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之疑:谁来证明和证伪

2016-09-19 03:24平儿
当代工人(A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男主人乱象保健品

文|平儿

养之疑:谁来证明和证伪

文|平儿

在中国式“养生”后面缀上“乱象”二字,合适否?

很多人早已给出这个定论。那是在张悟本的绿豆汤神话被戳破之时。只是,绿豆汤倒掉好些年了,乱象却没有缓解之势,最可直观的是——

沈阳某都市报在“健康周刊”发文:白头发可能是某种重病先兆。虽然标题用了“可能”二字,但仍让一些风声鹤唳的民众草木皆兵,对镜自诊,寻方弄药;也让一些人心生不满,“谁还不长个白头发呢,养生指南这么搞,太煞有介事了,说小了是小题大作,说大了就是扰乱民心。”

养生专家的话不能全信,也不可不信。杨晨算是经济学专家了,常常在央视指点江山,却因给e租宝站台被捕。甭多,众多养生大咖里即使只出一个杨晨这样的专家,受骗的民众也会有几十万、百万、千万之巨。

中国媒体都是官办的,理当可信。但是,夜半时分露头的一些所谓养生讲座,明显就是广告,目的是推销某种保健品;纸媒日子不好过,便搞起经营,卖起保健品。媒体本来行监督之职,他们的经营谁来监督?

无数推销保健品和治病手段的违法出版物、小广告在街头派给你,插你家门把手上,扔进你自行车车筐里,贴你家门上。你不信,但有人信。

一大群老年人在某处聚集时,准是某个机构要发养生品了……

养生需求方就是有需要的民众个体。在某单位一科室小调查得知,全科5人,都用各自方式养生:A每天服安利产品;B以1∶5比例勾兑蜂王浆和白酒饮用;C每周吃一个海参(孕期);D先服阿斯匹林,后服辛伐他汀,现在沏三七粉服用;E的方式最惊悚,喝童子尿(临近退休)。

5人共同点是:自己的养生方式不是最好,但不清楚什么是最好。

保健品是养生市场中最大一项。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在最新报告《从洞察到行动:掘金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中预计,到2020年,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4000亿是什么概念?2015年,甘肃地方生产总值是6790亿元、海南3702.8亿元、宁夏2900亿元、青海2417亿元、西藏1026.3亿元,辽宁是2.87万亿元,4000亿为其1/7。

迅猛升值的偌大市场,引无数供应方弄潮其中。但正如其他市场良莠混杂一样,保健产品更是真假难辨,尤其在处于需求方的消费者看来,对任何一种保健品的证明和证伪,都无法一眼看出来,都需要很长时间,那些伪劣保健品生产和经销商正是钻了这一漏洞,让你连质疑都无法质疑。

对养生乱象,人们只要提及,必定先归罪于保健品市场。最典型的语言是:当下的保健品推销存在大量虚假宣传、夸大宣传,把本来都够不上保健品的东西吹嘘成“包治百病的良药”。紧跟这种说法的是举例说明。如武汉一胥姓人家,男主人有一“保健品储藏角”:沙发靠墙位置,一米多宽空间里,堆满齐腰高的盒子,都是各种保健品。男主人每次买回保健品,女主人都作简略记录,经过计算,男主人买保健品共花361626元。男主人说,因这件事,两个儿子都对他进行“经济封锁”,不再给家里拿钱。这些年,他把家里所有积蓄都投了进去,还跟亲戚借了好几万元钱……

早在2010年,《半月谈》杂志记者就通过调查发现,养生乱象有科普不够的因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制度漏洞和监管缺失。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博士生导师赵建国具体指出,当下养生医学缺失准入门槛,缺乏对口监管部门和监管法规,养生专家资质审查存在盲区……

“制度漏洞突出表现在缺乏强制性细化约束规范。”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建等法律人士说,媒体和出版社有无义务对所谓专家的身份和观点进行审核,法律法规没有相应规定,只是依靠行业自律和道德约束。

打击处理难也是漏洞之一,办过这类案件的沈阳于洪区一民警说,很多所谓养生品通过快递公司和现金交易的方式完成买卖,无据可查。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这一乱象若得不到有效治理,养生会变成害生,败坏社会风气。政府主管部门应负起责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有医疗界人士建议,国家应将养生、食疗作为疾病预防和辅助治疗手段纳入公共卫生规划,解决当前养生医学普及不够、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等问题,给民众送去正确通俗的健康知识。还应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猜你喜欢
男主人乱象保健品
保健品知识ABC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勤俭匾
一次吃10种保健品,真的没问题吗?
光伏招投标乱象,谁之殇?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减肥市场的乱象与坚守
杯子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