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村娘玛诞

2016-09-26 08:42邝穗雄施用和
神州民俗(学术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信众祈福巡游

文/邝穗雄 图/ 施用和



龙潭村娘玛诞

文/邝穗雄 图/ 施用和

在广州龙潭村,每年阴历三月廿三,都会举行天后诞庆典。天后,也就是妈祖,为中国四大海神之一。许许多多沿海乡村,世代将天后奉为保护神祇,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而且奉为“村主”。

天后诞,在龙潭当地被称为娘妈诞。娘妈,乡人俗称娘玛(ma,第三声),与福建莆田妈祖诞生地称呼一致。每年阴历三月廿三娘玛生日,娘玛诞出色巡游盛大隆重,十分热闹。

“虎穴”龙潭:百年村名,千年历史

万亩果园,郁郁葱葱,广州的南肺,一片绿色生机,充满珠三角水乡风情。这里有条龙潭涌,还有个龙潭村。龙潭村是个十足的珠三角水乡:河汊密布、小桥流水,古桥、古树、古祠、古牌坊,好一派岭南水乡风光。

以往进村,是先通过河涌的,全凭舟楫往来,现在平整道路,村口已延通至海珠区新滘中路了。仍然是珠江支流环绕,回忆往时,那时河道阔广,这河道是乡亲们出行生计的通道,典型的珠河边水乡。流传下来的天后信仰,与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说起龙潭,值得提一提七星岗古海岩遗址,这是世界公认的海陆变迁证据,可称为人类的世界级自然遗产。距今约六千年前,这里一片海浪滔滔,龙潭距这遗址最近不过几百米距离,可以证实是海陆变迁之地。沧海桑田,千百年来,大陆上升,海浪退去,人类繁衍,田舍逐渐兴起,河涌纵横交错,旦夕潮涨潮落,形成特有的水网地貌。一千多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南宋时,杨、车、马三个姓氏在现村口对面围垦出一片土地开始耕作,族人定居下来。取名“三姓围”,后又称“三盛围”。元明至清,陆续有中原南迁的黄、白、何、李、杜、陈、吴、梁诸姓氏迁入,并逐步移居至今村内范围。相传,当时更早期的居民捉鱼虾为生的疍家人,以农业为主的南迁汉人到来后,疍家人便陆续离开了。中原南迁诸氏傍水而居,村庄兴起,“合数姓而聚族于斯”,良田千亩,守望相助,聚居数百载。而早期开村的三个姓氏,反而没人在村里延续下来。村中现居以上述八大姓为主。村内定居人口约三千人。

村庄四面环水,河涌中分为几块。水为龙所栖息之所,关于龙的传说就非常丰富。相传,早期村落名为“龙廷(庭)”,后为避皇帝的龙庭讳,又因为附近村庄时常出现械斗,延及本村,除了加强力量自卫外,遂将“龙庭”更为“龙潭”,有“虎穴龙潭”,非轻易可取之意。龙潭之名,也有数百年历史了。

娘玛:居家不居庙的神仙

龙潭村的娘玛信仰,还有个不同凡响的来由。传说是数百年前,龙潭河涌上出现了一块特别的浮木,每天都不漂走,引起村民聚观。大家越看越觉得这像一个女人的模样,便纷纷猜想,会不会是上苍送给我们龙潭村的神圣之物?村中父老决定将浮木捞起,问卜之后,得到这是天后娘娘化身的启示。村民于是大喜,聘请工匠毕恭毕敬雕成天后神像。

不久,神像雕成,但天后庙选址的合适地点却迟迟不决,最后村民们觉得天后娘娘可能不愿劳烦大家建庙,于是聚议,用“掼圣杯”(圣杯,一般为剖开的两片竹筒,半月形,剖面向下为阴,朝上为阳,掷时要求干净、诚心;一连三次以两次相同为准)的方法请示,果然天后娘娘的指示是不建庙,寄居民家。村民于是遵从天后意旨,不建天后庙,每年用“掼圣杯”选出一户虔诚村民,将娘玛圣像敬奉其家,其他村民前往拜祭,形成当地天后信仰的奇特一景。

数百年来,龙潭先后建有各色祠堂、书院、牌坊,有北帝庙、张王爷庙、洪圣殿,但大家仍然敬奉没有建庙的娘玛。天后一直巡回居住民家。

村人请回娘妈,奉于正堂,须每天朝晚以干净毛巾为其洗面,一般以敬香烛、茶礼、果品为主。现仍沿习“上丁”即敬香油灯之俗。供以七星灯,平时只燃两边灯盏,初一十五则七灯齐点,此两日奉香敬礼的善信最多。

大巡游:队伍盛大,特色鲜明

连日阴霾后,金色的阳光终于穿透云层,透过龙潭村那些亭亭如盖的古榕叶子、根须,洒向水乡的河涌、街巷。彩旗飞扬、锣鼓喧天,游龙、醒狮在穿着色彩鲜艳的巡游队伍前后生动穿梭,娘玛诞一年一度盛大巡游开始了。

①农历三月廿三天后诞,广州龙潭古村举行娘玛诞巡游。

②天后诞,村中父老秉持高香参加巡游祈福。

③广州龙潭古村,乐善好施牌坊下双龙起舞,吸引众多村民、信众与游客。

④广州龙潭古村村民、信众与各地游客汇聚乐善好施牌坊下参加巡游祈福。

⑤龙潭古村天后诞举行巡游祈福。

潮水般地跟着巡游队伍,龙潭村里的观者如堵。

大巡游除传统八人龙轿、十三太保护卫、仪仗、仙女散花沿途开道、女子扒旱龙等,增加了两支舞龙队,醒狮队。鞭炮不绝。当天上午九时正,由圣像安居的东湖黄公祠出发,经黄氏大宗祠,过大榕古树、迎龙古桥,村头(有龙潭村标额)左转,沿公路进至纶生白公祠,经何氏宗祠,到著名的御赐“乐善好施“牌坊,在村大楼驻停后,出龙潭牌坊绕东环路,经陈氏宗祠、兴仁书院、康济古桥、李氏宗祠、江源古桥、利溥古桥,再经洪圣殿,到斐客白公祠,回到圣像安驻之所。全程约两个半小时。

2016年,天后出巡游队伍约300人,穿上特殊角色服装的队伍共分23组:1、保安开路;2、三角大令旗;3、龙潭村旗;4、头锣二锣;5、肃静回避仪仗牌;6、天后元君;7、一柱香;8、龙头檀香炉;9、十三太保(兵)仪仗;10、老人绅士(即有威望的父老);11、四条横额;12、姓氏旗;13、娘玛小头牌;14、娘玛大头牌;15、大刀护卫;16、抬龙轿(八抬大轿);17、芭蕉扇;18、锣伞;19、抬烧猪、水果;20、仙女撒花;21、扒龙船(即旱地龙舟,特别的是由女子龙舟队组成,队员约八人);22、担花(肩挑花篮女子队);23、集体婚礼;24、举花环;25、拿束花;26、担彩旗;27、舞双龙(两支舞龙队伍,一条龙约十人);28、狮队。其中前后还有专司鸣放鞭炮者。

老人绅士角色,由当地有权威的父老出任,可见对天后的尊敬和重视。旱龙的表演队由本村女子龙舟队员扮演,龙舟本是男子为主展现雄风的活动,女子龙舟,即体现崇敬天后这位女性的特色,也体现龙潭水乡的风情。其余由“天女”一路在前撒鲜花开道,后有花篮花环花束等,也体现这一特征。“龙”的图腾象征,当然是龙潭的骄傲,与有的地方敬龙则不舞狮、舞狮则不游龙不同,龙潭并不避讳,他们深信“龙狮不斗”。这些都是龙潭娘玛诞非常鲜明的特色。

这是龙潭村恢复天后巡游的第六届天后诞,队伍围绕龙潭村的各姓氏祠堂庙宇巡游,同时向天后祈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天后诞会:不仅仅是巡游

安座

龙潭传统的每年三月廿三天后诞会非常隆重。用酸枝木制作一座精美的龙轿,上刻“天后宫”安放娘玛圣像。诞日巡游,八名大汉抬着龙轿,仪仗、护卫队伍由各姓氏充备,还依姓氏各出若干色板(飘色),到指定地方集中。吉时一到,一声令下,鸣锣开道,仪仗、护卫、飘色簇拥着“龙轿”,浩浩荡荡巡游全村。同时,各祠、各家均敬备金猪、香花、果品、香烛、洒茶等祭品迎神。晚上则在搭起的戏台上唱戏酬神。这天,全村及远近亲友纷纷赶来参加,是全村人最高兴最热闹的一天。

9岁的李玉国老汉当年即为“出色”的角色之一。当时大约也就六七岁样子,扮演什么角色都不知道,只记得左手托着尚方宝剑,右手高擎鹅毛扇。多位老人家回忆,那色柜为木台,约50厘米高,由六名男子抬着。为了平衡,柜里面底下还压上八块大阶砖。李大伯说,台面还摆着丰盛的饼食、糖果、马蹄、水果等等,只要他在上面一指,下面的大人就赶忙按指的那些食品奉上去给他吃,好开心。色柜数量各有不一,按各姓实力准备。后面跟着八音,前面舞狮开道,队伍浩浩荡荡,好不威水(厉害)。那时的起点,是从兴仁书院开始的。

诞后,村民们又前呼后拥,将娘玛护送到诞前“神杯”选出的那户人家家中安座。

⑥天后诞,广州龙潭古村众多村民、信众与各地游客汇聚参加巡游祈福。

⑦天后诞,广州龙潭古村请出天后圣像巡游,出发前,村民、信众与游客纷纷拍照纪念。

⑧天后诞,广州龙潭古村众多村民、信众与游客参加巡游祈福。

⑨广州龙潭古村天后诞,村民在天后宫内为娘玛奉献贡品,燃灯击磬祈福。

⑩天后诞,广州龙潭古村乐善好施牌坊下狮舞龙腾,村民、信众与各地游客汇聚,参加巡游祈福。

放灯唱戏热闹多

白天巡游,晚上就在河里放河灯,河灯大约如碗大小,用纸折就,莲花形状。晚上星星点点,随水而去煞是好看。同时,村里临时搭就的戏台鼓乐笙歌大作,好戏开始了,一做通宵,村里人全都来观戏了,连婴孩都抱出来睇(看)大戏。

重拾传统

1949年后,龙潭村只举行过一次天后诞巡游,那大约是五十年代(51到53年左右),之后便一直沉寂。政治运动的风风雨雨后,许多传统东西丢失殆尽。而神奇的是,龙谭天后娘娘两件重要宝贝却被村民精心保护下来,经过艰辛保存,在二十一世纪终于重见天日。这一就是娘玛圣像,另一件是光绪年间制作的头牌,共有“回避”、“肃静”、“天后元君”等三块。

村民们十分兴奋,公认借用村中“东湖黄公祠”将圣像供奉起来。随着政治环境宽松、传统文化民俗的恢复,村民们要求恢复传统娘玛巡游活动的呼声越来越高。2011年,村内四位年龄从60到70多岁的妇女(芬姨、四嫂、高钟即钟姨、简姨)牵头,着手筹备,经龙潭经济联合社帮助,将“文革”中毁掉的龙轿按旧制用香樟木重制一顶,2012年,娘玛神诞正式恢复。数百村民参与巡游,观者如堵。

之后至今,巡游每年如期举行。现天后圣诞活动,飘色、放河灯、唱戏酬神都没有恢复,只有巡游和祠堂宴热闹地延续。

历时两个半小时的巡游经过了整个龙潭的主要街巷,现场十分热闹,城内城外的亲朋戚友都来观礼,大批各地影友更是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看来数码相机内存又会占若干个G了。

猜你喜欢
信众祈福巡游
头骨祈福
摸马祈福
服务信众与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探微
“龙马”巡游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祈福
不该举手时别举手
乾隆巡游
印度“神庙”:保佑美签
为飞行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