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临床分析

2016-09-23 05:27陈雪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病死率内科血肿

陈雪峰

河南宝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宝丰 467400



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临床分析

陈雪峰

河南宝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宝丰467400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实施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内科药物治疗,分析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5.3%;治疗期间观察组再出血、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1.4%,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0.5%;观察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内科药物治疗比较,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方法简单、总有效率高、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效果满意。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内科药物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突然且病情进展迅速,如治疗不及时,致残率、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1]。因此发生脑出血后尽快清除血肿,对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2010-07—2015-07我们对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实施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内科药物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颅脑CT检查结果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标准[2],根据多田公式计算颅内出血量为30~80 mL。随机分为2组,各42例。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平均年龄(52.1±12.3)岁,平均高血压病程(2.7±0.9)a。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2±4.1)分。对照组男25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3±11.6)岁,平均高血压病程(2.8±0.7)a,平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9±4.5)分。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科药物治疗:包括供氧,控制血压,脱水、利尿降颅压,维持酸碱平衡,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感染,积极处理并发症,应用止血剂和营养脑细胞的药物等。观察组实施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1)CT引导下定位出穿刺靶点和穿刺深度。剃去穿刺靶点周围的头发,常规消毒、铺巾。(2)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选择合适长度的YL-1型1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北京万福特公司),三维立体定位电钻驱动下垂直将穿刺针穿刺至血肿中心。退出针蕊,可见陈旧性暗红色血液流出,盖帽封闭。(3)在侧孔上接引流管抽吸血肿,首次抽出量不应超过血肿量的1/3。通过交替抽吸和推注冲洗液,在血肿中心溶蚀出一空洞后置入连接硅胶管的血肿粉碎针,每次用适当力量推注3~5 mL生理盐水冲洗粉碎的血肿,直至排出液变清亮。(4)将3万U尿激酶溶入5 mL生理盐水中注入血肿腔内,夹闭引流管4 h后开放引流血液,1~2次/d。(5)术后继续静滴尿激酶,脱水护脑,预防应激性溃疡和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和营养支持。动态监测出凝血时间、血压。3~7 d复查CT,当血肿不足5 mL时拔管。拔管后第3天行康复理疗,第7天行高压氧疗。

1.3效果评定[3](1)根据术后2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2组疗效。基本痊愈:评分减少>90%。显效:评分减少46%~90%。有效:评分减少18%~45%。无效:评分减少≤17%。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开始治疗6个月内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2 结果

2.12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2.22组治疗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观察组再出血、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4例。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3 讨论

脑出血是高血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出血后20~30 min内便会形成血肿,6~7 h后血肿的占位效应可引起周围脑组织的变性、坏死和脑水肿,并在1~2 d内逐渐加重。尽早有效清除血肿、缓解对脑组织压迫、降低颅内高压、维持脑灌注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4]。

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去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和内科药物治疗[5]。由于目前尚缺乏能有效促进血肿迅速溶解吸收的药物,且出血量较大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故内科药物治疗仅适应小量出血的患者。外科开颅手术虽能够彻底清除脑内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止血可靠,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且远期效果不理想。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局麻下操作,切口小、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简单易行,有利于术后恢复;通过多次冲洗、引流,迅速将血肿清除,改善脑组织的灌注,使受伤的组织恢复功能[6]。我们对84例出血量为30~8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实施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和传统内科药物治疗,结果显示,微创穿刺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少于药物治疗组。表明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安全简便,无需特殊设备,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但必须注意:(1)该术式仅适用于中少量高血压脑出血。大量出血,脑动脉瘤、动脉畸形及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脑出血,不宜实施微创穿刺术。(2)术前CT引导下定位出穿刺靶点和穿刺深度。术中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抽血过多、过快。(3)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预防发生颅内感染。(4)脑出血发病6 h内清除血肿可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所以在出血6 h左右施术较为合适[7]。(5)做好围术期处理,严格控制血压,防止发生并发症。

[1]苏里,张春阳,张震军,等.不同外科方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 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5):62-64.

[2]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3]刘洪驰.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术与传统保守治疗疗效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529-530.

[4]闫涵.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颅内血肿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3):40.

[5]徐光燕,吴修华,杜杰,等.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3,42(24):2 907-2 909.

[6]夏义年,刘兴洲.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8):107-108.

[7]王上桥,梁定兴,蒲坚,等.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最佳时间窗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7):720-722.

(收稿2016-07-16)

R743.34

B

1673-5110(2016)18-0101-02

猜你喜欢
病死率内科血肿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内转科型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