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的高中体育课咋上?

2016-09-18 20:24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6年7期
关键词:流动红旗总分体育教师

1953年秋,我就读于福建莆田第二中学。那时每周四节体育课分两次上,到第二学期,体育课的内容就以“劳卫制”的必测和选测项目进行安排,男生有100米、1 000米、跳高、跳远、引体向上、铅球,还有篮球、垫上运动和跳箱等项目,涵盖了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所有身体素质。

劳卫制让学生自觉加强体育锻炼

“劳卫制”是当时从苏联引进的。要求国民尤其是青少年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去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当时,参军、报考飞行员和高考都必须通过体检达到规定的标准,因此,所有同学在思想上都对强身健体非常重视。

我们53级有三个班,共135名学生,女生仅占1/6,90%以上的学生是从乡镇和山里来就读的寄宿生。学校号召学生,毕业之前人人通过一级劳卫制标准,所以在体育课上,大家个个努力认真、不甘落后,体育教师更是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在课外,学生会自发组织锻炼小组,每组3至4人,选其中体育较好的一名学生当组长,负责组织、监督和指导。对个别差生,体育教师指定特长生为他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

有少数同学自感身体单薄,经常要提早起床到操场跑步或做引体向上,也有的则在晚自修之后进行。每天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很多同学就抓紧时间到操场做引体向上、双臂屈伸、爬绳,也有的去参加跳高和跳远训练。

“劳卫制”达标每学年由学校分项统一组织测验,计时和丈量都按相关的田径规则严格执行。测验前上报上级教育部门,由他们派督导人员来校视察,没有人作弊,也不想作弊。

800米和1 000米测验是多数学生最害怕的项目。由于学校体育场不够标准,所以同学们得步行20分钟到县里的标准体育场400米跑道去进行。对于少数长跑难以达标的同学,体育课代表在测前都做了辅助的安排,指定一些同学负责领跑、场外报时和终点牵扶。大家同心协力、相互帮助,通过一个就给全班增添一份荣耀,这是每位同学早已形成的共识。

令我难忘的是,有次长跑测验,体育教师刘剑城特地从家中携带一瓶珍藏多年的白兰地酒前往。起初大家都以为是为他自己酒瘾发作而备,后来方知,他是为学生而准备,生怕哪位学生长跑晕倒就用它来灌醒,现在想起来这种做法缺乏科学依据。但由于那时医疗条件差,这种土办法虽然不具科学性,却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责任感。事实上,我就读高中三年,未曾见过学校有一位同学因长跑而晕倒的。到毕业那学年,135名男女学生全部通过一级劳卫制标准,部分同学达到二级劳卫制标准。

校园体育赛事常有常新

那时候,学校每年都举行春秋两季田径运动会。以班为单位,毕业班也不例外要参加。赛前一个月,班里估计能得分的优秀运动员就开始集训。一到课外活动时间,操场上就热闹非凡,班主任经常到场督看,体育教师在场巡回指导。

校运会报名人数不限,鼓励人人参与,参加人数多少每班按比例计入团体总分。比赛项目:以男生为例,设有100米、200米、400米、1 500米、3 000米、4×1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撑竿跳、铅球、手榴弹。

比赛安排在星期六(1天)进行,这一天就成为大家的“节日”。一大早全校集合,按班级安排好队伍,整个队伍最前面的是由上年度县中学生比赛荣获冠军的学生举着校旗,接着是洋鼓、洋号和学生队列,最后是教职员工。“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口号声震醒了沉睡的市民,队伍浩浩荡荡地穿过县城的主街道进入体育场。

体育场四周红旗招展,“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横幅标语挂在司令台两侧,每个班都早已找到一处阴凉之地安营扎寨。开幕式校长讲话后,全校学生一起做第一套广播体操,每班排一路纵队,由校领导和体育组长在主席台上评分,前三名也计入团体总分。

运动会比赛期间,班里除了参赛运动员外,没有一个“逍遥者”:有的负责准备开水桶,有的负责在营地看衣服,有的负责写广播稿子,有的统计团体总分获取“情报”,有的买酒精和松节油为比赛运动员赛前擦腿。体育课代表最忙,除了自己参赛外,还要抽空去关照能获得冠军的运动员。

比赛最后一个项目通常是4×100米接力,它不但记双倍分,而且是最能体现班级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项目。其中有一条接力跑道是专为年轻教职员工而安排的,作为表演。接力比赛发令枪一响,操场四面八方欢声雷动,加油声此起彼伏,把整个运动会推向高潮。

整个校运会比赛,除少数学校尖子运动员外,绝大多数学生都是赤脚进行,男生穿背心短裤,女生则把长裤卷到与膝齐平。那时可真没有现在五颜六色、具有科技含量的运动服!

比赛团体总分设前三名,冠军是一面大的流动红旗,第二、三名是一张奖状。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学生和班主任都感到无上的荣光和骄傲,他们会把流动红旗挂在教室最醒目的地方。

我还记得,在高三时校部分男子田径纪录是:100米:林金铭11秒7;跳高:陈钟元1米72;撑竿跳:黄文宣3米21。要知道,那时候全国男子跳高的纪录才1米76,可想而知陈钟元同学的成绩有多好。

学校除了开展劳卫制和举办校运会外,每学年还举办篮球联赛和班际篮球友谊赛。体育活动在我高中期间开展得红红火火,在我们这一年级没有一个肥胖生,也没有一个“眼镜生”。

高中三年,体育运动占了1/4

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学生花在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学习时间的1/4,而寄宿生每周日还得往返步行2至4小时回家取粮。可没有一个学生感到开展这么多体育活动会影响文化学习,恰恰相反,它无形中促进了智力的增长。

1956年高考录取统计,我们全年级135名同学,有134名考上大学本科,其中十几位考上北大、清华和上海交大,只有一位姓蒋的男生因急性阑尾炎发作未能参考,但第二年他也考上了大学。而我是135名毕业生中,文化课排名较后的几位,也考上了江苏师范学院数学系(前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

我高中毕业距今整整60年,由于体育给我带来了甜头,至今我仍然坚持锻炼,现在我已七十有九,还能连续慢跑3 000米至4 000米、做引体向上、爬绳、头手倒立,并且没有“三高”。

从我的运动经历中我体会到,体育不仅能促进智商发展,而且还能减缓衰老,更能带给我们积极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
流动红旗总分体育教师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一点突破好思考
新疆阿勒泰:推行远程教育流动红旗季评制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流动红旗”到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