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及预后分析

2016-09-23 05:27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开颅神经外科血肿

谈 俊

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外科 重庆 648800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及预后分析

谈俊

重庆市中医院神经外科重庆648800

目的探究与分析幕上高血压脑出血行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4-12收治的60例幕上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止痛药使用情况、切口液化及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一般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t=3.98,P<0.05;t=4.58,P<0.05;t=4.21,P<0.05);实验组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液化及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显著(χ2=4.69,P<0.05;χ2=5.45,P<0.05);相比于实验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明显提升,2组比较差异显著(χ2=5.67,P<0.05)。结论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突出,相比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诸多优势,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效果观察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内出血病变,主要是由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而出现脑实质内出血的结果。绝大多数患者多发生在丘脑、脑叶等幕上区,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1]。临床上一般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但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多,预后再发率较高。现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使得神经外科微创疗法开始成为治疗颅内出血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2]。据有关文献及相关临床数据统计,小骨窗血肿抽吸术已广泛应用于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其疗效确切,预后较好,临床上常将该手术作为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首选方法[3]。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探究该微创手术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12—2014-12收治的60例幕上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7~73岁,平均(57.9±2.5)岁,病程3~15 a,平均(7.8±1.9)a。实验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1岁,平均(59.5±2.8)岁,病程4~13 a,平均(8.1±2.2)a。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确诊为幕上高血压伴脑出血患者,符合Anthony H.V.Schapir著《Neurolog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中的诊断标准;(2)入选患者在最近1 a内的MRI或头颅CT的检查中均未见显著的异样,且经神经系统检查没有未阳性体征的存在。(3)均已告知本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自愿参加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年龄<65岁或>80岁者;(2)排除高发血栓、凝血功能异常疾患并存的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全麻条件下,选择非功能区做马蹄形切口,切开头皮13~14 cm,骨窗大小约为(5×8~8×10)cm,充分暴露血肿位置,彻底清除病灶,血肿腔壁填充止血海绵,皮下置引流管一根,妥善包扎缝合术中开口。

1.3.2实验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在全麻条件下,根据影像学检查,精确定位血肿位置,在血肿投射表层做5~8 cm切口,使用牵引器暴露骨窗,选择非功能区,电钻开2 cm左右的骨窗,用脑穿针直达血肿部位。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减轻颅内高压,放置引流管一根,妥善包扎缝合术中开口。术后注意复查病灶部位,必要时通过引流管给予链激酶,降低再发风险。

1.4观察指标观察与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疗效评价标准: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较高者为显效;部分残留功能缺失,日常生活影响较小者为有效;意识不清或意识清楚,但生活无法自理者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和有效之和。

2 结果

2.1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一般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一般住院时间分别为(205.5±23.5)mL、(7.42±1.54)h、(35.3±2.21)d,实验组分别为(120.5±12.8)mL、(3.23±1.23)h、(22.38±2.05)d,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P<0.05;t=4.58,P<0.05;t=4.21,P<0.05)。

2.22组术后止痛药使用、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对照组止痛药使用率60.0%(18例),切口感染率16.7%(8例),实验组止痛药使用率16.7%(5例),感染率3.3%(1例),实验组术后止痛药使用率与切口液化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P<0.05;χ2=5.45,P<0.05)。

2.32组术后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实验组为9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疗效比较 [n(%)]

3 讨论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主要由于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过高未得到有效控制,脑实质内小动脉破裂出血而导致的头痛、呕吐、瘫痪、昏迷等临床急症[4]。其病理表现为长期血管压力增高,动脉玻璃样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纤维素样坏死,导致动脉管壁硬化,破裂出血。此外,还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导致严重的脑水肿症状[5]。绝大多数患者多发生在丘脑、内囊、外囊等幕上区,该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根据以往的临床观点,一般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但其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较多,术后脑水肿较高[6-7]。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科微创技术开始应用于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并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与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血量、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提示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神经外科小开窗微创术采用,可通过脑穿针直达血肿部位[9]。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减轻颅内高压,放置引流管一根后,妥善包扎缝合术中开口。在进行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时,准确定位是关键,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确定血肿位置、大小及毗邻关系,选择距离最近的层面进行穿刺,尽量避开功能区域。具有出血倾向者,应放置引流管。抽吸过程在显微镜下完成,注意保护血肿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10]。术后注意检查病灶部位,必要时通过引流管给予链激酶,促进血肿引流,降低脑水肿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与传统手术相比,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势在于:(1)切口较小,降低了组织过分暴露于空气中的几率;(2)通过借助显微镜头使得手术术野暴露得更加充分;(3)避免除需行手术操作以外的其他部位受到干扰[11]。(4)依靠外科抽吸术以及适当的电凝止血工作,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12]。

综上所述,采用小骨窗血肿抽吸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较为突出,相比于传统开颅手术具有诸多优势,其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较少,对患者脑部损伤较小,预后再发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需临床医师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及临床经验,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提高其生活质量。

[1]刘占军,岳树源.小骨窗血中抽吸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8):490-491.

[2]张延平.颅内出血的外科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7-9.

[3]Brouwers HB,Golddstein JN.Therapeutic strateies in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Neurotherapeuties,2012,11(9):87-88.

[4]李浩,张帆,刘文科,等.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适应症分析及疗效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3):240-243.

[5]游潮,李浩.进一步重视和规范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8):757-758.

[6]Ma L,Liu WG,Sheng HS,et al.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addition to hematoma evacuation hemorrhage[J].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2,19(4):294-295.

[7]王刚,田力学,吕新兵,等.神经内镜治疗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26(9):826-827.

[8]郑晶,陆海,梁成,等.高血压出血性脑疝的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26(57):435-436.

[9]杨光,却端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手术术式的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2):1 270-1 271.

[10]KaneKo M.Trial of the opermive treatment for hypea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peracute stage[J].Neurol Surg(Tokyo),2014,2(7):537.

[11]Marra G,Anile C.Surgical treatment of primary sufrantentoriol inrracer-chral hemorrhage in stuporrous and comaste patiens[J].Neurol Res,2012,24(1):54-60.

[12]谷晓辉,张玉成,吴胜青,等.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6):1 120-1 121.

(收稿2015-09-12)

R743.34

B

1673-5110(2016)18-0086-02

猜你喜欢
开颅神经外科血肿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