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清止眩汤治疗脾虚清阳不升型眩晕42例

2016-09-16 07:17罗才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清阳脾虚研究组

罗才茂

(江西省赣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赣县 341100)

升清止眩汤治疗脾虚清阳不升型眩晕42例

罗才茂

(江西省赣县人民医院中医科,赣县341100)

目的 分析探讨升清止眩汤在脾虚清阳不升型眩晕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虚清阳不升型眩晕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升清止眩汤,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脾虚清阳不升型眩晕临床治疗上,升清止眩汤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脾虚清阳不升;眩晕;升清止眩汤;中医药疗法

眩晕属于脑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并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1]。传统西药疗法在眩晕症临床治疗上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研究表明,中医药疗法在眩晕临床治疗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学中,认为眩晕的主要病机为清窍失养和邪扰清空,发病后,患者会出现眼花、头晕症状[2]。本次研究以中医辩证施治原则为参照,采用升清止眩汤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脾虚清阳不升型眩晕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脑供血不足诊断标准》中眩晕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脾虚清阳不升型眩晕的辨证分型标准。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实质改变患者、存在严重脏器疾病患者以及未能够严格遵照医嘱服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6.7±7.9)岁;包括高血压患者16例,脑供血不足患者11例,脑动脉硬化患者11例,颈椎4例。研究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7.1±8.0)岁;包括高血压患者17例,脑供血不足患者11例,脑动脉硬化患者10例,颈椎4例。对比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患者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上海皇象铁力蓝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3023161),4 mg/次,3次/d。同时给予患者空腹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上海信谊百路达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2475),100 mg/次,1次/d,28 d 1个疗程。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升清止眩汤。组方:黄芪45 g,葛根30 g,党参24 g,茯苓20 g,荷叶15 g,川芎12 g,升麻、陈皮、清半夏、炒白术各10 g,柴胡9 g,炙甘草6 g。采用统一煎服法,将上述组方中药物以清水浸泡30 min,之后,以武火煎制,直至沸腾,再改用文火,煎制15 min,过滤,获取第一次药液;取药液后,加入适量热水,照前法煎煮,之后再滤取第二次药液,混匀两次药液,取400 ml,嘱患者分早晚两次温服。

若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则给予患者相应的降压、降糖、降脂等药物治疗。

1.3疗效判断标准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参照,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治愈:体征和临床眩晕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体征和临床眩晕症状明显改善,仅有轻微的头昏、头晕目眩症状,无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晃动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效:体征和临床眩晕症状均有所改善,存在轻微的自身或景物旋转、晃动感,正常生活和工作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无效:体征和临床眩晕症状均未得到改善或存在加重现象。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以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例(%)]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眩晕的主要病因为情志不遂、头脑损伤以及年高肾虚。主要症状包括眼花、眼前发黑、外界景物与自身处于旋转状态。若病情较轻微,闭上眼睛,以上症状就会停止;若病情严重,则自感处于车船中,旋转不停,无法站立,同时还可能出现发汗、昏倒、恶心、呕吐等症状[3-4]。因此,发病后,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以往,在对眩晕进行治疗时,多采用西药,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理想。研究表明,在眩晕临床治疗上,中医疗法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辨证施治主要由辨脏腑、辨标本虚实两个方面开展,认为眩晕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其中,又与脾关系最为密切,主要病机为脾虚清阳不升[5]。因此,在对脾虚清阳不升型眩晕患者进行治疗时,治疗重点应放在健脾化痰、益气升清。

本次研究以升清止眩汤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由上述结果可知,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3.3%),可见升清止眩汤的应用,可有效促进眩晕临床疗效的提升,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升清止眩汤组方中,黄芪为君药,处上品地位,可发挥出升阳固表、健脾补气的功效。茯苓、党参、白术为臣药,可发挥出利水渗湿的功效,与黄芪联用,还可发挥出补益中气的效用。柴胡、葛根、川芎、陈皮、清半夏等为佐药,其中,柴胡退热解表、解郁疏肝;葛根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川芎活血化瘀、祛风行气;陈皮健脾理气、燥湿化痰;清半夏燥湿化痰;荷叶升发清阳、清热解暑;升麻透疹解表、清热解毒。炙甘草为使药,可用于调和组方中各中药,且兼具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等功效。以上药物共用,可发挥出良好的健脾补气、化痰升气之功效。而在现代药理中,也指出清半夏可止吐,葛根、白术、川芎可降低血浆浓度,使脑细胞供氧情况得到有效改善[6]。因此,在脾虚清阳不升型眩晕临床治疗上具有良好的疗效。

综上,在脾虚清阳不升型眩晕临床治疗上,升清止眩汤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章波,吴飚,高荣林.调理脾胃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2,41(10):72-74.

[2]肖靚宜,王凌燕,吴清明.从脾胃论眩晕的针刺治疗思路[J].中医药通报,2014,13(6):54-55.

[3]张应圴.升清止眩汤治疗脾虚清阳不升型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2):8-9.

[4]齐丹,李德新,于睿.李德新教授从脾论治眩晕临床经验撷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10):190-192.

[5]李成山,李妍怡.中医药治疗眩晕临床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3,9(2):61-63.

[6]季冬梅.升清降浊法治疗颈性眩晕症227例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3):50-51.

Shengqing Zhixu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of Spleen Deficiency Lucid Yang Failing to Raise Type for 42 Cases

LUO Caimao
(Department of TCM,G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Gan County 3411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Shengqing Zhixu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of spleen deficiency lucid yang failing to raise type.Methods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vertigo of spleen deficiency lucid yang failing to rise type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and each group had 42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Shengqing Zhixuan deco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Conclusion Shengqing Zhixu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vertigo of spleen deficiency lucid yang failing to rise type has significantly curative effect and well clinical practical value.

spleen deficiency lucid yang failing to raise;vertigo;Shengqing Zhixuan decoction;therapy of TCM

10.3969/j.issn.1672-2779.2016.13.035

1672-2779(2016)-13-0079-02

(本文编辑:李海燕 本文校对:戚培根2016-03-11)

猜你喜欢
清阳脾虚研究组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推拿结合热敏灸治疗脾虚湿滞型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江苏清阳机器有限公司 原江苏清淮船舶机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