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新模式下的技工人才摇篮

2016-09-20 02:05郑业芳李志红
教育家 2016年32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中职

文/郑业芳 李志红

职教新模式下的技工人才摇篮

文/郑业芳 李志红

近年来,国家把职业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认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优势,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之举”。浙江省临海市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是我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之一,经济发展异常活跃,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巨大。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区域经济特色为依托,秉承“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办学理念,始终践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独树一帜,开辟了“校企合作”的全新路径。勇往直前立潮头,职业教育竞一流。随着“校企合作”的全面展开,学校不仅为当地的学子提供了更为多元和长远的就业渠道,还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为本地区的全面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技工新秀,成为实至名归的培养技工人才的“摇篮”。

〉〉国家级职业教育(数控专业)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校企同台唱主角

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这样的问题——职业教育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校企合作形式大于内容,缺乏长远规划和内容创新。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在敖华勤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了积极的研究与探索,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走产教研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并形成了具有不同专业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数控加工技术专业以优质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研究与开发,实施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内容改革,实现“能力本位,素质提升”的培养目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通过校内和校外两大教学平台,将典型工作任务融入“认知—熟练—发展”三个阶段,构建了“双平台,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岗位为导向的专业方向模块化递进课程,实现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以及走出校门后的自我发展能力的育成;会计电算化专业按具体的工作岗位进行模块化教学,完善“岗位主导,模块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能力为本,岗位实训为主”的课程体系,推行“岗位技能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行“一个导向、两个突出、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突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能力的培养,实现课程教学与校内技能实训、在校学习与企业顶岗实习、学校与旅游或酒店类企业订单培养三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烹饪专业立足于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行业背景的分析调研,以学生专业技能成长为主轴,在三年教学期间全程贯穿、反复推进工学交替,构建“反复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相关企业、行业对从业者的岗位要求为衡量标准,以专业知识、技能为突破口,切实消除了学校教育与企业诉求之间的隔阂,使职教学生在理念和操作上更接近实训。

学校除了在学生培养模式上与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并驾齐驱,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更是把企业按照“1∶1”的比例“搬进”了学校,校内、校外两手抓,令人叹为观止。2006年,学校与海宏集团合作成立了海宏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制基地,使学校数控实训室成为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新产品的研制基地,成为全省首创。2011年,学校与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订单班,使学校教育链和企业产业链“无缝对接”,首尝学校“企业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甜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将临海市的酒店“三巨头”——远洲国际大酒店、华侨大酒店、国贸大饭店引入校园,按照四星级酒店标准建立了中餐、客房、前厅、西餐等实景工作室,总计1200平方米,奠定了酒店服务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临海范本……与此同时,除了以上提到的几家企业外,学校还与星星集团、人本集团、中国彪马集团、浙江永强集团等189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共同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极大地满足了学校各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需求。

目前,各个专业百花齐放,争相为学校的校企合作增光添彩。其中数控加工专业与浙江伟星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临海拉链分公司合力开展的“新种子计划”,以精准合作为前提,双方达成“六个参与”——一是企业需参与订单班学生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的“定位”,学生在就业5年内至少达到车间主任的岗位;二是参与订单班的课程规划,在3年的课程中融入企业的要求;三是参与订单班的教师培养,由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同时由学校派教师下企业实践;四是参与学生管理,企业职工活动邀请订单班的学生共同参加;五是参与班级文化建设,把企业的管理理念、企业精神、规章制度等渗透到班级文化中去;六是参与订单班的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相应的实训设备。与此同时,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推进课程体系“项目化”、教学场景“实景化”、课堂教学“小组化”、班级管理“企业化”,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课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教学项目和工作任务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评价与工作质量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不仅实现了酒店前厅、餐厅、客房样板房的全部实景化体验,还将三大酒店的《员工手册》《酒店量化手册》《应知应会手册》等内在文化和制度引入教学。随着学校对资源的全面整合,校企合作在学校内外遍地开花,各个专业如雨后春笋一般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们所获得的奖项纷至沓来,展现着校企合作育人的成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烹饪赛项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一等奖、全国中职学生数控技能大赛车工一等奖、全国中职学生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液压与气动系统装调与维护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械装配技术二等奖、全国中职学生数控技能大赛装配钳工二等奖、全国中职学生数控技能大赛装配钳工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烹饪三等奖、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烹饪技能比赛冷拼三等奖等。这一次次荣誉的背后,不仅彰显着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有效成果,更是临海中职学子勤奋努力、敢于拼搏的真实写照。

素养提升,5D拓展育人才

纵观职业教育的重点,除了过硬的职业技能外,职业素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孩子与其他职中的孩子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从不自暴自弃,更加吃苦耐劳。很多刚毕业的小男生虽然脸上还带着稚嫩的样子,但是双手却已经布满道道裂纹,老纹愈合后慢慢变黑,新纹初创还透着血色。他们也因有着这样的一双“老”手感到骄傲。就像2014届伟星模具班毕业生洪胜说的那样:“做我们这行,靠手吃饭,细皮嫩肉的十指不可能捧来‘技术能手’这样的荣誉。”

规划先行,引领学生成长方向

刚刚进入职业学校的孩子往往带着一丝自卑,认为自己是因为中考失利才进入中职学校的。为了矫正孩子这一想法,也为了引领学生日后的成长方向,每个进入学校的孩子都会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首先完成“两项设计”——“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人生规划设计”。

“未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针对的是“想拥有何种职业生涯”和“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两个问题。学校职业生涯导航设计中心通过举办专家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分析,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专题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外界环境、认清自身能力,在高一年级的第一学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通过举办“我的未来不是梦”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和演讲比赛,促进学生间的经验交流。“人生规划设计”针对的是“想拥有何种人生”和“如何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两个问题。学生在各专业任课老师的帮助下,依据自身的职业规划,进一步进行人生设计,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人生理想,端正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使学生从宏观层面把控自身的人生方向。通过“两项设计”,很多学生对未来的态度从混沌变得明朗,从不切实际变得贴近现实,明晰了自己的优缺点,深入了解了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为其自信健康和脚踏实地地前行指明了方向。

〉〉企业干部来校讲座

〉〉维修电工技师社会培训

步步为营,丰富学生职业内涵

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学生到一位优秀干练的职场新人的距离有多远?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职场,学校确立了“5D”素质拓展内容和“3人”职业素养目标,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从学生转变成为适应性强、上手快,备受企业青睐的职场新员工。

“3人”职业素养目标指的是具有健全人格和法制意识的“社会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过硬技能水平的“职业人”、堪称“共产主义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带头人”的具有竞争力的未来职场“模范人”。而“5D”指的是素质拓展的五个维度(Dimension),即:思想道德水准、健康审美修养、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学校从思想政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四个方面全面展开,多渠道进行德育建设,全面构筑学生完美人格,切实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从形体健美、青春期教育、审美能力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强健体魄、完善心智,懂得发现美、欣赏美,以美育美,美美与共,从而形成健康的审美修养;通过举办科技展板展览、成立“扬帆天天读书俱乐部”、开设艺术鉴赏选修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读书学习能力和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得以全面提升;通过技能培训、技能展示、技能实践,既保障了学生对技能的真实把握,又为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培养其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的意识,使学生在专业技术水平上能够突飞猛进;通过基本的就业礼仪培训、优秀毕业生事迹分享、青年创业培训及邀请企业、工商和人力资源部门领导来校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从就业技巧、创业精神、创业培训等角度引领学生逐步具备就业创业能力。“5D”素质的培养一直贯穿于学生的整个中职教育过程,循序渐进地影响着学生的言谈举止,使其在走出校园的那一刻变得更加自信从容,对未来自己的成长之路越加清晰明确。

学校的教育教学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要说学生毕业之前对这段教育生涯最深刻的回顾是什么?那一定是“5D”素质拓展的“十项全能目标”了——参加一次专业技能培训,参加一次创业、就业实践和培训,完成一件技能创新作品,参加一次青年志愿者社会公益活动,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参加一次校企交流活动,参加一次专业学术活动,获得一本专业技能等级证书,担任一届学生干部,获得一次表彰和奖励。做一个“社会人”,做一个“职业人”,做一个“模范人”!学校对学生提出的“3人”目标始终召唤着临海中职的学子努力拼搏、奋勇前行,“5D”素质正在每个学生身上散发神采,熠熠生辉。

如今,只要一提起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很多孩子的家长都会竖起大拇指,连连称道。作为家长眼中的“金牌”职业学校,这里不仅真抓实干,能够让孩子掌握一技之长,拥有优质的就业岗位;更教会了孩子如何为人、如何做事,时刻保持自信从容,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经营自己的人生。学校工作的成效有目共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千所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获省中职学校30强、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省首批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学校等荣誉称号。

三十六年不断追求与探索,三十六年辛勤耕耘与灌溉,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地方发展为依托,在职业教育领域自成一统,独占鳌头。意气风发,告别往日的辉煌与成就,肩负学子的信赖与寄望,乘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东风,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将在未来灼灼其华,大放异彩!

〉〉星级酒店在校设立实景工作室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中职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