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下对脑干肿瘤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

2016-09-23 05:27杨鹏举马祥云耿晓腾牛光明尹先印陶胜忠张鹏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诱发电位麻醉药肌电图

夏 莉 杨鹏举 马祥云 耿晓腾 牛光明 尹先印 陶胜忠 宋 乐 张鹏远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麻醉科 2)神经外科 郑州 450014



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下对脑干肿瘤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影响

夏莉1)杨鹏举1)马祥云1)耿晓腾2)牛光明2)尹先印2)陶胜忠2)宋乐2)张鹏远2)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麻醉科2)神经外科郑州450014

目的对比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影响,为脑干肿瘤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麻醉处理提供依据。方法择期行脑干肿瘤手术62 例,随机均分为2组各31例。 P组麻醉维持时泵注丙泊酚4~12 mg/(kg·h),右美托咪定0.5 μg/(kg·h)。I 组吸入1.5%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右美托咪定泵注,2组BIS均维持在40~50。记录麻醉前(T0)、插管后15 min(T1)、手术开始时(T2)、切开脑干(T3)、切除肿瘤(T4)和术毕(T5)6 个时间点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肌电图波形变化参数,并记录运动诱发电位未引出情况。结果麻醉后2组患者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N20 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Ⅴ波波幅降低,潜伏期以及波间潜伏期延长;但上述指标均未达到异常标准,也未出现波形消失的情况;肌电图监测均可获得良好的肌电传导。结论与全凭静脉麻醉比较,复合1.5%七氟醚麻醉可用于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的脑干肿瘤切除手术。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肌电图; 静-吸复合麻醉;全凭静脉麻醉; 脑干手术

临床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M),是运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了解神经传递过程中电生理信号的变化,从而协助术者实施、全面地监测麻醉状态下神经系统功能。对于中脑手术常用监测包括:体感诱发电位(SEP)一主要反映脊髓后索(薄楔束)及脑干等部位深感觉传导功能;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s)一反映听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尤其用于评价脑干功能; 肌电图(EMG)监测支配肌肉活动的外周神经功能。多模式监测方法可大幅度提升术后神经预后[1-2]。全身麻醉包括三个因素:镇静镇痛和肌松,不管是静脉麻醉还是吸入麻醉都会影响到电生理[3-7],所以我们需要积极寻找麻醉药物与IOM的平衡点。本研究比较了丙泊酚、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与全凭静脉麻醉对IOM的影响,为合理进行IOM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12 —2016-02 择期全麻下行脑干肿瘤切除术62 例,ASA Ⅰ或Ⅱ级,男女不限,年龄25~75 岁。肿瘤位于中脑15 例,脑桥30 例,延髓17 例。术中均进行BAEP、SEP 和EMG 联合监测,术后病理:胶质瘤35 例,星形细胞瘤5例,胆脂瘤1例,转移癌1例,室管膜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1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1 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I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P<0.01) 。

1.2麻醉方法入室常规连接心电图、指脉搏氧饱和度、BIS 和体温、麻醉达成后动脉穿刺置管测压。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75 mg/kg,丙泊酚2mg/kg,舒芬太尼0.3μg/kg,顺阿0.10 ~0.15 mg /kg。维持时P组泵注丙泊酚4~12 mg/(kg·h),右美托咪定0.5 μg/(kg·h)。I 组吸入1.5%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及右美托咪定泵注,2组BIS均维持 在40~50,给予瑞芬太尼10~30 μg/kg-1·h-1及间断顺阿静注,在肌电图诱发前30 min停用肌松剂。并备好甲氧明、阿托品、佩尔等血管活性药物进行调控。

表1 2组一般情况及丙泊酚用量比较

1.3IOM监测 仪器为美国Nicolet 公司ENDEAVOR CR术中监测系统NicVue 5.71。BAEP监测:双侧外耳道放置内置式耳机,双侧耳垂放置针状记录电极,Cz为参考电极,患侧三角肌放置地线。采取单一短声刺激,刺激强度为103 dB,刺激频率20 Hz,叠加500次。全麻后手术开始前,在静息状态下描记定位基线。术中根据操作情况给予刺激,观察图形变化。主要观测指标为Ⅲ波、Ⅴ波波幅、潜伏期变化,以波幅下降50%或潜伏期延长超过10%作为预警指标。

SEP监测:对侧上肢腕横纹上3~5 cm放置刺激电极,按脑电图国际10~20系统放置针状电极,C3'、C4'(C3、C4向后2 cm)为记录电极,Fz为参考电极,患侧三角肌为地线,采用脉冲电流刺激,强度为10~30 mA,叠加500次。全麻后手术开始前,在静息状态下描记定位基线。术中根据操作情况给予刺激,观察图形变化。主要观测指标为P15、N20、P25,观测波幅、潜伏期、波间期变化,以波幅下降50%或潜伏期、波间期延长超过10%作为预警指标。

EMG监测:患侧三叉神经(咀嚼肌)、面神经(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副神经(胸锁乳突肌)放置记录电极,同侧三角肌放置地线,术中手持刺激器刺激定位,记录自发连续肌电图和间断刺激诱发肌电图。诱发肌电监测时,手持同心圆单极刺激器,刺激强度为0.5~2 mA,最大不超过6 mA,频率为2 Hz。

1.4观察指标记录麻醉前为T0、插管后15 min为T1、切开头皮时为T2、切开脑干暴露肿瘤为T3、切除肿瘤为T4和术毕为T5的BIS和MAP,及SEP、BAEP与EMG 等各项指标,并记录丙泊酚用量。

2 结果

2.1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和BIS比较与T0时比较,T1~T5时2组BIS 均明显降低(P<0.01),T1时MAP 明显下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AP和BIS比较

注:与T0比较,*P<0.05,#P<0.05

2.22组患者不同时点BAEP和SEP波幅及潜伏期比较 2组无波形消失病例。与T0时比较,T1~T5时2组波幅降低、波潜伏期明显延长,但各观察指标的抑制程度均未达到临床判断为异常的标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同时点BAEP和SEP波幅及潜伏期比较±s)

注:与T0比较,P<0.05

3 讨论

P15-N20 和N20-P25 波幅的变化、SEP的N20 潜伏期、Ⅰ~Ⅴ和Ⅲ~Ⅴ波间潜伏期的变化[1,8]、BAEP 的Ⅴ波潜伏期和波幅是脑干肿瘤手术中敏感的电生理指标,所以本次研究重点观察。结果显示,P15-N20 和N20-P25 波幅显著降低,SEP 的N20 潜伏期明显延长、与全凭静脉麻醉相比,1.5%七氟醚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中BAEP 的Ⅴ波幅降低、Ⅴ波潜伏期以及Ⅲ~Ⅴ、Ⅰ~Ⅴ波间潜伏期明显延长,但均未达到临床判断为异常的标准。

麻醉药到底如何影响IOM,推测可能是对神经元的直接抑制,另外还有对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影响进而影响到IOM[9]。吸入麻醉药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进而影响IOM 测定。本研究结果显示,1.5%七氟醚并不足够影响脑血流从而影响IOM;但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均具有抑制神经元的作用,所以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静脉麻醉药与吸入麻醉药的镇静机制有所不同,丙泊酚作用于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受体,产生全麻作用;而吸入麻醉药对兴奋性递质NMDA 受体也有调节作用。这就为我们联合用药提供理论支持,即因协同作用而降低麻药用量。

在本研究中,联合使用右美托咪定,作为α受体的激动剂,它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从而抑制交感活性,产生镇静、催眠、抗焦虑作用,并可降低其他麻醉药物的用量,且因其作用于皮层下不损害认知,不涉及GABA故对神经电生理监测无影响。另外,对术中EMG 监测唯一可能产生影响的是肌松剂的使用,因为有1.5%七氟醚吸入,允许我们术中大量减少肌松使用,我们小剂量间断静推肌松剂,间隔30 min后再进行电刺激。因此为术中EMG 监测提供了理想的监测环境。

总之,1.5%七氟醚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可减少麻醉药用量,麻醉效果满意,又不影响IOM,所以推荐用于需要IOM的手术麻醉中。

[1]邵锦根,乔慧,刘淑玲.脑干听觉和体感诱发电位在脑干肿瘤手术监护中的联合应用[J].浙江医学,2006,28(1):72 -73.

[2]任天剑.颅神经运动核的定位及持续肌电图监测在脑干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1):60-62.

[3]NoordeenMH,Taylor BA.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J].J Bone Joint Surg Am,2000,82 A(10 ):1 517-1务518.

[4]AGE R.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of evoked potentials: an update[M]∥Robert H,Wilkin S,Settik S,et al.Neurosurgeryupdate.New York: Elseriver Science Publishers,1990:169-176.

[5]Romstöck J1,Strauss C,Fahlbusch R.Continuous electromyographymonitoring of motor cranial nerves during cerebellopontineangle surgery[J].J Neurosurg,2000,93 (4):586-593.

[6]Lyonr,Feiner,LiebermanJA.Progressive suppression of monror evoked potentials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the phenomenomof”anesthetic fade”[J].J N eurosurg Anesthesiol,2005,17(1):13-19.

[7]NakagawaI,HidakaS,OkadaH,et al.Effects of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on evoked poten tials during neurosurgical anesthesia[J].Masui,2006,55(6):692-698.

[8]李天栋,白红民,林健,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护在脑干肿瘤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3,8(5):214-217.

[9]Bonhomme V,Boveroux P,Hans P,et al.Influence of anesthe soaon cerebral blood flow ,cersbral metabolic rate ,and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J].Curropin Anaesthesial,2011,24(5):474-479.

(收稿2016-02-12)

R739.41

A

1673-5110(2016)18-0033-03

猜你喜欢
诱发电位麻醉药肌电图
三级库药品管理模式在麻醉药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在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四)
基于CNN算法的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特征识别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3.5%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的研究进展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
常用局麻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婴幼儿耳聋的诊断价值及早期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