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2016-09-23 05:27黄炫霖陆明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高压氧水肿脑出血

黄炫霖 陆明雄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 1)高压氧科 2)神经外科 百色  533000



观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黄炫霖1)陆明雄2)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1)高压氧科2)神经外科百色 533000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2组均10 d为1疗程,共3个疗程。对比分析2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水肿面积、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明智能量表(MMSE)评分及预后良好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水肿面积治疗后均较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水肿面积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MOCA和MMSE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MOCA和MMSE评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高压氧;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安全性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危重症[1]。该病主要是指高血压伴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然增加时破裂造成的脑实质出血[2]。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3]。目前,临床上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出血后对脑组织造成的原发性与继发性损害[4]。本文研究旨在分析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3-06—2015-01我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均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且患者发病时间<24 h。入组标准:(1)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者;(2)签署知情同意书者;(3)年龄40~80岁。男59例,女47例;年龄40~80岁,平均(60.49±6.52)岁;出血量10~35 mL,平均(18.39±4.27)mL;其中基底出血48例,脑叶出血34例,丘脑出血24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脑保护剂、调控血压、吸氧、脱水降颅压、抗炎、止血、神经营养等,同时结合康复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高压氧,采用XYC2400/14医用高压氧舱(生产厂家:青岛市平度高压氧舱设备厂生产),治疗压力0.2 MPa,加压20 min后稳压吸氧30 min,间隔5 min后稳压吸氧30 min,1次/d,10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1)治愈:患者症状、体征消失,且各项功能恢复正常;(2)好转:患者症状、体征好转,且各项功能明显改善;(3)无效:患者症状、体征及各项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1)观察2组治愈、好转及无效例数,统计总有效率;(2)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水肿体积治疗前后变化;(3)观察2组认知功能治疗前后变化,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明智能量表(MMSE)进行评价。MOCA总分为30分,包括空间与执行功能5分,定向6分,抽象2分,语言3分,注意6分,延迟回忆5分,命名3分;MMSE总分为30分,包括计算力5分,执行能力4分,视空间能力1分,语言能力4分,记忆力6分,定向力10分;(4)观察2组预后情况。治疗后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判断患者意识状态,对其预后进行评估。

2 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n(%)]

2.2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水肿面积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水肿面积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水肿面积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2组MOCA和MMSE评分比较见表4。2组MOCA和MMSE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MOCA和MMSE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观察组MOCA和MMSE评分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水肿面积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表4 2组MOCA和MMSE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2组预后情况比较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43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后,由于出血部位对脑组织的破坏致使脑受累部位周围组织循环障碍、缺氧、缺血、局部代谢紊乱及水肿,从而导致神经结构破坏,神经纤维与神经组织联系中断而致使神经功能缺失[5-8]。因此,临床上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如何清除血肿及改善出血后对脑组织致使的原发性损害与继发性损害。

高压氧治疗是最为有效的一种能够提高血氧浓度及改善代谢的重要方法。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能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9-12]:(1)高压氧疗法能够快速增加脑组织的氧含量与氧储量,并且还可提高脑组织毛细血管氧弥散距离,从而弥补由于脑水肿使毛细血管间距加大而发生的缺氧区域,以及改善脑组织缺氧状态;同时提高对缺血“半暗带”受损细胞的供养,对受损神经细胞进行及时修复;(2)高压氧疗法能够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含量,提高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能力,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3)高压氧能够经提高体内血氧分压、血氧含量,改善脑细胞供氧,从而有助于血肿周围缺氧“半暗带”及低灌注区可逆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降低颅内压,降低细胞毒性及脑水肿;(4)高压氧疗法对神经细胞的代谢恢复作用,能够促进机体局部神经功能的恢复;(5)高压氧状态下能够增加脑干网状激活系统的氧分压,能够促进昏迷患者的意识恢复。

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王鹤,郑兆聪,陈宏颉,等.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指标及防治手段[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10):1 074-1 077.

[2]张福征,王才永,张磊,等.神经内镜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1):19-21.

[3]张荣军,王晓峰,唐宗椿,等.63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特点的分析及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1):57-61.

[4]王浩,郑德宇,秦书俭,等.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特点与微创治疗优势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32):76-77.

[5]李芳芳,罗丹,谢鹏,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3 423-3 424.

[6]赵千山,何永通,黄浩炜,等.双管钻孔引流术与单管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3,34(15):2 392-2 394.

[7]季祥举.老年高血压脑出血98例急诊微创手术治疗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 458-2 459.

[8]陈祎招,徐如祥,赛力克,等.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10):616-619.

[9]张建富,王亮,刘海珠,等.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6):462-463.

[10]陈吕安,陈治标,陈治军,等.早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5):273-275.

[11]王治国,王克.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275-275.

[12]李志立.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6):33-34.

(收稿2015-08-09)

R743.34

A

1673-5110(2016)18-0038-02

猜你喜欢
高压氧水肿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高压氧治疗后会引发减压病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