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区毛竹不同强度钩梢试验

2016-09-15 15:50罗龙发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毛竹林新竹毛竹

罗龙发

(新罗区林业局,福建 龙岩 364000)

新罗区毛竹不同强度钩梢试验

罗龙发

(新罗区林业局,福建 龙岩 364000)

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四村村、高池村,白沙镇南卓村、罗坪村开展毛竹林不同强度钩梢试验,5 a的试验结果表明:毛竹受害程度、新竹成竹数和新竹胸径在不同强度钩梢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表现最佳的是D处理(留枝22盘),毛竹胸径10.1 cm,成竹数620株·hm-2,受害程度2%。毛竹适度钩梢具有明显的防灾减灾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新竹成竹数和新竹胸径生长量增加,从而促进毛竹林产量的提高。

毛竹钩梢;受害程度;新竹成竹数;新竹胸径

毛竹(Phyllostachysheterocycla(Carr.) Mitford cv.Pubescens)为禾本科竹亚科刚竹属,单轴散生茎类型,是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周期短、用途广、经济效益显著的优良经济竹种,5~6 a就可以采伐,其生长具有趋湿、趋肥、趋松、趋土的特点[1]。毛竹钩梢是竹农为了减少因海拔高、坡度陡,常发生雪压、风倒,引起毛竹断梢、劈裂、折断、翻蔸,造成严重破坏毛竹林分而开展的一项实用技术。新罗区毛竹林面积39052 hm2,大多分布在海拔400~900 m的低山、高丘地带,毛竹生长良好,产量高,但极易遭受极端天气、冰雪灾害的危害,2007—2012年龙岩市开展竹业重点村毛竹丰产示范片建设,毛竹钩梢营林技术措施刚起步。目前对毛竹经营培育及开发利用的研究较多[3,5,7,9],对毛竹钩梢降低单株毛竹光合作用面积,影响竹林产量的研究很少[2,6],笔者从2007—2012年开展了为期5 a的毛竹钩梢技术试验,以研究不同钩梢强度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不同钩梢强度对新竹成竹数,新竹胸径的影响,为今后培育毛竹速生丰产林提供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万安镇四村村030林班03大班010小班,高池村094林班18大班010小班;白沙镇南卓村087林班02大班030小班,罗坪村084林班03大班022小班。地处中亚热带南缘,自然气候为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类型过渡带,年平均气温在15.8~22 ℃,极端最高气温38.1 ℃,极端最低气温-5.6 ℃,年均无霜期291 d,≥10 ℃的年积温4600~6000 ℃,年日照时间1978.9 h,年降水量1500~1900 mm,年均相对湿度76%。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土壤为红壤,土层中厚,腐殖层中等,立地质量等级为Ⅱ级,海拔450~822 m,为次生毛竹林,竹林密度偏大,毛竹胸径偏小,林下植被有蕨类、芒萁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设置及本底值调查

2007年9月10—24日,在新罗区万安镇四村村、高池村,白沙镇南卓村、罗坪村选择立地条件(Ⅱ)、毛竹林分状况(9竹1阔)、经营措施相近[5,7](经过劈杂除草、浅锄、施肥、号竹)、同一海拔高(450~650 m)的竹林,分别建立毛竹钩梢对比试验区。每个区设置5个处理(A:钩梢留枝16盘、B:钩梢留枝18盘、C:钩梢留枝20盘、D:钩梢留枝22盘、E:不钩梢CK),每个处理3次重复(海拔分别为450、550、650 m),4个试验区共设置60个样地。用罗盘仪定位并测量样地边界距离,每个样地长宽距为25.82 m×25.82 m,样地4个角打桩并用绳子拉边隔离,样地间距20 m,每个试验区样地在试验前进行本底值调查,其结果见表1。然后将标准样地杂草清除干净,伐除过密竹、少部分Ⅳ度以上老竹、虫害竹、小径竹[9],以小样园法均匀控制竹林密度2700株·hm-2,对样地内毛竹逐株分年度号竹标号[8],并调查样地毛竹株数及毛竹胸径,试验样地控制毛竹密度采伐后毛竹株数及胸径调查结果见表1。

2.2 毛竹钩梢方法[6]

在2007年10月10—25日进行毛竹钩梢,其方法是利用接在9~12 m长竹秆上的钩梢刀,人站在山坡上,把刀口搁在竹梢上,确定钩梢的部位,刀锋与竹秆成45°,轻轻拉动竹梢,然后猛地伸起钩梢刀,借助竹梢回弹的惯性即可钩去竹梢。钩梢强度依试验要求而定,第1次分别对各样地按各处理要求全部进行钩梢;第2次开始,只对当年生新竹在白露季节钩梢;从2007年开始连续钩梢5 a。

2.3 毛竹受灾程度及新竹成竹数、新竹胸径调查

毛竹受灾程度为因冰雪、风灾危害而翻蔸、断(裂)、倒伏的毛竹株数与单位面积毛竹总株数的百分比。2008年2月春节前后出现罕见持续20 d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毛竹生长受到严重危害。2009—2012年未发生冰雪、风灾危害,毛竹正常生长,因此,连续5 a观测调查,只统计2007年9月—2008年9月的毛竹受害程度。毛竹受害程度调查采用每竹调查法,每年2—8月,极端天气发生后,调查样地内翻蔸、倒伏、断(裂)的毛竹株数并记录,用算术平均数法分别算出每个试验区内单位面积每个处理3个重复的毛竹平均受害程度。

新竹成竹数是指清明前10 d至谷雨,单位面积所萌发的春笋[10],未经人工采挖正常生长形成新竹的株数。2007年10月—2012年10月,连续5 a毛竹钩梢后,于每年6—7月采用每竹调查法调查各处理Ⅰ度新竹成竹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年度新竹成竹数,连续5 a每个试验区各处理新竹年度成竹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区各处理新竹成竹数。

新竹胸径调查采用每竹调查法,每年6—7月,调查样地内Ⅰ度毛竹1.3m胸高处的直径,用算术平均数法分别算出每个试验区内各处理单位面积的新竹平均直径。

3 结果与分析

3.1 毛竹林钩梢试验样地本底值分析

从表1可知,试验区样地的毛竹密度在3450~3562.5株·hm-2,毛竹胸径9.35~9.68 cm。毛竹密度偏大,胸径偏小,其原因是新罗区对竹山道路建设用地审批严格,2007年以前试验区暂未新建竹山道路,造成多年未采伐毛竹,密度过大,Ⅳ度以上老竹、虫害竹、小胸径竹偏多。

试验区样地的毛竹经小样园控制采伐后,样地内毛竹密度均降至2700株·hm-2,毛竹胸径提高至9.93~10.28 cm。毛竹采伐后竹林密度较适宜,竹林结构较合理,毛竹分布较均匀,林相较整齐,有利毛竹生长,便于试验开展。

3.2 毛竹林钩梢不同处理的受灾程度差异分析

对四村村、高池村、南卓村、罗坪村4个毛竹钩梢试验区的不同处理的样地连续5 a受灾程度观测调查统计,结果见表2。

2008年严重冰雪灾害毛竹受害程度调查结果表明,经钩梢的毛竹林抵抗冰雪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受害程度依海拔升高逐渐增大,北坡、迎风坡、坡度较陡、竹龄较小的受害程度较大。从表2可知,CK的受害程度为82.9%,经过钩梢的4个处理的毛竹受害程度为1.83%~2.0%。从表2方差分析[4]可知,毛竹不同钩梢处理受害程度差异极显著,F=1393.06>F0.01(4,15)=4.89。

表1 毛竹林钩梢试验样地林分生长概况及采伐后竹林状况调查统计

表2 毛竹林钩梢处理受灾程度调查统计及方差分析

由表3 q检验法多重比较[4]可知,毛竹钩梢的4个处理A、B、C、D分别与CK受害程度的差异极显著,而4个毛竹钩梢处理间受害程度差异不显著,说明毛竹受冰雪危害的主要原因不在于毛竹是否拥有多少盘竹枝,而在于毛竹是否拥有顶梢、顶梢是否弯曲下垂和竹秆弯曲程度而造成折断、倒伏和破裂。毛竹钩梢后抗灾害能力表现最佳的是D处理和C处理,即毛竹钩梢留枝22盘和留枝20盘值得推广。

表3 毛竹不同钩梢处理受害程度q检验法多重比较

*:D0.05=4.24;D0.01=5.40。

3.3 毛竹不同钩梢处理新竹成竹数差异分析

由表4可知,CK的新竹成竹数478.05株·hm-2,经过钩梢的4个处理的新竹成竹数在480.75~635.33株·hm-2。从表4方差分析[4]可知,毛竹钩梢不同处理新竹成竹数的差异极显著,F=46.28>F0.01(4,15)=4.89。

由表5可知,毛竹钩梢C、D处理分别与CK处理,A处理分别与B、C、D处理,D处理分别与B、C处理间新竹成竹数差异极显著,B处理分别与CK、C处理间差异显著,A处理与CK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毛竹适量钩梢,叶面积适量减少,可增强竹叶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营养物质,输送给竹鞭系统,促进笋芽分化,使其多长竹笋和新竹,同时又可增加地表温度,促进地表腐殖质和微生物的有效分解,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春笋养分供给,减少退笋数,增加新竹成竹数[2-3]。毛竹钩梢D处理(留枝22盘)的新竹成竹数表现最佳,其次是C处理(留枝20盘)。因此,毛竹适量钩梢可以提高新竹成竹数,增加竹林产量,毛竹钩梢留枝22盘和留枝20盘值得推广。

表4 毛竹林钩梢处理5 a平均成竹数及方差分析

表5 毛竹钩梢不同处理新竹成竹数q检验法多重比较

*:D0.05=42.41;D0.01=53.96。

3.4 毛竹钩梢不同处理新竹胸径差异分析

由表6可知,CK的新竹胸径9.88 cm,经过钩梢的4个处理的新竹胸径在10.2~10.7 cm。从表6方差分析[4]可知,毛竹钩梢不同处理新竹胸径的差异极显著,F=28.2>F0.01(4,15)=4.89。

表6 毛竹林钩梢处理5 a平均新竹胸径及方差分析

由表7可知,毛竹钩梢4个处理A、B、C、D分别与CK处理,A处理与D处理,B处理与D处理间新竹胸径差异极显著,A处理与C处理间新竹胸径差异显著,A处理与B处理,B处理与C处理,C处理与D处理间新竹胸径差异不显著。说明毛竹钩梢后叶面积适度减少,可增强竹叶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毛竹顶端优势去除后,增加的养分向地下竹鞭输送积蓄,比未钩梢的竹鞭积蓄养分多,供给笋芽,促进笋径增大,新竹胸径增大。毛竹钩梢留枝22盘的D处理新竹胸径生长表现最佳,其次是留枝20盘的C处理。因此,毛竹适度钩梢可以促进新竹胸径生长,从毛竹钩梢不同处理新竹胸径生长的差异分析进一步说明毛竹钩梢留枝22盘和留枝20盘值得推广。

表7 毛竹钩梢不同处理新竹胸径q检验法比较

*:D0.05=0.254;D0.01=0.323。

4 小结

1)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毛竹林,在极端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重度危害,恢复期需3~5 a,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不同钩梢强度作业,钩梢成本低,毛竹林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毛竹林应均匀留足乔木树种,如杨梅、黄檀、马尾松等有固氮根瘤菌树种及泡桐等落叶乔木树种,形成8竹2阔混交林,预防毛竹林连片倒伏,减轻受灾程度。

2)对毛竹进行适量钩梢,叶面积适量减少,不但不会造成毛竹减产,而且还会促进新竹成竹数、新竹胸径增大、竹材通直、竹内壁增厚,预防毛竹枯梢病发生,在生产实践中,毛竹钩梢留枝22盘,受灾程度、新竹成竹数、新竹胸径表现最佳,值得推广。

[1]郑郁善,洪伟.毛竹经营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271-288.

[2]周芳纯.毛竹林叶面指数与产量的关系[J].竹类研究,1992,1(2):38-39.

[3]陈兴福.毛竹培育与利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21-38.

[4]洪伟.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3:148-164.

[5]刘国强.毛竹高优栽培措施及开发利用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4(2):58-60.

[6]何虎.毛竹雪灾受损特点与钩梢减灾技术[J].湖南林业科技,2007,34(2):48-49.

[7]李兆丰.毛竹林丰产培育实用技术100问[C].三明,2003:41-44.

[8]王永锡.标号是科学管理毛竹林的重要技术措施[J].福建竹业,1999,39(3):24.

[9]洪传礼.毛竹林培育与开发利用[J].浙江林业科技,1996(4):54-58.

[10]黄文超,潘淑芳,骆昱春.毛竹林笋期管护及合理挖笋[J].江西林业科技,2004(1):46.

Obtruncation Experiment ofPhyllostachysEdulis by Different Intensity in Xinluo

LUO Long-fa

(ForestryBureauofXinluoDistrict,LongyanCity,Longyan364000,Fujian,China)

Five years experiment of obtruncation by different strength was carried out in Sicun and Gaochi village of Wan′an Town,Nanzuo and Luoping village of Baisha Town,Xinluo.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amage degree,the number oand DBH of new bamboo.Treatment D was the best performance,namely the DBH of new bamboo was 10.1 cm with 620 per hectare and 2% danger degree.

Phyllostachyscv.Pbescens cutting tips;the degree of victimization;the number of new growth;the DBH of new growth

2015-09-12;

2015-10-22

罗龙发(1965—),男,福建龙岩人,新罗区林业局营林工程师,从事毛竹资源培育、营林与森林调查工作。E-mail:XLqzgz@163.com。

10.13428/j.cnki.fjlk.2016.03.034

S795.7

A

1002-7351(2016)03-0165-05

猜你喜欢
毛竹林新竹毛竹
节骨草和毛竹苗
寒 秋
敲竹杠
长不大的调皮蛋
长不大的调皮蛋
不同施肥方法对毛竹出笋成竹及生长量的影响
解析毛竹刚竹毒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毛竹林火灾预防与灾后复壮技术
找原因
这是谁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