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孔结构的设计

2016-09-15 06:40
西部探矿工程 2016年2期
关键词:终孔孔深口径

耿 印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河北承德067001)

浅谈钻孔结构的设计

耿印*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河北承德067001)

就钻孔的结构定义、设计方法步骤、设计原则、设计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等进行探讨,并列举典型钻孔(大乌苏沟矿区ZK2401和ZK2402两个钻孔)的结构设计,进行举例说明。希望能对今后深孔钻孔结构设计有所帮助。

钻孔结构;设计方法;地层结构;预留孔径;典型结构

1 钻孔结构的定义

钻孔结构是指,钻孔由开孔至终孔,孔身剖面中各孔段的深度和口径的变化情况,它包括:钻孔的总深;各段钻孔直径和深度、井管的直径、下放深度;灌浆部位所处的孔深位置。一般来说,钻孔愈深、地层愈复杂的情况,钻孔换径次数越多,钻孔结构越复杂。

我国是钻探技术的最早的发明国家。道光十五年(1853年)钻凿了世界第一口超千米的深孔——燊海井,井深达到1001.42m,这是中国古代钻井技术成熟的标志,也是世界钻进史的里程碑,它的重要突破之一是用木套管代替了竹套管,改善了竹套管口径小的局限性,钻孔结构由“二径结构”发展为“多径结构”。

2 设计钻孔结构的重要性

首先,钻孔结构设计就是设计钻孔的首要环节,它是整个地质钻探施工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合理的钻孔结构设计是保障钻孔顺利实施的根本。依据钻孔结构的设计就可以进行钻探设备、管材、工具的配套和准备,以及确定技术措施;有了钻孔结构的设计施工时就有了依据,按部就班地有计划进行施工;合理的钻孔结构设计能保障钻孔顺利达到预定孔深,甚至影响到钻探施工质量和安全,降低钻探成本,提高钻探的整体工作效益。

其次,钻孔结构的设计是钻进施工所有预算的基础依据,根据钻孔结构的设计就可以进行各种财务预算,为领导进行决策提供依据,以便正确决策,提高经济效率。钻孔的结构设计越简单对钻进的影响越小,人力物力消耗也越少。但由于地层因素以及施工工艺等多种影响,一径到底的期望我们很难做到。

最后,地质岩芯钻探勘探深度大多在1000m以内,近年来超过1000m的钻孔越来越多,我国已经出现一批2000~3000m的孔深,正向4000~5000m孔深发展。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需求量愈来愈大,地表资源已接近枯竭,资源勘查的钻孔也愈来愈深。钻孔越深钻孔结构设计愈显重要。当我们接到一项深孔施工任务时如何设计施工方案,怎样确定钻孔结构?

3 钻孔结构设计的方法和必须考虑的因素

从理论上讲钻孔的结构设计是一庞杂的过程,非常困难,因为设计涉及很多因素,而且有许多地层因素不确定,必须依靠经验,综合分析和准确推断,因为探矿的本身就是科学探索的过程。

3.1依据钻孔施工用途目的以及施工要求确定终孔孔径

每个钻孔施工用途目的以及施工要求不同,钻孔的终孔口径也不同。固体岩芯钻探钻孔一般比较小,终孔口径为Ø53mm~Ø95mm,开孔孔径一般在Ø150mm以下,矿区坑道钻探的孔深口径比地表钻探更浅更小;石油钻探钻孔口径较大,标准的终孔口径为Ø216mm,开口口径则取决于地层的复杂程度,一般在Ø311mm~Ø445mm,甚至达到Ø712mm;科学钻探终孔口径在Ø150mm~Ø216mm,开口口径Ø500mm~Ø700mm;地热水井勘查终孔口径一般在Ø100mm~Ø216mm,甚至更大。

一般来讲当我们承接到一个钻探任务的时候,终孔口径和施工目的要求是明确的。为确保满足终孔口径和施工目的,设计钻孔结构时应在终孔直径允许范围内预留一种孔径。

3.2了解地层结构状况确定钻孔可能穿过的地层参数

地层的地质状况、岩石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包括地层的地质年代、可钻性级别、研磨性级别、裂隙级别、稳定性和水敏性以及地层复杂状况。这些因素都必须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它是设计钻孔结构的前提和基础。当钻孔在含砾石、卵石和漂砾的砂质粘土质等岩土中施工时,孔壁可能坍塌;在水敏性地层中钻孔可能缩径;在流砂层中必须加固孔壁;如果用泥浆或专门配置的处理剂护壁无效的话,则必须用套管来隔离不稳定的孔壁。根据这些可能碰到情况进而确定可能需下套管的级数和深度。

3.3确定钻进方法、钻探设备参数

根据钻孔设计的孔深和钻孔的方位、顶角方向的施工要求;在该钻孔中拟采用的钻进方法,钻探设备的技术参数和孔内测量仪器的外径尺寸;确定了的钻孔可能穿过的地层参数;考虑单位的设备实际施工能力情况,选择钻进工艺方法,确定钻具的级配关系。根据地层剖面找出需要加固的危险孔段,再设计对应孔段下入套管的直径和深度。综合分析,反复研讨,最终确定钻孔的设计结构。

另外,确定钻具的级配关系。钻具级配它反映了孔壁间隙的大小,影响到钻杆的工作状态、冲洗液的流动、钻具回转阻力的大小,也影响最终孔径。对于深孔小口径金刚石钻进尤显突出。

4 钻孔结构设计原则

(1)采用自下而上逐段确定各层套管的深度和孔径的原则,设计钻孔结构,即最先确定所需的终孔孔径及深度→最后一层套管孔径及深度→……→孔口管孔径及深度。

(2)往往钻孔结构越复杂,孔内事故隐患也会越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应尽量简化钻孔结构,减少套管所下的层数。因为每下一层套管钻孔便缩小一级口径,套管柱的上下端固定密封、保持钻孔轴心方向等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技术问题。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下套管:孔口管必下,以保护孔口处松散的岩土层不被冲刷而坍塌,孔口管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导正钻孔方向;钻遇很难用泥浆护壁方法解决的不稳定地层时,采用水泥护壁无效的情况下必下套管;需要隔离漏水层或涌水层时必下套管;处理孔内事故需要缩小一级孔径,而上面地层存有坍塌块、缩径危险时,需要下套管护壁。

(3)在设计钻孔结构时(尤其在新区)通常要留一级备用口径,万一出现无法处理的孔内复杂情况,还可以补下一层套管,以保证工程结束时能达到终孔直径的设计要求。

(4)在施工时某一层套管下完后,开始钻进又出现漏失、涌水、坍塌掉块或缩径等现象时,尽可能采用调整泥浆性能或水泥灌注的方法处理,穿过事故地层段后,扩孔重下该层套管,切不可轻易改变钻孔设计,再下一层新套管。

5 钻孔结构的设计应用举例

承德大乌苏沟矿区是河北省自2006年开展深部找矿以来,最先发现的超大型钒钛磁铁矿。它拉开河北省深部找矿的序幕,先后施工30个深孔,总工作量达到47379.81m,对于研究深部找矿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5.1该矿区的地层状况及构造

区域内出露地层有新太古界单塔子群、中生界地层及第四系。

新太古界为单塔子群,由老至新划分为燕窝铺组(Ary)、白庙子组(Arb)、凤凰咀组(Arf)及太平庄组(Art)(因篇幅有限,逐层叙述略)。

本区中生界主要分布在朝梁沟、孤山及后中关等盆地中,分别不整合于太古界变质花岗岩、变质闪长岩及基性、超基性岩之上。

区内第四系分布于山涧洼地、山麓边缘缓坡及河床沟谷之中。

区域构造以东西向深断裂为骨架,叠加燕山期北东向为主的断裂构造。区域构造从北到南有丰宁—隆化、红石砬—大庙、尚义—平泉3条深断裂,呈近平行展布。深断裂之间发育有燕山期—北北东、北西向次级断裂构造,切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断块,构成了隆起与凹陷相间的格局。

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自太古代至中生代各个地质时期均有不同特征的火山—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岩浆岩。主要与钒钛磁铁矿有关的岩浆活动,是在中、晚元古代沿红石砬—大庙深断裂带北侧产出的大庙基性杂岩体。

5.2该矿区主要岩石与可钻性

矿区位于黑山基性杂岩体西北部边缘,杂岩体由斜长岩和苏长岩组成,生成于远古带两者侵入关系。斜长岩:为先期侵入产物,分布广,面积较大,蚀变较强,主要由钠黝帘石石化斜长石组成,次有绿泥石、纤闪石等蚀变矿物,是组成含矿体的主要围岩。属中粗粒构造和块状构造;苏长岩:为后期侵入产物,呈各种不规则形态侵入斜长岩中。岩石呈暗灰色至灰黑色,主要由暗色斜长岩和少量紫苏辉石、单斜辉石等组成,是组成含矿体的直接母岩。属于粗伟晶结构,块状构造。

实验得知地表岩石极限抗压强度为95.12~157.89MN/cm2,内摩角84°,普氏系数12~18。深部岩石极限抗压强度69.04~251.05MN/cm2,普氏系数为7~26。

斜长岩约占80%以上,结构致密坚硬,研磨性较弱,可钻性7级,部分8~9级;苏长岩硬度、研磨性中等,可钻性6级左右;铁矿石可钻性8级。

主要矿层分布在800~1800m之间,埋藏较深,钻孔均为1300~2000m的深孔,施工难度较大。钻遇地层类型较多往往涉及更多、更古老地质年代所形成的地层。

5.3大乌苏沟矿区ZK2401钻孔结构设计

2006年施工的钻孔ZK2401是大乌苏沟矿区所施工的32个深孔勘查的第一个钻孔,设计孔深1440m,终孔直径要求不低于Ø56mm。根据地质所提供的地层状况、地层构造以及可能钻遇的地层柱状图,综合分析确定该孔的钻孔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ZK2401钻孔结构(单位:mm)

一开用Ø150mm合金钻头开孔,钻进第四系覆盖层约8m下入Ø146mm孔口管,并用水泥固定;二开用Ø130mm合金钻头钻进风化层约15m,下入Ø127mm套管;三开因为钻遇岩石较破碎,软硬互层,裂隙发育,所以换用金刚石钻头采用Ø110mm绳索取芯钻具钻进,完全确认地层较稳定后,下入Ø108mm套管,深度大约95m;四开用Ø95mm金刚石绳索取芯钻具钻具,钻进600m破碎带,下入Ø89mm套管;五开采用Ø75mm绳索取芯钻进,800m处左右有一较大断层,主要以糜棱岩为主,非常破碎,且遇水膨胀,如使用化学护壁剂钻进,成本较高且孔深可能引起较大泵压,不利于钻进,必须下一层Ø73mm套管840m;六开采用Ø56mm绳索取芯钻进直至1440.2m终孔。

实际施工中钻孔结构分析:次钻孔的结构设计采用六级孔径结构,从地层状况和钻孔结构设计来看,套管结构比较复杂,但由于该孔是大乌苏沟矿区的第一个钻孔,底层的未知地层状况较多,所以本设计并无什么瑕疵。但施工的实际情况却出现这样的情况:当钻孔达到1300m设计孔深时,遇钻岩层正处在含矿的岩层中,地质技术人员要求连续2次加深,钻孔设计孔深更变为1460m。Ø56mm绳索取芯钻进至1440.20m时,净钻进深度达600余米,已达到小口径Ø56mm绳索取芯钻进的极限深度。当时泵压达到7~8MPa,Ø53mm钻杆接箍出现“钻涨”现象,恰巧地层刚出矿层5m,没能达到最终孔深,带着一丝遗憾,不得不宣布终孔。

5.4大乌苏沟矿区ZK2402钻孔结构设计

ZK2402钻孔设计孔深1900m,吸取ZK2401钻孔的设计经验,加深Ø89mm套管的下置深度至800~1000m,600m处破碎地层采用水泥灌注护壁的方法,尽可能减少一层套管级数,预留一层孔径,力争Ø75mm绳索取芯钻进终孔,钻孔设计如图2所示。

ZK2402钻孔结构设计如下:用Ø150mm合金钻具开孔,钻进覆盖层约为5m下入Ø146mm孔口管;Ø130mm合金钻头钻进风化岩层约10~15m,下入Ø127mm技术套管;因为浅层岩石较为破碎,裂隙也较发育,所以要求施工过程中用Ø110mm口径尽量多进尺,完全确认地层较为稳定后,下入Ø108mm。

技术套管,孔深约为80~100m;然后采用S95mm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600m左右碰到破碎地层,采取水泥灌注护壁法,调整泥浆性能;到800~1000m处遇到非常破碎的以糜棱岩为主的断层时,下入Ø89mm套管,再使用S75mm绳索取芯钻具钻进至设计孔深。在实际施工中为防止泵压过高,我们采用非标钻头(钻头外径Ø77mm,比标准钻头外径大2mm),以增大钻具与孔壁的间隙,以利于冲洗液的循环。

图2 M24矿区典型钻孔结构设计图(单位:mm)

该孔与2007年4月15日开始施工,至2007年7月18日终孔历时93d,孔深1905.92m,创造了国产机具金刚石绳索取芯钻探当时全国最深记录。成为2007年探矿工程十大新闻之一。该孔的钻孔施工工艺获得河北省地矿局“局长特别奖”。ZK2402钻孔结构设计方案也成为大乌苏沟矿区后来30个钻孔结构设计的典型范例,对于小口径深孔岩芯钻探施工来说,极具参考价值。

6 总结

通过以上ZK2401和ZK2402两个钻孔结构设计的对比,可以看出:对于小口径深孔岩心钻探来说,应尽可能简化钻孔结构,能少一层套管,就减少一层,给下口径的施工预留余地,减少扩孔重下套管的可能,以确保工程顺利完成。ZK2401钻孔多下一层套管,终孔时带有一些遗憾;ZK2402钻孔少下一层套管、Ø75mm钻头增大2mm的口径,更显完美。

钻孔结构设计对每一个钻孔的施工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保障钻孔能否顺利施工的关键所在。不论大口径的石油钻探、地热水井勘查、科学钻探,还是小口径的地质岩芯钻探,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分析可能遇到各种地层因素,岩石性质等各种因素;根据单位施工能力、设备性能,选择钻进方法;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慎重确定钻孔的结构设计;最后每一个钻孔的结构设计还要通过有关专业人员的论证。

P634

A

1004-5716(2016)02-0060-04

2015-02-26

耿印(1970-),男(满族),河北承德人,工程师,现从事钻探技术施工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终孔孔深口径
四川诺克ROCK-1300型全液压便携式钻机NTW钻具终孔1050m
步枪口径之争(下)
步枪口径之争(上)
顶板走向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在孟津煤矿三软突出煤层中的研究与应用
临界深孔控制爆破数值计算模拟及控制爆破技术应用
大口径超高附塔管线安装技术
岩巷爆破掘进优化设计研究
对接框接头定位方法工艺改进研究
冲孔灌注桩施工探讨
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