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花:昆汀与他的西部片

2016-09-20 19:47周宝东
世界文化 2016年9期
关键词:西部片昆汀赏金

周宝东

昆汀·塔伦蒂诺总是那么与众不同。即使是拍西部电影。

昆汀拍过两部西部片,都是由他自编自导。一部是《被解放的姜戈》,一部是《八恶人》。在这两部电影中,既可以看到他对传统西部片致敬的桥段,也可以看到他对传统西部片的颠覆。他的西部片很长,正片时长都达到了160分钟,虽然赶不上凯文·科斯特纳自编自导自演的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与狼共舞》,却也基本追平了意大利西部电影之王莱昂内的《西部往事》。即使电影是如此之长,却并不让人感到乏味,充分体现出昆汀出色的导演天才,也许这也正是他被称为“鬼才”的原因。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演,在这两部超长的电影里,故事的线索清晰而简洁,《被解放的姜戈》讲述的就是一个白人赏金猎手帮助一个黑奴获得自由,然后一起去解救黑奴妻子的故事。《八恶人》的故事线索更简单,赏金猎人与前来营救通缉犯的黑帮展开斗智斗勇。两片虽然故事线索很简洁,却运用了不同的叙事手法。《被解放的姜戈》是按照时间顺序一步一步推动情节,只是偶尔有个小小的“闪回”,对故事的背景进行一下交代。而《八恶人》则不同,该片运用了传统西方文学“从中间开始”的叙事手法,更多地打上了昆汀那种经典章节式叙述的烙印,甚至在六个章节中专门拿出一章来交代片头开始前所发生的故事,叙事手法上不难看到昆汀早期《落水狗》《低俗小说》的影子,昆汀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叙事结构。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曾经将戏剧发展的动力归结为“发现”和“突转”。在《八恶人》里,赏金猎人们一直在努力“发现”真相,而在《被解放的姜戈》里,昆汀将这两个动力元素运用得更为炉火纯青。

一群黑人奴隶被脚镣拴成一串,行走在1858年德克萨斯州荒凉的山间,他们是奴隶贩子斯派克兄弟的“商品”,在美国内战爆发前,南方的黑奴还只是一种商品。从白天走到黑夜,从光秃的砂石路走到树林里,这时一辆马车迎面停下,车顶那颗大大的牙齿模型昭示着车主的身份:牙医。车主名叫舒尔茨,是个德裔美国人,现在的身份是赏金猎人。而且是一个在业界有着良好声誉的赏金猎人。他枪法极好,更为难得的是熟谙美国法律,头脑机智,口才一流,还有着非常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

他在夜间树林里拦住斯派克兄弟的黑奴队伍,目的是要找一个曾在卡鲁肯种植园干过活的黑奴,因为他的下一个猎杀的目标就是曾经在那个种植园当过监工的布里特尔三兄弟,但他自己并不认识那三个人,需要有人帮着指认,而那一串黑奴里的姜戈就是那个最佳人选。可是斯派克兄弟并不买账,坚决不卖。情节发生第一次突转,舒尔茨开枪打死两兄弟中的哥哥,又把弟弟打伤,自己找到钥匙放开姜戈,将一百二十五美元“付给”躺在地上的弟弟。姜戈则占有了已死的斯派克哥哥的大衣和马,与牙医扬长而去。剩下的黑奴们则用钥匙打开自己的脚镣,用枪结果了躺在地上呻吟的斯派克弟弟。

舒尔茨带着姜戈来到多特里小镇,镇上的人没见过黑人骑马,一时间都被惊呆了。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两人进了酒馆,而酒馆里从来没有出现过黑人的身影,于是酒馆的老板去警局报案。舒尔茨特意告诉他,“让你们的警长来,不要让执法官来”。姜戈对此感到不安,舒尔茨却若无其事。

警长比尔·夏普来了。在酒馆里的两个人走了出去,警长还没说几句话,情节再次发生突转,舒尔茨就用藏在袖口里的枪将警长打死。围观的人当即乱了套,有个女士甚至直接晕倒在地。闻讯赶来的执法官则指挥男人们拿起枪将酒馆团团围住。

杀人偿命,光天化日之下竟将警长打死在大街,简直是对法律的践踏,眼见一场大战在即。姜戈陷入了绝望,以为非要被人打成筛子不可。舒尔茨却非常冷静,一再嘱咐姜戈不要激动、不要冲动,一切由自己来摆平。在与执法官沟通确认不会被当场打死之后,二人走出酒馆。舒尔茨陈述了自己打死警长的理由,原来这个警长是个潜逃的通缉犯,真名叫威拉德·佩克。后来化名来到小镇并当上了警长。舒尔茨的手里拿着法官签署的通缉令,因此,打死这个“警长”是完全合法的,不仅如此,执法官还要代表政府付给舒尔茨赏金二百美元。这一次“发现”使得情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为了追杀布里特尔三兄弟,舒尔茨叫姜戈扮成自己的侍从,并达成协议:一旦完成这个任务,就给姜戈自由身。他们遍访各大种植园。最后来到贝内特的种植园。舒尔茨去和园主“谈生意”,而姜戈则由女奴带领到园里到处走走,当然,他的目的是寻找三兄弟。姜戈从女奴的嘴里打听到了三兄弟的下落,首先他确认了其中的一个,而另两个正在不远处准备鞭打一个不小心打碎鸡蛋的女奴。姜戈认出了他们,同时回想起自己及妻子被他们鞭打的场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愤怒的姜戈掏出枪结束了两人的性命,闻讯赶来的舒尔茨则用步枪结束了最后一个逃跑的兄弟。

种植园主贝内特随后率人怒气冲冲赶来,知道真相后,虽然放走了二人,却余怒未消,聚集大批人马,准备晚上突袭二人的宿营地。

舒尔茨棋高一着,早就料到了他们晚上会来劫营拔寨,于是早早地做了准备。当贝内特等人包围了舒尔茨的马车时,情况发生突转,发现毛毯底下是草人,他们知道上当了,可惜为时已晚。从远处的山头,舒尔茨一枪引爆了马车里的炸药,结果可想而知:人仰马翻,四散奔逃。这时姜戈用步枪命中了正在骑马飞奔的贝内特,展示出超常的射击天赋。舒尔茨对姜戈又有了新的认识。当然,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才构成了故事发展的动力。

两人在山谷中聊天,无意间谈到了姜戈的妻子,布鲁姆·希尔达·冯·夏夫特(昵称是希尔蒂)。舒尔茨感受到姜戈对妻子的爱,将姜戈比喻为德国的伟大英雄海克里斯。英雄海克里斯为了救布鲁姆·希尔达公主,不惜大战毒龙,穿越地狱之火。

舒尔茨被感动了,加之希尔蒂是由德国人养大,并起了德国名字,还会说德语,这种种和德国的因缘,让舒尔茨改变了计划,准备帮助姜戈救回妻子,但前提是在接下来的冬天,姜戈要与他签订契约,从事赏金猎人的职业并从中分成。姜戈当然愿意,于是舒尔茨对他进行了射击训练,激发了姜戈的天赋,使其成为一名出色的神枪手,用舒尔茨的话说,是“南方第一快枪手”。

冬天过去了,他们“收获”颇丰。于是来到密西西比州,踏上了寻找并解救姜戈妻子希尔蒂之旅。

通过查阅奴隶交易记录,他们确定了希尔蒂的下落:在大庄园主卡尔文的棉花种植园——坎迪园。可是问题来了,作为一个大庄园主,是不会和一般人谈论买卖一个不值钱的黑奴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将希尔蒂买到手呢?关键时刻,舒尔茨设计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惊天计划。

这个计划严密而有效,要不是黑人管家在关键时刻横插一脚,整个计划就要完美谢幕了。可是故事的推动力来自不断的新“发现”,于是剧情急转直下。要不然观众也就看不到紧张刺激的枪战场面了,这也许是观众屏息凝神两个小时最期待的事。可是剧情又突转了,双方最后达成了和解,他们用一万两千美元的天价使希尔蒂获得了自由身。

观众预计的决斗并没有出现,因为一切都表明: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人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新的情节点又出现了:舒尔茨看到大仲马 《三个火枪手》,想起了路上被庄园主下令让狗咬死的黑奴“达达尼昂”,要知道“达达尼昂”可是《三个火枪手》里的头号主人公。舒尔茨一方面忏悔自己的无能,一方面又激发出对庄园主无比的轻视与愤恨,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庄园主发现了他这种情绪,然而并不示弱,反而说只有双方握手才算买卖完成了最后一道程序,并逼着舒尔茨和他握手。如果舒尔茨不从,作为奴隶的希尔蒂敢踏出房屋一步,就会被杀。

舒尔茨忍无可忍,在假意要和庄园主握手的时候,用袖中的手枪打死了庄园主,而自己也被庄园主的护卫打死,姜戈抢过一支枪,一场血战就此展开。

双拳难敌四手。姜戈子弹打光,被俘虏了,然而并没有被杀掉,作为更为严酷的惩罚,他被送到一个矿上。途中,他巧施攻心计,再一次情节突转,消灭矿上人员,成功逃脱,单人匹马,返回庄园,进行最后的决战。

结局和训练有素的读者预料的一样:姜戈救出了自己的妻子,杀死了所有观众认为该死的人,最后用炸药将象征着权力、地位和奢华生活的坎迪园“大房子”与那个黑人管家一起轰上了天。夫妻二人跨上骏马,联袂而行,奔向自由的新生活。

《八恶人》的情节就简单得多,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间顺序来叙述的话,故事就是这样的:黑帮头目乔迪带领三个手下,来到明妮杂货店,目的是为了救被赏金猎人约翰抓到的妹妹黛西,因为他们得知黛西要被送往红石镇执行绞刑,而明妮杂货店是通往红石镇的必经之路。

他们将明妮杂货店占为己有。除了一位看起来比较稳重的将军,其余人都被杀害了。乔迪自己躲进杂货店的地下室,准备接应。而三个手下则分别化装成杂货店的伙计、红石镇绞刑官和一个过路人,而那位幸存下来的将军则要配合他们演戏。

赏金猎人约翰押着黛西赶往红石镇。在半路捎上了另外两个人,一个是赏金猎人、曾经身为北方军队少校的马库斯,另一个叫克里斯,自称是红石镇新任警长。

他们一行四人来到了明妮杂货店,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大比拼,结局很悲惨,这九个人中,当场死亡七人,只有克里斯和黑人马库斯活了下来,而电影名为《八恶人》,很显然,那个恶人当然是马库斯,就像电影最后一个章节的名字那样:黑人,白人的地狱。而红石镇警长克里斯则代表着正义和文明,是未来的希望。

两部电影,都设计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只不过叙述视角进行了对换。《被解放的姜戈》里观众要随着舒尔茨和姜戈一起去骗庄园主,观众感兴趣的是这个精心设计的骗局能不能成功;而《八恶人》里则恰恰相反,观众要随着赏金猎人一起进入杂货店,寻求的是真相到底是什么,目的是揭穿骗局。就像《落水狗》里的观众要随着“白先生”和“橙先生”的思路去猜测到底谁是卧底一样。

而在《八恶人》里有所突破的是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以往的西部片,纯以女性为主角的不是太多,而且基本上是以正面形象出现,如桃丽丝·戴主演的西部歌舞片《珍妮的遭遇》、莎朗·斯通主演的《致命快感》以及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拿起枪的简》等,而本片里的女人詹妮弗·杰森·李扮演的黛西,除了流露出对她哥哥乔迪的那份真挚的兄妹之情外,则是个地地道道的恶人,让人不寒而栗。虽然并没有交代她具体犯了什么罪,但绝对不轻,这一点从她的赏金上就可以看出来,一万美元,足够那些以追杀罪犯为职业的赏金猎人挥霍一阵子了。

赏金猎人是美国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美国内战前后,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之际,想在荒蛮之地建立现代文明可谓筚路蓝缕。当法制还不健全,或者政府尚没有能力对犯罪进行有效打击的时候,对那些逍遥法外的犯罪分子悬赏通缉,只要将罪犯缉拿,一般不论死活,就可以根据罪犯所犯罪行轻重,到政府领取相应级别的奖赏,一方面是巨大的利益驱使,一方面还能实现社会的正义,于是赏金猎人就应运而生了。赏金猎人和小镇警长一样,是西部片里的一个重要人物类型,从《荒野大镖客》到《不可饶恕》,他们就像西部的荒凉景色一样,无处不在,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共同支撑起了西部片的半边天。

拔枪快、枪法准是赏金猎人必备的素养,也是这一类型人物的看点,在西部片的决斗场面,拔枪快、枪法准的一方显然占有巨大的优势。因为赏金猎人的首要行动准则是保护自己的性命。赏金猎人往往被塑造为面无表情的硬汉,而在昆汀的西部片里,赏金猎人的感情世界却比较复杂。

舒尔茨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就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他痛恨奴隶制度,但是有时也要利用一下这个制度,虽然感觉很内疚。一方面他受过非常良好的艺术训练,一方面有着精良的枪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有时也显得很冷酷无情,这种无情也是一种对犯罪的惩罚和震慑。当着儿子的面杀害父亲,要知道,这是许多电影里都要面临的困境,《谍影重重》里的伯恩就是因为面临这个困境而没有杀害那个大坏蛋,自己却受了伤。

《八恶人》里的约翰也是如此,他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赏金猎人,却被马库斯少校珍藏的那封“林肯的信”感动得泪眼蒙眬。马库斯少校何尝不是如此,他心狠手辣,有时却也表现出一些温情。

在昆汀的西部片里,经常会产生关于正义和道德的辩论,也许不带感情的正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义。正如《八恶人》里那个伪装成绞刑官的罪犯所说的那样:不带感情才是法律的精髓,也正是绞刑官的工作和私刑之间的最大区别。而这由一个穷凶极恶的罪犯口里冠冕堂皇地说出,不能不说有几分讽刺意味。

金钱和暴力是西部片永恒的主题。有猎物,就会有猎人,就会有枪战、决斗,昆汀在战斗场面的渲染上不像福特、伊斯特伍德那样有节制,于是就有了一般人所说的“暴力美学”。

…………四

昆汀的暴力美学是出了名的,从《落水狗》里满身是血的“橙先生”开始,一直到《杀死比尔》里面的触目惊心的桥段,都为昆汀式的暴力美学做了注脚。总体看在西部片里,他的暴力美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场面血腥,有些甚至惨不忍睹,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极大的挑战。可谓拳拳到肉,刀刀见血,鲜血淋漓。放眼望去,每一具躺倒在地上的尸体都成为一朵“恶之花”,无论曾经如何艳丽,如何怒放,现在都静静地以各种姿势凋谢。二是开枪杀人时绝不拖泥带水,稳、准、狠俱足。《被解放的姜戈》里舒尔茨枪杀假警长和庄园主时,观众没有一点准备,子弹击中心脏,一枪致命。舒尔茨死后,姜戈大战庄园护卫队时,充满了血腥。《八恶人》中黑帮乔迪四人枪杀明妮杂货店里人时,也是如此,刚才还谈笑风生,马上就翻脸无情。让人感到讽刺意味的是,乔迪被逼着从地下室走出来时,本来已经投降了,按照西部法则,此时不应该要他的命,但是马库斯少校可不管这一套,在众人和观众都毫无防备的时候,一枪打得他脑浆迸裂,还溅了他妹妹一脸。

最后两个人硬生生为他妹妹执行了绞刑,面对着高高吊起的罪犯,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幸福感和成就感。这正印证了舒尔茨让姜戈杀那个正在耕地的通缉犯斯密梯·巴考尔时所说的那些话:如果那个罪犯22岁时就想当个农民,就不会有那份通缉令了,可是斯密梯·巴考尔想抢劫驿马车,而且为了抢劫而杀人,所以他的死是罪有应得。在这一点上,这些通缉犯都不如《无枪侠》里的肖恩幸运,因为作为一个价值四千美元的通缉犯,他不仅成功化解了老对手的追杀,而且还获得了佳人的芳心。

总体看,昆汀的暴力之所以称得上是美学,也算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另一角度的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说,模仿甚至夸大杀人的过程与快感,内含着对正义与道德的些微嘲讽,却也暗合了“杀人者,人恒杀之”报应不爽的因果理论,从而达到“止杀、戒杀”的效果。其实杀人并没有快感可言,被杀更是一种痛苦,就像《无间道》里的著名台词,“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如果不想被杀,那就不要去作恶。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暴力美学就使整部电影具有了更为积极的意义,成为名副其实的“恶之花”。

不得不承认昆汀在西部片这个领域里确实是多才多艺,不同凡响,显得既传统,又另类。如在严肃的电影里,他会不时地加进了一些后现代色彩。如《被解放的姜戈》里庄园主一伙在夜袭舒尔茨宿营地前关于面罩的问题展开讨论等,还有对音乐的纯熟运用,尤其是《八恶人》里黑帮成员扛着来福枪,循着血迹去解决那个中枪逃跑的马夫那个桥段,将暴力和轻音乐混搭,简直堪称神来之笔。还有“主题物”在推动情节时发挥的重要作用,如《被解放的姜戈》里姜戈第一次充当赏金猎人后保留的那份通缉令和《八恶人》中著名的“林肯的信”,无疑都为影片的成功增加了砝码,这些都再次印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且是伟大的艺术。

诚如法国的安德烈·巴赞在《西部片,或经典的美国电影》(1953)里对电影和西部片所给予的热情肯定时所说,“没有电影,征服西部恐怕只能通过‘西部故事留下微不足道的文学作品;而苏联的艺术不是通过绘画,也不是通过它的小说更好地向世界展现出它的伟大形象。因为,如今,电影才是独特的史诗性艺术。”

猜你喜欢
西部片昆汀赏金
《大师镜头 昆汀篇》
韩国赏金最高10亿,鼓动朝鲜人叛逃
第九个“恶人”
试论意大利西部片对好莱坞西部片的超越
——从莱昂内与《镖客三部曲》谈起
赏金猎人
《赏金猎人》定档暑期,李敏镐钟汉良组“赏金CP”
《老兵》:目击“韩国昆汀”
西部片里的那些事儿
西部片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