶乔木51种,常绿灌木61种等[9],乔木有大叶榕(Ficusvirens)、芒果(MangiferaindicaL)、香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短会鱼尾葵(CaryotamitisLour)、垂柳(Salixbabylonica)、木棉(Gossampinusmalabarica(DC.)、Merr.)、刺桐(ErythrinavariegataLinn)等;灌木有杜鹃(Rhododendronpulchrum)、芭蕉(Musasapientum)、木芙蓉(Hibiscusmutabilis)、黄槐(Cassiasurattensis)等。
由于福州位于南亚热带季雨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个植被带交界处,故其绿化树种有过渡性的特征[10]。福州低海拔地区主要以榕树(FicusmicrocarpaLinn.f)、木棉、龙眼(DimocarpuslonganLour.)、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橄榄(Canariumalbum(Lour.)Raeusch)、杨桃(AverrhoacarambolaL.)、番石榴(Psidiumguajava)等为主,高海拔地区主要以常绿阔叶林中的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Adimamdra millettii)、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为主,中亚热带的落叶阔叶林树种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Bunge)、木油桐(VcmiciamontanaLour.)与针叶树种有马尾松、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等也生长良好。
统计资料显示,2014年福州市生产总值为5169.16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4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12元,分别比2013年提高了10.1%、9.4%、11.2%;2014年,福州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55%,依照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标准,福州市已达到相对富裕的程度。近年来,福州市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人数逐年递增,旅游收入增长迅速。201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114.07万人次,约为2004年的5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45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416.6%[11],这与福州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植被资源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
2.1 城市林业建设现状
福州市于2003年、2010年相继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城市”的称号。近年来,福州市大力实施“四绿工程”即绿色城市工程、绿色村镇工程、绿色通道工程、绿色屏障工程,重点对中心城区环城一重山的景观林建设和“三沿一环”的林分修复和改造,进一步推进全市造林绿化,其绿化成效显著。
《福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福州市林业用地面积为75.39万hm2,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31.2万hm2,占全市林地面积41.4%,超过国家规定基本标准11.4%,森林蓄积量2951万m3。全市森林覆盖率在55.3%以上,其中全市建成区森林覆盖率为25.4%,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280 hm2,年末建成区绿地面积10031 hm2,绿地率39.5%;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894 hm2,绿化覆盖率42.9%。2014年建成城市公园10座,新增公园绿地面积100 hm2,至2014年末,城区共有84座公园,公园绿地面积3054 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9 m2,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2014年,五虎山森林公园升格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至此福州东西南北就有5个国家森林公园“围城”,百姓尽享“生态福利”。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植物释放出的氧气可以满足福州市区30%人口的需求[12],在2014年 “美丽中国”评比中,福州获得生态之美冠军[13]。与上海、广州等城市林业建设的先进城市相比,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在植树造林面积、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方面占优势(表1)。
2.2 城市林业建设的构成要素特色
目前,福州城市林业建设基本形成以乔木为主体与其它植被相结合,以城区绿地、小型公园为点,闽江、乌龙江等大小河流沿岸与道路等森林廊道为线,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大面积生态公益林为片,点、线、面相互结合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从城市林业建设构成要素看,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有其独特的一面。
表1 2014年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与国内其它主要城市对比
*:资料来源:福州统计年鉴(2014);广州园林局(2014);上海统计年鉴(2014)。
首先,山、水是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颇具特色的构成要素。福州市青山环抱,属于典型的河口盆地,外围依托东面鼓山、西面旗山、南面五虎山、北面莲花峰等自然山体构建成生态屏障体系;市区依托三山(乌山、于山、屏山)构建了“城市之肺”。福州市水系资源丰富,通过乌龙江、闽江两岸50~100 m的林带与大小内河沿岸的绿化建设构建其生态廊道,进而形成山体、水系与绿地相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14]。
其次,植物景观是城市林业建设的重要构成要素。城市植被在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凸显地域特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历经千年沧桑的名木古树无疑是城市植物景观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要素,因为它展示了千百年来气候、水文与植被、地质等方面的变迁。福州古树种类多、分布广,古树名木1000多株,有南洋杉(Araucariacunninghamii)、假槟郎(ArecacatechuL.)、海枣(PhoenixdactyliferaL.)、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 presl)等,其中达到国家一级保护标准的有124株,并以古榕、古荔枝最有名[14]。当下,福州市区“绿茵满城”,百年榕树比比皆是,古榕树与北京香山红叶(黄栌)(Cotinuscoggygria)、杭州垂柳(Salixbabylonica)、苏州梅花(Prunusmume)等齐名。且福州素有“花乡”的美誉,茉莉(Jasminumsambac(Linn.) Aiton)、白玉兰(MicheliaalbaDC.)、兰花(Cymbidiumspp.)等几十种名花让福州四季飘香。
再者,绿化树种是城市林业建设的主要构成因素。福州市常绿树种多且抗逆性强。市区大多以冠幅大、遮荫效果好的榕树、樟树、芒果等常绿树种为主,东部沿海防护林区为抵抗台风等自然灾害选择木麻黄等深根性、抗风能力强的树种。另外,具有地方特色的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板栗(Castaneamollissima)、柿子(DiospyrosKakiL.f)、枇杷(Eriobotryajaponica)、龙眼(Dimocarpuslongan)、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芒果(Mangiferaindica)、橄榄(Oleaeuropaea)等经济林品种不仅为福州市城市林业提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观光资源。秋天红、绿色的油茶果挂满树体;冬季白色枇杷气味芳香;夏季鲜红的心形或球形荔枝与椭圆形的黄色芒果特别引人注目;橄榄树干通直且青绿色菱形的果实尤为奇特。
3.1 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福州市长期坚持造林绿化工作。2000年以来,福州市更是坚持科学发展和完善的生态规划相统一,努力在全省生态城市建设中位居前列。1992年福州制定了《福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并于1997年、2000年、2015年进行修订,对福州市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和建设、保护和管理做出了法律规定。2004年福州市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福州的决定》,大力推进生态公益林、花卉种苗、森林旅游等林业十大工程,有力推动了福州林业跨越式发展。
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福州市明确提出建立生态红线管控制度,2014年出台了《福州市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对方案划定的生态功能红线、环境质量红线、自然资源红线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禁止一切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同时建立生态红线管控监督、协调和考核机制,对生态环境损害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
3.2 科学规划与持续投入
福州市坚持把城市林业规划作为其林业建设的龙头。2003年福州市编制通过了《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10)》,以该规划为指导,福州市先后编制了《福州市山体保护规划》、《福州市花化规划》等专题规划,为城市森林建设整体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14年福州编制了《生态福州总体规划》,将“生态福州,人居典范”作为生态福州的发展目标,生态福州坚持用生态的理念来规划、建设和发展城市,为福州生态建设做出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定位。2014年福州还制定颁布了《福州市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提出要按照“两江润城、碧山环城、水链织城、青峰缀城”的规划理念,构筑“一屏三带、两环六廊、多点”的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来具体指导福州森林城市建设。
城市林业建设较好的区域,都非常重视对城市林业建设的投入[16]。因此,确保财政对城市林业建设的投入是其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障。福州市始终把林业系统固定资产资金与绿化建设资金维持在市财政收入的一定水平比例上。林业系统固定资产投资自2003—2012年基本上每年都呈递增趋势,2010年的投资额最高为3444万元(图1)。在绿化建设资金方面,2010年园林绿化建设总投资达8.6亿元,采取规划扩绿、征地增绿、拆房建绿、拆墙透绿等多种途径来增加城市绿量;2011年福州仅在花化、彩化的投资大约是800万元;2012年仅光明港南北岸景观绿化大改造,总投资就达2.3亿元;安排7200万元绿化专项用于加强中心城区主干道绿化建设,安排4000万元专项用于实施动物园绿化建设的提升,安排4000万元用于公共绿地养护等;2013年福州仅高架桥、天桥绿化花箱改造工程就投资3623万元,近2 a建设的环南台岛滨江绿化和三环路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分别投资约5.62亿元和4.3亿元;2015年8月,福州市政府颁布了《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的实施方案》,园林绿化将新增投资7.74亿元,绿道网新增投资2.63亿元。
图1 福州市2003—2012林业系统固定资产投资额图2 福州市2003—2014年林业产值
3.3 经济效益持续增加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近年来,福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提升茉莉花茶、福桔、橄榄等传统林产品的品质,转型升级以木材、竹材等资源培育为主的传统林产加工产业,大力发展绿化苗木、花卉等产业,积极推动林下经济和森林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林业产值逐年增加,林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百姓的增收。2014年林业产值达到22.93亿元,是2003年(5.58亿元)的4倍多,比2010年(13.31亿元)将近翻了一番(图2)。
福州市还大力推进绿色村镇工程建设与“四绿工程”建设,实现城乡森林一体化。引导村民利用“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抛荒地)种植优良乡土树种。重点抓好乡村公园绿地和古树名木公园建设,努力打造“环境优美、自然生态”的宜居福州。
总体看来,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绿化效果显著,生态功能发挥相对充分。然而从建设布局科学合理、结构优良以及功能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林业体系的目标来看,福州市城市林业建设存在着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4.1 城市森林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从绿地分布、植物景观、树种配置方面来看,福州城市森林结构不够科学合理。福州市绿地分布不够均匀,呈现出北密南疏的状态,特别是福州市中心区域(如台江区等)绿地覆盖率较低。2007年,台江区绿化覆盖率20.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4.15 m2,而晋安区绿化覆盖率为40.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5.3 m2[17],台江区是老城区,人口密集、建筑较多、道路拥挤、绿地明显不足。且福州市行道树超过半数为乔木单层结构,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态功能[18],城市热岛问题突出。此外,福州市生态公益林主要以马尾松、杉木、木麻黄、桉树为主,市区行道树主要以棕榈属和榕属为主,树种结构较单一,景观较单调。
4.2 城市林业经营管理较为粗放
一方面,政府花巨资完成道路、公园、公共绿地等建设后,由于后期维护费用较高,出现了管理模式单一化的现象,如在树木管理中注重树形的美观和植物的整齐,而对于城市绿化植物景观中由于风吹、水浸、病虫害等造成的树木倒伏、枯枝等没有及时治理,甚至出现一些市民或者企业为了自己的私利去破坏绿化景观,据福州市民反映,地铁建设与街道改造对行道树的破坏经常发生,湿地资源的破坏也较为频繁,导致巨资建造的绿色景观远没有达到其预想的效果[19];另一方面,城市林业建设管理并非只是林业、园林部门的事,应该是城市规划、国土、城建、城管、园林与绿化等相关部门的共同职责。目前,各部门职责并不明确,如经营管理权属的划分与产权等职能在协调上尚存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4.3 城市林业建设可持续能力不强
2014年,福州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只有12.9 m2,远低于欧美亚主要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7 m2的水平,更落后于联合国要求的世界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力争达到60 m2[20]。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福州市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福州市人口规模变大,商品房建设及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扩大,使原本有限的城市土地变得更加紧张,2000—2010年福州城市建设用地从17688.41 hm2增加到23999.60 hm2,增长了35.68%[21]。福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资料表明,福州市城区绿化覆盖率有时也呈下降趋势,城区绿化覆盖率从2008年37.8%下降到2009年36.5%,且城区片林较少,城市森林不断碎片化,难以满足城市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4 城市林业建设地域特色不明显
城市森林作为一种与城市相关的森林类型,除了具有森林一般特性,同时还应体现城市特色,承载城市历史。福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英才辈出,孕育产生了闽都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区内名木古树众多,据调查,福州市现有名木古树62种1455株[22]。福州市虽对名木古树保护很重视,但是城市建设对名木古树的破坏也较严重(如淮安区的房地产建设造成大量古树名木的消失),且名木古树并已经驯化的植物并未很好的推广应用。在绿化建设中,有时由于盲目追求一次成型的绿化模式,尽管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引入的绿化植物种类明显增加,树木径级越来越大,但往往只注重景观和绿化的数量,并未很好地使用乡土树种,据统计,福州1136种乡土树种,在城市园林应用的品种不足6%[23],在城市林业建设过程中并未很好地融入福州的地域风情和文化特色,没有真正创造出具有福州特色的现代园林绿化景观。
5.1 配置结构合理的城市森林
针对老城区(台江区)建筑物多,绿地不足问题,可以采取措施降低该区的人口密度,与旧城改造工程相结合,对现有公园进行完善与扩建,进而形成设施完整、景观与生态效果兼备的城市公园与绿地。通过实施屋顶、立交桥、坡岸、道路、隔离栅栏等垂直绿化,增加城市绿量,最大限度拓展绿化空间[24]。同时对二环路、三环路沿线的林带进行修复,打造中心城社区的2条绿色景观带。注重发展郊区的林业资源优势,坚持城区不够,郊区来补,继续加大闽江南北两岸和乌龙江绿色景观带的建设,构建福州中心城区的东西向绿色景观带。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强化绿道系统建设,并把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在社区、居民小区、公园空地、草地上种植乔木片林,提升城区绿地面积,使绿地分布均匀,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更好地改善城市的人居环境。
合理搭配,优化选择,建立近自然的森林群落。利用不同空间和层次,采用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结合,植物配置一般以多层配置为主,尤以绿量最高的常绿乔木为主,构筑成以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合群落。做到四季色相分明,花果不断,强调植物种类和配置的多样性,进而增强抗性,防御火险及病虫危害,有效增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效能[25],建立结构优良、完整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5.2 完善城市林业管理机制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宣传城市林业建设的意义,提高人们爱绿、护绿意识;加强对名木古树与行道树的保护,对于已经建立好的城市绿化工程推行“城市绿地认养”、“门前三包”等工作,全面调动市民对城市林业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对破坏城市林业的行为予以惩罚,对保护和制止破坏城市林业的行为进行奖励,进而使城市林业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完善和制定城市林业的相关法律与规则,做到依法护绿,依法兴绿;规范城市林业建设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确定城市规划、绿化、园林、国土、城建、城管等城市林业建设相关部门的共同职能与专业职能,尽力使一个部门完成自己独立的职能。
5.3 提升城市林业管理水平
土地是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的基础[26]。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福州市中心可利用空地越发稀少,要想提高其绿化覆盖率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首先要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发展之中,协调好城市发展与城市林业建设的关系,尽量避免城市林业用地被征占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依据城市建设的布局、规模、气象、地貌等自然条件规划出城市林业建设的整体布局、规模等。其次,对于城市林业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应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从注重绿化面积的增加向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转变,向建筑要绿色空间,在社区的墙面、屋顶、阳台种植一些绿色植物,注重点、线、面、垂、嵌、环的结合,扩大乔、灌、草的复合群落结构比例[27],加强城市片林、林荫道建设与立体绿化,在能让绿化的地方尽可能的绿化起来,实现城市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4 凸显城市林业的地域特色
城市林业建设不仅要因地制宜,更要与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这样既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能顺应现代城市生态文化的需求。加强对名树古木、名胜古迹与湿地资源的保护,保留城市原有的自然风貌,并对已经驯化的名木古树品种的适当引用,推广使用乡土树种,引导市民树立生态意识,可以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融福州历史和文化于现代都市。融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建筑于一体,让建筑与环境互相协调,让城市更具有生命力。
大力推广乡土树种。在1136种乡土树种中,具有较高绿化价值的达105种,如榕树、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等,这些乡土树种为建设有福州特色的森林城市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推广使用乡土树种,一是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种植管护成本低,二是可以形成乡土特色的景观,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这些乡土树种往往还承载城市历史,寄托着市民乡愁。如今“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榕城,就得益于福州北宋太守张伯玉的“编户植榕”。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城市林业建设规划和实施中应明确乡土树种使用比例。
[1]Erik Jorgense.The history of Urban Forestry in Canada[C]∥The First Canadian Urban Forests Conference,Canada,1993.
[2]Miller,R.W.Urban Forestry:planning and managing urban green space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6.
[3]G Kukchelmeisiste,S Braoctz.Urban Forestry revisited[J].Unasylva,1994(173):81-83.
[4]叶镜中.城市林业的生态作用与规划原则[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13-16.
[5]王木林.城市林业的研究与发展[J].林业科学,1995(9):461-466.
[6]廖科,张和平,石强,等.城市森林系统评价指标体系[J].湖南林业科技,2006(3):27-30.
[7]彭振华,郄光发.城市林业是林业建设的新方向[J].林业科学研究,2011,24(6):677-683.
[8]王文波,姜喜麟,田禾.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森林工程,2015,31(4):13-17.
[9]潘爱芳.福州市城市行道树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141-145.
[10]张敏.福州市滨江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以闽江公园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1-13.
[11]福州市统计局.福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福州,2014.
[12]严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质量评测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5,33(2):4-7.
[13]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美丽中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建设水平(2014)研究报告[R].成都,2014.
[14]蒋有绪.城市林业的发展趋势与特点[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5):16-18.
[15]程健夫,施木田.福州市古树名木现状调查与管理措施[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1):57-59.
[16]邱尔发,王成,贾宝全,等.国外城市林业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发展趋势[J].世界林业研究,2007(3):40-44.
[17]陈鸿源.福州市绿地植被结构特征及其景观生态建设的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38.
[18]刘晨舒.福州市行道树的调查分析与评价[J].福建热作物科技,2007,32(4):39-40,43.
[19]林斌.浅议福州市城市生态园林建设[J].林业勘察设计,2006(1):37-41.
[20]朱杰旦,蒋建绒.城市林业建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8(17):52-53.
[21]吴培中.福州城市扩展与耕地变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21.
[22]林城,杨晓.构建福州城市植物多样性绿化对策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183-185.
[23]王慰娟.城市绿地景观特色研究——以福州市绿地景观为例[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68-70.
[24]王玲,郑荣周,吕玉奎,等.重庆市荣昌区城市森林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5,9(22):26-29.
[25]梁林峰.论城市林业建设及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勘查设计,2005(28):18-19.
[26]刘德良,李吉跃,左家哺,等.土地、资金与机制——制约21世纪中国城市林业发展的三大瓶颈[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3):174-179.
[27]刘德良.梅州市城区行道树的结构特征[J].林业科学,2009,45(5):87-93.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for Urban Forestry Construction in Fuzhou
ZHANG Lin-juan,HE Dong-jin,HONG Wei,YOU Wei-bin,CAO Yan,LIAN Su-lan
(SchoolofForestry,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350002,Fujian,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urban forestry construction and analyzes its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orestry construction in Fuzhou.It tries to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initiatives in order to build Fuzhou into an ecological system with optimized structure,effective function and rational layout. What′s more,the paper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achieving the goal of national forest city .
forest city;construction status;development trend;countermeasure;Fuzhou
2015-11-02;
2015-12-15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15N00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0624、41301203)
张林娟(1983—),女,山东菏泽人,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硕士生,从事城市林业及管理研究。E-mail:380587453@qq.com。
何东进(1969—),男,福建福鼎人,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统计学与生态学研究。E-mail:fjhdj1009@126.com
10.13428/j.cnki.fjlk.2016.03.048
S731.2
A
1002-7351(2016)03-02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