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护理文化建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016-09-23 05:27汪桂琴刘富琴吕锡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我院脑梗死护士

汪桂琴 刘富琴 吕锡丽

河南省职工医院 郑州 450002



“345”护理文化建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汪桂琴刘富琴吕锡丽

河南省职工医院郑州450002

目的把“345”护理文化内涵运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通过文化引导下质量技术、患者与社会反应结果,论证“345”护理文化服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必要性。方法通过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运用我院 “345”护理文化内涵,应用我院设计的护理文化调查评价表、护理质量及优质护理服务检查考评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等统计量表对我院康复科2007-01—2015-12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样调查统计,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论证。结果临床统计数据调查分析,运用“345”护理文化,引导优质行为,使基础护理质量、优质护理服务质量逐年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满意度与“345”护理文化建设呈正相关。结论“345”护理文化建设应用于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从临床质量指标结果与患者及社会满意度统计结果分析呈正相关,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运用“345”护理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45”护理文化;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属常见病,起病急且危害大,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很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随着社会发展,国内外很多研究显示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是衡量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已作为促进医院管理水平提高的主要工具之一[1]。对此,我院提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行“345”护理文化服务理念,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专业服务[2],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07-01—2015-12收治的1 1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71例,女478例,年龄35~95岁,平均68.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并经脑CT扫描确诊,所有患者均在发病6 h内入院,临床主要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痛、耳鸣、眩晕、吞咽困难、半身不遂等。

1.2方法(1)以“系统观”为观点,以“方法论”为实施方法,以“优质服务为主线”,以临床护理实践为依据,培训引导护士“345”护理文化理念,形成共识,内化护士优质工作自觉行为,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人文护理。(2)设计护理质量与技术考评量表考评护士的工作结果;设计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监测“345”护理文化建设结果。

2 结果

2.1临床护理实践通过以临床护理实践为依据,把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服务文化、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文化、护理安全文化、组织纪律文化、工作环境文化、护士技能文化6个方面56个条款的外在文化与内在文化内涵按照PDCA循环的方法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

2.2从质量、技术、管理、人员满意度4个方面进行样本采样反映实践结果

2.2.1护士基础护理质量及技术结果:“345”护理文化实践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后的护士质量及技术效果——查检2007—2015年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基础及专科技术结果,逐年上升,2012—2015年得分96以上,质量合格率在96%以上平衡。见表1。

2.2.2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345”护理文化实践急性脑梗死患者后的患者结果——患者满意:我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第三方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样本数量为1个月中的某1天医院全部急性脑梗死患者,结果每年平均满意度均超过我院预计值(98%以上),且患者在调查表上留下了很多令他们感动的护理服务事迹,统计平均每名患者留下0.51~3条感动事情。见表2。

表1 护士基础护理质量及技术结果

表2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 (%)

3 结论

本研究与国外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十五世纪西方人将护患关系简单看作是操作与被操作、修补与被修补、施令与被动服从的关系[3];后来伴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护患关系被界定为主动—被动型,指导—合作型,共同参与型[4];至1987年伙伴式的护患关系逐渐产生[5]。本研究与国内文化及护患关系研究现状相一致:近年来我国多项研究报告显示开始着眼于护理文化对护患关系的深远影响方面的研究。从企业文化建设延伸而来的一种新型管理理念,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文化引导为载体,激发护士自觉能动的管理方法[6]。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发老年人群中,需及时的接受治疗,并需要护理人员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预防并发症,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科学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345”护理文化建设服务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并发症,把护理管理从注重制度化、规范化向注重人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人的道德素养过渡,满足患者的高层次需求,体现现代护理的独特风格[7],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实施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将护理方案随时改进,直到达到最优的护理目标。

[1]Kunze B,Drasseck T,Kluba T,Posterior an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TLIF)for the treatment oflocalised segment degeneration of lumbar spine [J].Z Orthop Unfall,2011,149(3):312-316.

[2]郭增才.护理文化发展前瞻[J].临床合理用药,2011,6(4):109.

[3]王斌全,王磊.护患关系的发展历程[J],护理研究,2007,21(5);1 408.

[4]史瑞芬.护理人际学[M].北京:人民军区出版社,2006:66.

[5]Gallant MH,Beaulieu MC,Carneveale FA.Partnership: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within the nurse-client relationship[J].J Adv Nursi,2002,40(2):149-150.

[6]向小荣.护理文化建设与新型护理服务的模式建立的探讨[J].全科护理,2010,2(2):441.

[7]谭云霞.中外医学研究[J].护理文化建设初探,2011,9(33):102.

(收稿2016-02-12)

R473.74

B

1673-5110(2016)18-0139-02

猜你喜欢
我院脑梗死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