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县林下药材种植适宜性分析及空间布局

2016-09-15 15:50李益敏魏苏杭何玉仙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草果重楼药材

李益敏,魏苏杭,何玉仙

(1.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91;2.泸水县林业局,云南 六库 673100)

泸水县林下药材种植适宜性分析及空间布局

李益敏1,魏苏杭1,何玉仙2

(1.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091;2.泸水县林业局,云南 六库 673100)

以泸水县目前已经有一定规模的草果、云黄连、粗茎秦艽、滇重楼、云南萝芙木、石斛6种适合林下种植的阴性药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适生环境因子,如海拔、坡度、土壤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积温、降雨量等,应用GIS技术,完成泸水县6种林下药材的适宜性空间分布格局,统计各乡镇适宜发展的面积。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泸水县各乡镇建立种植中药材基地的建议。

林下药材;适宜性评价;空间布局;泸水县

林下经济是我国近年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新模式,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业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实现农林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国家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下发《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1]。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林业经济的综合效益,是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通过自然条件等因素科学统筹与分析,制定出适合某地发展的林下经济模式和发展规划是合理利用林地资源的需要,种植喜阴的中药材植物是利用林地资源的最好选择[3],发展林下经济是缓解怒江州泸水县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结构不合理的有效措施[4]。林下经济发展需防止对林地造成的破坏,应以生态承载力为基础,采取适量、适度、合理的原则,确保林地可持续发展[2],应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到理性发展[5],还需把林地保护和农民利益有机结合,让农民从林地中受益,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这样的保护才是科学的,才具有持久性,而开展适宜性分析及空间布局是实现林下产业科学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前提。目前林下经济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现状、发展对策和存在问题等领域[5-7]。林下经济模式有林药、林菜、林菌、林草、林粮、林畜、林禽等多种形式。

1 研究区概况

泸水县隶属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辖6镇3乡,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2013年人口18644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758元,境内最高海拔4161.6 m,最低海拔738 m,相对高差达3423.6 m,全年无霜,干湿季节分明,年均降水量1200 mm,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山高坡陡,耕地短缺,交通闭塞,严重制约了其经济发展,区域脱贫任务非常艰巨。泸水县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腹地,生态战略地位特殊,承担着生态保护的重任,因此,泸水县的发展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泸水县国土面积320400 hm2,2013年全县耕地面积仅25100 hm2,占总面积的7.8%,耕地少而分散制约着规模化农业的发展;而林地面积263800 hm2,占总面积的82.3%,丰富的林地资源,为怒江林下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泸水县适合发展多种林下经济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可以较好地解决泸水县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的问题。

林药是泸水县最适宜发展的林下经济。泸水县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特殊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优质的土壤条件孕育着大量得天独厚的物种资源,具有种植中药材得天独厚的优势,蕴藏着丰富的药材资源,中药材种植发展具有较大潜力,适合发展的林下药材类型和品种很多。通过合理布局中药材种植可以优化调整泸水县种植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泸水县中药产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一些品种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产量,正逐渐形成地区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具有一定规模的地道林下药材有草果(Amomumtsaoko)、云黄连(Coptisteeta)、粗茎秦艽(Gentiauacrassicaulis)、滇重楼(Parispolyphyllavar.yunnanensis)、云南萝芙木(Rauwolfiayunnanensis)、石斛(Dendrobiumnobile)等。林药产业已成为泸水县当地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规模小、分布零散,缺乏科学规划和科学管理,区域布局较为混乱,未做到适地适品种[8],因此,泸水县要把林下药材做好做强,首先需要科学规划、合理部局、科学管理,根据药材生长的适生环境条件来科学合理布局林下药材是实现泸水县林下药材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和基础。

2 研究方法

本文针对泸水县目前已经有一定规模的草果、云黄连、粗茎秦艽、滇重楼、云南萝芙木、石斛6种适合林下种植的阴性药材的习性和生境开展研究,基于GIS技术,完成泸水县林下药材的适宜性地理空间分布格局,为泸水县林下药材科学发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3 结果与分析

3.1 泸水县林下药材的环境适宜性分析

药材生长需要适生的气候、土壤、光、温、营养、空气等产地环境,不同的药材品种对温度、水分、光照等产地环境有不同的要求。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及对泸水县实际种植情况的调研,获得6种林下药材的适生环境,包括海拔、坡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和森林郁闭度等。森林郁闭度(FCC)采用文献[9]的方法获得。

1)草果。草果喜温暖、潮湿荫蔽的环境。常年温度在5~25 ℃,疏松肥沃且通气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不易积水的砂质壤土,以黄壤或红壤最为适宜;适宜海拔1100~2800 m,在泸水最适宜海拔1600~2200 m范围内;适宜坡度5°~50°,最适宜5°~15°,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选择坡度5°~30°作为草果适宜性布局;年平均温度15~24 ℃,最适合15~20 ℃;湿度要求60%以上,最适合80%以上;森林郁闭度50%~80%,最适合50%~60%[10-13]。

2)云黄连。云黄连是中国特优名贵的中药材,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云南经济价值较高的珍贵地道药材。云黄连在怒江州贮量居全国之首,占总贮量的56.5%。云黄连适生在高山寒湿的林荫下,在海拔1500~3000 m的阴湿生境中生长较好。目前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云黄连在怒江最适合生长海拔2500~3000 m,可在陡坡环境生长,最适宜坡度为15°~25°的阴坡或半阴坡的原始森林内生长。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布局在坡度30°以下的林地;平均空气湿度在70%以上,最适宜80%以上,平均温度7~19 ℃,植被郁闭度50%~80%[14-15]。

3)粗茎秦艽。粗茎秦艽是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云南地道常用大宗药材,近年来药材市场对秦艽资源需求量增加,导致秦艽被大量滥挖滥采,地道产区植物资源及其生境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成为濒危药材。已被收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列为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该物种适宜的

生存环境:空气相对湿度60%~85%;海拔1800~3000 m的缓坡地,最适合生长海拔2400~3000 m;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或壤土种植为好;平均温度3~19 ℃,湿度60%~85%,植被郁闭度50%以上[16-17]。排水良好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对坡度没有严格要求,考虑到水土保持,选择坡度在5°~30°。

4)滇重楼。滇重楼喜湿润、隐蔽的环境,滇重楼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地道药材,经济价值高,是著名中成药云南白药、季德胜蛇药片、宫血宁胶囊等的主要成分。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坡地,坡度选择5°~30°,腐殖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滇重楼生长过程中,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和遮蔽度,适宜海拔为1600~3100 m的地区,最适合生长海拔1600~2500 m,平均温度10~22 ℃,湿度60%~80%,植被郁闭度50%以上[18-20]。

5)云南萝芙木。云南萝芙木是我国珍贵的药用植物,适生环境海拔700~1500 m,最适宜海拔700~1300 m,坡度没有具体要求,腐殖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良好,适宜排水良好的坡地(坡度选择5°~30°),平均气温17~20 ℃,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年日照时间2281~2453 h。≥10 ℃年积温6400~7300 ℃的环境中,湿度60%~85%,植被郁闭度50%~80%[21-22]。

6)石斛。石斛是喜阴性、湿生、附生的多年生植物,喜潮湿又怕水浸渍。根系为气生根,具有耐旱、畏寒的特征。石斛属于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常附生于树冠茂密、树皮厚、多槽沟、有苔藓蓄纳水分的树干或树枝、树杈上,适生在坡度5°~35°,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选择坡度5°~30°。石斛有很多种类型,云南省适宜海拔500~2200 m,平均温度15~28 ℃,湿度50%以上,植被郁闭度50%以上[23]。泸水县主要种植有霍山石斛、紫皮石斛(适生2000 m以下)、铁皮石斛(适生1500 m以下)。

表1 泸水县林下药材适宜性空间分析赋值

3.2 泸水县林下药材的空间适宜性分析

泸水县林下药材的空间适宜性见表1。

3.3 泸水县林下药材空间布局

根据泸水县草果、云黄连、秦艽、滇重楼、云南萝芙木、石斛6种林下药材的习性、适宜生境,得到其适宜种植的空间分布图,叠加乡镇图,得到各乡镇适宜发展的面积、空间分布(图1,选部分图),统计泸水县各乡镇适合发展6种林下药材的面积(表2),为泸水县及各乡镇发展林下药材提供参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泸水县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立体气候特征孕育了种类繁多的药材资源,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林下药材提供了有力条件,初步形成了有特色的林下药材产业。泸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解决温饱问题,陡坡垦殖、开矿、森林砍伐等不合理的人类干扰和破坏生态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发展林下药业,是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也是适合泸水县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

2)发展林药产业是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和林荫空间优势,保护生态环境,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是深化林改和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3)根据药材生长的适生环境条件来科学合理布局林下药材是实现林下药材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和基础。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根据草果、云黄连、秦艽、滇重楼、云南萝芙木、石斛6种中药材的适生条件,对其适宜性分析,得到泸水县林下药材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和泸水县林下药材的实际种植情况较为吻合,“十三五”期间泸水县林下药材将得到快速发展,本研究结果可为泸水县林下药材种植和基地建设提供参考。泸水县林下药材适生环境具有立体空间分布格局,县、乡镇政府各部门应该根据各药材的适宜环境合理布局,科学发展。泸水县适宜发展的中药材品种的适生区域有一些是重叠,一些地方同时适合多种药材发展,应根据市场需求,统筹安排,在重叠区优先布局有市场需求且在泸水县适生面积不大的品种。

表2 泸水县各乡镇林下药材适合性面积 hm2

*:加粗字体为比较适宜种植的乡镇。

4.2 建议

泸水县林下药材发展具有立体发展的明显优势,为了实现泸水县林下药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泸水县位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腹地,生态战略地位特殊,因此,林下药材发展要以生态保护为优先原则,自我恢复能力范围内,加强管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禁止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名过度使用或改变林地性质或乱砍滥伐、毁坏林木。要杜绝非科学性经营模式和化学品的过量投入等对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林地的可持续利用,实现林农增收、生态环境良好。

2)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1]。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其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的模式可发展的品种也各不相同。要根据各乡镇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等实际情况,兼顾地域的连贯性、适地适种的原则,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把发展林药产业与农林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林下药材的发展潜力。

3)加强科技支撑,培育产业体系。围绕林下药材发展,打造选育、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中药材发展产业链,构建泸水县中药材基地。建立药材GAP种植基地,确保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

4)加强技术服务,科技培训,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药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每年定期、不定期对药材种植户进行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提高种植户药材种植、病虫害防治方法及药材收割、加工等相关知识,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

5)建立销售网络,培育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并利用泸水县区域优势和环境优势,采取“龙头企业(药厂)+基地+大户+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户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建立市场销售网络。抓紧建设一批连片规模66.7 hm2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林下经济生产相对分散、利益主体较多,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经营者适应市场的能力,更快更好地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为农户发展林下经济搭建平台。

6)实施品牌战略。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打好绿色、生态、环保等品牌,加大品牌的创建与保护力度,着力打造绿色有机无公害知名品牌,形成品牌优势,提升林药产业产品的档次和质量。认真组织开展林下产品产地认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R].北京,2012.

[2]肖仕明,萧宇呈,王金娥.贫困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与思考——以国家级贫困县务川为例[J].林业实用技术,2012(11):86-86.

[3]潘伟华.国有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148-150.

[4]杨旺舟,宋婧瑜,武友德,等.滇西北纵向岭谷区农业土地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利用对策——以云南怒江州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6):720-723.

[5]丁国龙,谭著明,申爱荣.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及优劣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13,40(2):52-55.

[6]王学花,杨红艳.云南省林下经济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2,37(6):116-118.

[7]黄文辉,王秀兰,吴小龙,等.新干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J].中国林业经济,2012,116(5):30-32.

[8]黄正中.泸水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林业建设,2013(3):33-35.

[9]牛战勇,冯娟,谷建才,等.基于叶面积指数的森林郁闭度遥感反演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4(1):46-51.

[10]付益剑,白春宏,祝建华.云南怒江草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热带农业科技,2011,34(1):33-35.

[11]刘顺芬,杨发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企业、协会为龙头推动怒江无公害草果产业发展的思考[J].云南科技管理,2010(6):21-24.

[12]杨毅.怒江州草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3):90-91.

[13]张薇,杨生超,魏翔.云南草果种植发展现状及对策[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5):899-903.

[14]乔玉文.泸水县称杆乡云黄连种植技术[J].科研技术推广,2015,4(下半月):152-153.

[15]赵声菊.云黄连林下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2(8):14-15.

[16]聂燕琼,李海彦,孙娜,等.粗茎秦艽资源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5):37-40.

[17]沈文倩,严世武.粗茎秦艽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2(5):35-36.

[18]何俊,张舒,王红,等.滇重楼植物的研究进展[J].云南植物研究,2006,28(3):271-276.

[19]胡陈花.怒江州滇重楼种植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4(1):38-41.

[20]胡陈花.浅谈怒江州重楼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J].吉林农业,2013,303(6):15-16.

[21]冯刚利,王承南,曹福祥,等.云南萝芙木规范化种植操作规程[J].林业科技开发,2008,22(1):102-104.

[22]邹丽,哏玉响宝.云南萝芙木育苗造林技术[J].云南林业,2014(4):64-65.

[23]萧凤回,郭玉姣,王仕玉,等.云南主要药用石斛种植区域调查及适宜性初步评价[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4):498-505.

Understory Herbs Planting Suitability Analysi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Lushui County

LI Yi-min1,WEI Su-hang1,HE Yu-xian2

(1.SchoolofResourceEnvironmentandEarthScience,YunnanInstituteofGeography,YunnanUniversity,Kunming650091,Yunnan,China; 2.LushuiPrefectureForestryAdministration,Liuku673100,Yunnan,China)

Six negative medicinal materials such asAmomumtsaoko,Coptisteeta,Gentianacrassicaulis,Parispolyphyllavar.yunnanensis,RauvolfiayunnanensisandDendrobiumnobile,which are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forest and have been planted with a certain size in Lushui County,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comfortable unripe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n elevation,slope,soil type,soil organic matter content,accumulated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were studied.The suitable spatial distribution maps of six kinds of medicinal herbs were obtained on the basis of GIS,and then the area suitable for planting medicinal herbs in each town was calculated by statistics.At last,it was suggested to establish the base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in each tow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understory herbs;suitability evaluation;spatial distribution;Lushui County

2015-10-11;

2015-12-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61070);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F2001)

李益敏(1965—),女(白族),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从事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及区域经济研究。E-mail:liyimin1965@163.com。

10.13428/j.cnki.fjlk.2016.03.030

S759.82

A

1002-7351(2016)03-0147-06

猜你喜欢
草果重楼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不同烘干方式对怒江草果产品质量的影响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炖肉放草果,提鲜健脾
方修《重楼小诗》中的《红楼梦》情怀
爱尼山的重楼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豆花
石棉农信社:“重楼”种植让村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