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16-09-26 10:33周亮
卷宗 2016年7期
关键词:博物馆社区文化

摘 要:在城市化背景下的社区文化建设浪潮中,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如何顺应这一历史进程,应该进行自我反思、重新定位以谋求自身与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

关键字:社区文化建设;博物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Joseph E.Stiglitz曾经预言中国城市化进程(又称城镇化)是21世纪带动世界发展的“两大引擎”之一,是世界迄今最大的城市化进程,被视为“21世纪影响世界的大事”,这个预言正在不断变为现实。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提高的阶段,当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市化是我国工业化之外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诚然,城市化的发展,不仅表现在人口城镇化率的指标上,还表现在与之相适应的城市社区文化功能的完善上。城市社区文化的软实力是城市的灵魂,而博物馆作为重要文化机构应该为增强城市社区软实力提供助力,为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慧支持和精神动力。

1 从社区文化建设到城市文化提升

新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乡村人逐步成为城市人。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乡村人口,这表明城镇社区将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所谓城镇社区,是特指在我国城市中政府街道办管辖的区域,城市可以看作是由各种城镇社区拓展和汇聚而成的共同体。换句话说,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织单位。

不同的社区聚集着不同的人群,不同人群就会形成不同的社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讲,城市文化是社区文化的提升与精炼,社区文化又是城市文化的承载和体现。现在国内很多大中城市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城市文化和社区文化,例如北京城内保留着这样的街区,京剧、胡同、四合院是京城文化的特殊符号;上海城区内有着很多里弄,厂房、洋楼、咖啡馆是中西交融的海派文化的注脚;西安城区内有很多这样的小巷,钟楼、城墙、古街是厚重悠久的汉唐古风的历史沉淀。这些活态的社区文化,对本地人是一种同化和归属,对外地人是一种号召和吸引,已经成为了彰显城市个性、体现城市特征的名片。因此培育有个性、有品位的社区文化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

2 博物馆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 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是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内在追求

融入社区发展,助力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博物馆发展的新方向。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博物馆与社区的关系已经成为博物馆界的热点课题。1984年ICOM在《魁北克宣言》中强调“博物馆不仅是文明遗产和遗迹的保存者和文化的宣传者,还应该是社区发展的推进者”。 新博物馆学运动的倡导者哈里森在《90年代博物馆观》中提出“关怀社区与社区的需求已成为博物馆经营的最高指导原则。”1992年《加拉加斯宣言》呼吁“博物馆应承担起社会管理者的责任,积极反映社区利益。”这一宣言将新博物馆学推向高潮,也催生了大量的社区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1995年ICOM在挪威斯塔万格举办的第十七届大会的主题为“博物馆与社区”,1997年ICOM亚太地区委员会在菲律宾马尼拉第六届大会的主题是“走向21世纪——博物馆与社区建设”,而2001年国际博物馆日更是明确提出“博物馆与建设社区”的主题,博物馆如何与社区联系推动城市发展是新博物馆运动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 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新方针

建国以来,博物馆一直是被当做以文物收藏和研究为主要任务的文化部门,而在2004年博物馆为社区开放服务得到逐步重视。2004年10月,文化部等部委颁布《关于公益性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的实施意见》。2005年全国文博系统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费幵放,并对老人、军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个人等社会群体实行减免门票制度。“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首先提出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目标:“要加大政府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8年5月1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文件1指出:“除了文物建筑及遗址博物馆外,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全部向社会免费幵放。部分暂不能完全免费幵放的博物馆纪念馆要实行低票价政策,继续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社会群体实行免费或优惠参观,还向社会承诺了定期免费日,制定家庭套票、特定时段票等灵活多样的门票制度,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无论是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还是制定规划目标,都体现出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位置得到提升,在事业建设中的资金获得倾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发挥。

(三)博物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教育作用

博物馆是通过陈列或展览向公众开放的社会机构和文化场所,2015年《新博物馆条例》将教育列为博物馆首位职能,反映出其教育职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典型意义。21世纪之初,知识经济时代初现端倪,谁掌握知识,谁就拥有美好的未来。一提及知识的传播,人们就很自然会想起学校。的确,学校教育是教育的绝对核心,可以说没有学校就没有现代教育,但是学校教育也有单向性和非直观性的瑕疵,而且在我国由于大班式教学,其问题尤为突出。相比学校教育,博物馆教育是一种自发式的探索、学习和教育的过程,社区居民在博物馆里可以通过陈列语言获取知识、获得共鸣、接受教育的,事实证明这样的过程获得的知识更直观、更深刻、更易获取。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与学校教育相互弥补、取长补短,是日本政府很早就认识到这一问题。为了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国民素质,1945年开始,便着手开办各类型博物馆尤其是科技性博物馆,不仅内容广泛,而且专业性很高,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第二课堂的作用,使得社区居民素质大大提高。

另外,由于博物馆教育还具有没有专业门槛,没有学时限制的特点,因此对于社区居民而言,博物馆还是一个对个人长期开放的终身免费教育场所。

免费开放的博物馆不仅仅是教育场所,对于社区居民来说,也是重要的休闲场所,这一点在国外相当普遍,很多家庭或朋友都选择将博物馆作为聚会、消遣、娱乐的场所,而很多国外博物馆也因此致力于打造“快乐博物馆”,这一点对我们也很有启发意义。

3 博物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博物馆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 博物馆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免费开放之后,大多数博物馆的参观人数经历一个增长、井喷、回落、稳固的过程,社区观众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一日游、一阵风式的参观居多,二次参观的回头客比较少,定期参观的固定客流就可谓少之又少了。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博物馆在如何吸引社区居民上还需要做研究。笔者曾对参观者的询问,得到以下几个反馈意见:对博物馆的相关活动的信息不甚了解,认为博物馆与社区的生活有距离感;博物馆的陈列语言往往专业性很强,缺乏通俗、生动的语言形式,使得游客接收的效果大打折扣;博物馆的陈列长久不变,临展也更新缓慢,看到的东西往往都是老面孔;可参与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学术讲座、趣味影视、互动活动等方式。

(二) 经济不同步发展造成博物馆发展的不均衡。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公共设施、人员设施和服务水平上,明显存在东西部差异,城市间差异,这些都是博物馆发展水平差异的核心因素。藏品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本身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存在着先天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例如古代中心城市所在地的博物馆,其藏品的数量、特色、品质上往往拥有巨大优势,反之如果远离文化中心的博物馆,往往有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中小博物馆由于经费不足、重视不足等原因,造成展览设施陈旧、专业人员流失、参观游客稀少的景象。

其次,博物馆与新时期城镇社区展开互动,存在问题:

我国博物馆大都建设在大、中城市,县区博物馆尚有空白,城镇、乡村博物馆几乎为零。囿于交通路线的限制和交通方式的制约,社区居民参观博物馆多有不便。

在信息化时代,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变得尤为重要,虽然大家都会选择在业余时间进行充电,然而去博物馆进行视野开拓、参观展览、参加学术沙龙还不是人们的日常选项。城市化浪潮中的社区中的“新市民”,往往因为生活方式尚未转型,精神文化生活以棋牌、舞蹈、戏曲等少数几种形式为主,选择博物馆的社区居民非常稀少,形成去定期看展览习惯的人则更为罕见。

4 对博物馆和建设社区文化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发挥政府职能,改变工作作风

政府应当更重视博物馆特别是中小博物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作用,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应将博物馆纳入国家教育战略,明确博物馆在全民教育体系中的位置,并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支持博物馆针对社区正常开展相关活动。政府应努力解决博物馆尤其是中小博物馆的经费局限瓶颈,将博物馆的运行费用列入政府日常经费预算,确保博物馆经费有保障。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重视相关人员的培训、引进和合作,打造博物馆专业人才团队。

加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是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的关键。尤其2008年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后,博物馆以前注重收藏、研究和保护,兼顾公众服务的工作方针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国家定位,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已经成为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显然过去那种单调不变的陈列和缺乏生趣的展览已经很难聚拢人气,服务公众和创造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思想、与时俱进,将博物馆的定位从过去的政府的宣传窗口过渡为公众的服务平台,然后才真正能从观众的需求和感受出发,想群众所想,根据当前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观众的兴趣和口味,制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陈列和展览。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博物馆的社会属性真正回归,真正地做到为社区服务、为公众服务。

(二)改善硬件设施,创新服务形式

陈列和展览是博物馆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的语言,我们有很多展览语言过于学术化、说教化、固定化,因此观众在参观中难免感觉晦涩难懂、生搬硬套、缺乏变化,我们应该以藏品为中心从观众的实际需要,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采取比较新颖的形式,尽量避免煽情和脱离实际的语言,制作出适应当前需要的展览和陈列。

服务形式应更重视社区人群的划分。对于学生、残疾人、儿童、老年人、军人、商旅、学者等不同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研究并推出更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活动,才可以做到“以人为本”,服务大众。例如对于儿童和学生应该避免过多涉及专业性、学术性的展览,配置增强通俗性、趣味性、互动性的少儿型展览,吸引更多的少年观众走进展厅。

(三)深入基层社区,丰富社区生活

走进社区,服务社区是新博物馆运动的重要内容,1967年于美国设立的安纳考斯提亚社区博物馆突破场馆的限制,甚至脱离藏品的束缚拉近博物馆与社区、城市、社会的距离,使得两者互相交融,形成了一个没有界限的社会系统,收到非同凡响的社会效益。我国也在北京、福州、南京等城市已经开展营建社区博物馆的探索工作,效果良好。其实中小城市或许更需要社区博物馆,中小城市城市化发展更迅速,城市化社区的规模更大,社区居民人数增长更快,如果社区博物馆能在中小城市铺开建设,收获的社会效益也将是史无前例的。

此外,中小博物馆也可以深入社区一线,可以从自身的资源出发,积极、灵活地在社区里开展诸如文物鉴定,文化讲堂,文物知识竞赛,模拟考古等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扩大博物馆的影响力,增加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有助于增强社区群众的参与热情,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新华社 《授权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3月1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wuxi/2014-03-17/c_119795674.htm

[2]刘舜强《“大博物馆学”与中国博物馆的当代性》2011年6月17日

http://www.sdmuseum.com/show.aspx?cid=49&id;=3871

[3]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全文)》2005年10月1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0/18/content_3640318.htm

[4]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2号)

作者简介

周亮(1983-),男,陕西三原人,就职于盐城市博物馆考古部,文博馆员,主要从事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博物馆社区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博物馆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谁远谁近?
露天博物馆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文化之间的摇摆