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2016-09-21 18:44袁文钢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利用

袁文钢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出台,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具体到语文学科,2001版语文课程标准则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经过10年的探索与尝试,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出台。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问题,则再次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以上文字,均为教育部所颁布的正式文件所明确的任务或要求。它们也清晰地指明了我们今天的课程改革的方向。应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新一轮课改所提出的重要概念,已经对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们的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开发和利用课程教学资源方面,进行了一些的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从而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但同时,细细反思与分析,在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我们依然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一、对语文教学资源内涵与外延的认识逐步清晰,但思考不深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影响,我们大多数老师,在新课改提出的初期,对语文课程资源的理解和开发还比较单一,因此,说到课程资源,常常将其理解为“课程标准” “教科书”以及一些配套的教辅用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课程标准”,教授“教科书”,指导学生完成“教辅用书”等。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大家马上就会想到订购教材,或者编写教材,甚至订购、编写与教材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如今,随着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的推进,老师们在认识层面有了一些进步,也逐步清楚:“语文教学一定要走出课堂,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生活,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从语文学科走进其他学科,从而还原其本来面目。”

但是由于受到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多方面限制,以及我们所处的纸质印刷时代时间太久,因此,我们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思考得还不是很全面,利用得也不是很理想。

我们的建议是:千万不要忽视了广大的社会空间,忽视了身边众多的可用资源。一方面,我们要知道,语文的课程资源其实非常广泛,从载体下看,除了书本上的,网络、影视等都可以成为教育的资源;从范围上看,除了校内的,校外的人、事、环境等也同样可以成为教育的资源……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用好儿童现有的兴趣与生活经验资源、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资源、社区生活中可以寻找与利用的优质资源、学校、家庭成员及其生活与工作的单位、场所能提供的资源、当今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所能提供的课程资源、 以及一些专门的商业软件或免费软件、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光盘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相信当我们打开了语文学科丰富的“社会资源宝库”,我们的语文教学将得到全面的促进与提升。

二、对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意义的认识逐步增强,但开发不够

通过学习与实践,老师们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认识也逐步增强,知道了要努力寻找和发掘与学生学习相关、符合学生逻辑与主题的资料。老师们也逐步清晰,开发语文学科教学资源,既可以让语文教学超越其本身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也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们认识到开发与利用好课程资源,对于转变以往语文教学中那种缺乏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语文教师们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方面,依然做得还不够。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其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老师,在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能力和方面上,还有待于培养与加强。

为此,建议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教材的梳理与分析,从而摸清学科教学中所需要的课程资源。如果连教学所需哪些资源都不清晰的话,谈何开发与利用呢?二是在对教材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已有资源的思考。比如说,从教学的角度,理清所需要的资源中哪些是已经具有的?这些资源在哪里?我应该如何来利用?还需要哪些保障措施?三是对所需要的资源中暂时还没有的资源,则进行第三步的思考:如何来开发这些资源?需要学校与社区提供怎样的帮助与扶持?老师和学生乃至家庭与社会,需要如何来配合,等等。

也只有这样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思考,才能让每一个资源都能真正发挥其效用;老师所应该具有的必备能力与方法,也才能逐步形成。

三、 对语文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有所了解,但个性不强

随着探索与实践,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老师也了解得越来越多,比如说学科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经济性原则、共享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以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等,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这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来说,是必要的。但同时在对这些原则的探索与实践中,老师们还没有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资源的形成上,个性化还不够。

这正如教学风格的形成一样。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的作用,是教学工作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课程资源的开发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知道,课程资源是广泛多样的,它们的存在方式与各地域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及学校自身的发展状况有紧密的联系。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有差距,而不同性格、不同学科、不同性别的老师,其教学风格也不一样,因为各人自身的特色,人的发展及思维空间也是不同的,于是,这些资源,与不同地区、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老师相结合以后,便呈现出更大的差异性了,体现出强烈的个性化。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区分学科特性,展示教师风格,扬长避短,突出个性。因为有个性的才可能是有生命力、有影响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身就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创造性、个性化的工作,能体现师生的主体性及智慧特长,为课程资源注入生命的活力。如果没有个性,也就失去了创造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就会流于机械主义和形式主义。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利用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画与理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站在语文课程的高度教学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废物巧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